2019.09.21西藏阿里大北线--3

咏远&承诺

&nbsp; &nbsp; &nbsp; &nbsp;扎达县有著名的土林地貌风光 区。土林是远古受造山运动影响,湖底沉积的地层长期受流水切割,并逐渐风化剥蚀,从而形成的特殊地貌。土林里的“树木” 高低错落达数十米,千姿百态,别有情趣。汽车行进其间,就像是绕着众多巨人的脚掌打圈。<br>&nbsp; &nbsp; &nbsp; 在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的札达,沿象泉河谷有一条气势恢宏的土质莽林,这就是著名的“札达土林”。扎达土林属第四纪次生构造地貌,是古大湖湖盆及大河河床经漫长时期流水侵蚀而形成的极为独特的高原地貌,遍布整个扎达县内。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高低错落的“土林”千姿百态。在高而平的山脊之下,严整的山体有的宛若一字排开的罗汉。在朝霞和夕阳的映照下,山纹明暗有致,色调金黄,生动富丽。县城边的狮泉河和土林绚丽异常。河边的陀林及附近废圮的佛塔在暮色之中神秘而庄重。 &nbsp; &nbsp; &nbsp; &nbsp;古格王国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遗址西距扎达县城18公里的扎布让区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公元10世纪前半期建立,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据考证,王宫城堡是从10-16世纪不断扩建的。占地约18万平方米, 现存较好的有寺庙、殿堂5座。寺内残留有泥塑佛像和彩色壁画。 &nbsp; &nbsp; &nbsp; 古格王国遗址现在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还保持最原始的风格,整个面貌还在。 &nbsp; &nbsp; &nbsp; &nbsp;这是建立在山上的城堡,从山麓到山顶高300余米,房屋建筑、佛塔和洞窟密布全山,达600余座,形成一座庞大的古建筑群。 &nbsp; &nbsp; &nbs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最顶部分是古格王国国王的宫殿,遗址中著名的红殿,它是一座长方形单层平顶藏式大殿,之所以将其称作红殿,是因为殿墙是红色的。古格王朝灭亡后,这里被用来主供释迦牟尼和他的八大弟子。 &nbsp; &nbsp; &nbsp; &nbsp;在这片备受摧残的土地上,唯有寺庙保存完好。山腰中部的几座寺庙分别为渡母殿、红殿、白殿和轮回殿。这些寺庙都带有浓郁的西藏建筑风格,寺庙飞檐上雕饰的图案多为狮、象、马、孔雀等动物。 &nbsp; &nbsp; &nbsp; &nbsp;城堡建在开阔的河谷地带,据险而守,万夫莫开,选址的特性使得古格遗址更显孤高神秘! &nbsp; &nbsp; &nbsp; 传说,在17世纪的时候,古格王朝来了西方的传教士,当时的古格王和古格的宗教领袖——也就是国王的弟弟矛盾比较深,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古格国王就开始借助西方传教士的力量削弱佛教的影响。这样一来,就导致了王室和寺院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古格王国的发展依赖于众多的劳动力,国王为了限制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寺院,极力抬高天主教的地位,肆意贬低和嘲讽佛教和寺院。1633年左右,僧侣们发动了叛乱,古格王的弟弟趁机勾结了与古格同宗的拉达克王室利用拉达克的军队攻打古格都城,一场企图推翻古格王朝的战争就在这里打响了。关于结局,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国王最后从悬崖跳了下去,还有说法则是为了挽救百姓古格王投降了,但经历了这次浩劫,这座城堡再未崛起。这座曾经高高在上的古格王宫,在战火的肆意和黄沙的掩埋中,孤独的隐世了几个世纪,直到被考古家所发掘,它的面纱才慢慢被揭开。 &nbsp; &nbsp; &nbsp; 虽然没有迷人的光影,参观古格遗址更有一份沧桑和怀旧感:透射着残缺美、悲壮美的古城堡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向世人诉说着过去的悲戚。 &nbsp; &nbsp; &nbsp; 皮央和东嘎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的东嘎村、皮央村。东嘎·皮央遗址由东嘎扎西曲林寺遗址和皮央石窟群组成。由于两村距离很近,遗址规模巨大,故命名为皮央和东嘎遗址。皮央和东嘎遗址分为石窟遗迹、石窟壁画、佛寺与建筑遗迹、佛塔遗迹、出土及采集遗物、墓葬、居住遗址、岩画。 &nbsp; &nbsp; &nbsp; 霞义沟土林,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香孜乡,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非常不便,人迹罕至,保存了非常完好的原始土林特征。<br>&nbsp; &nbsp; &nbsp;土林特点:霞义沟土林下部为沙砾及黄土分层,最上层为一层含铁矿层,经过长期的风华、雨水冲刷,形成上大中小的特殊结构,远看像一个个大蘑菇。由于其含有大量的矿石,色彩以黄、红、蓝为主,当光线较好时,色彩非常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