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蓝天公益救援人的周末

笑笑^O^哈哈

<h3><br></h3><h3>又是周末来临时,一直因为有训练或者救援任务的我,许久时间没有放松自己出游放松心情了。在发小“言行拷打”你除了蓝天救援就不知道还有这群人吗?再不参加活动踢出发小群的“言行拷打”结合思想教育双重攻击下,意志坚强的我居然妥协了,我对不起我的内心对不起我的小心脏,我“叛变”了;只好决定利用周六15点前这个时间段(原定上午要进行理论课培训,下午绳索科目训练安排在16-18点),周日还要去高平进行救援科目训练,</h3><h3>对我来说难得的几个小时休闲啊,那还说啥呢!蓝天救援的男人向来就是说到做到,不管任何事有了承诺就必须去兑现,积极准备中。。。。。。</h3><h3>时间紧任务重发小群开始行动中,各自准备各种针对这次休闲游吃喝玩需要的东西,在不断完善中热情洋溢的谈论中,最终确定为《老小孩走晋城网红路赏红叶开心周六游》,</h3><h3>2019年8点准时集合出发,在第二集结点七台车26口(24人加两只爱犬),出发前往208国道网红螺旋路,走高速进省道一路上欢歌笑语其乐融融,对讲机里不时传来阵阵笑声,也许是太久没有参加发小行动,那种温暖快乐的感觉不自觉的涌出,这样的放松心情的行动很久没有参加了,以至于我对讲机里的语调居然会出现娘娘腔,太惊悚了吧;</h3><h3>时间在欢乐声中飞驰而过,当进入晋济208线衙道村至五龙口段时,发现这条路的重型卡车非常非常的多,新208路线虽然很好也宽了许多,要求线路限制很多,就双黄线禁止超车和严禁压线就把车辆控制住了,大车多小车无法超车,更加影响到出行心情,所以我们这群老小孩硬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了休闲游的原则就是只要出门就是快乐的目的,在行驶缓慢的208来到了著名的螺旋网红路,在临时停车点开始了各种拍。。。。。。</h3> <h3>拍摄了几个镜头后,按照一切以安全第一为出发点的原则,经过几个人简单商量决定放弃道宝河红叶区,改到五龙口周边游玩,近十多公里后我们选择了五龙口的南天门作为备选景区,这三个小时候中不仅品尝了各家带的美食也体验了登山的快乐,返回到晋城服务区时看时间还早即决定前往晋城红叶区-浮山赏红叶,开心的没有没有的,</h3> <h3>下午五点多的一个电话让准备回家的我注意力瞬间集中起来,</h3><h3>山西蓝天救援协调中心主任王新彦微信呼叫:</h3><h3>王队,在哪里?</h3><h3>在路上;</h3><h3>马武寨方向有驴友出现状况,现在河南、湖北、山西三省联动,你这里做好出队准备,具体出队安排等罗队确定;</h3><h3>收到;</h3><h3>我先拉你进群,目前正在做现场评估;</h3><h3>好的;</h3><h3>时间在一分一秒的度过,三省联动救援微信群里的工作紧张有序的进行着,</h3><h3>晋城蓝天救援队17点29分启动救援报备,6车12人做好随时出发准备,</h3> <h3>18点报备1102陵川双底救援群建立,确定以下分工和具体负责人:</h3><h3>行动指挥:王凌云</h3><h3>现场指挥:张庆丰</h3><h3>行动组组长:谭伟民</h3><h3>成员:李向阳、闫青楠、潘利红、秦国卫;</h3><h3>医疗:赵江</h3><h3>秘书组:许小平</h3><h3>成员:原曦、郭东星、贾红荣、李志红、王云云</h3><h3>一线秘书:王岩琴</h3><h3>影像采集:吕勇</h3><h3>后勤:孙爱梅</h3><h3>车辆:冯文宏</h3><h3>预备队:商李鹏、李永芳、张朝霞</h3> <h3>晚上19点56分与山西品牌督导-罗军、山西协调中心主任-王新彦汇报请示后,罗队要求全员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行动,</h3><h3>20点下达集结命令,20点30分队员全部集结到位,后勤装备组推后30分钟出发,车辆简单分工后出发,20点40分出队第一条信息回传后方平台,</h3> <h3>路上行动组组长晋城蓝天救援队副队长谭伟民(柴机瑞虎),与后方平台许小平(攀越)与当地派出所负责人王警官、驴友领队沟通,得到的最新信息为:除跟随领队走到马武寨村的“驴友”成员外,还有2名成员在看守遗体,现在已是凌晨,山上气温只有4°C左右,缺少照明和保暖衣物,希望蓝天救援队尽快将2名“驴友”和无生命体征的驴友遗体带出;根据三省联动群位置信息结合实际信息决定放弃由双底村进入搜索区域,改为由马武寨往下进行搜索营救;</h3><h3>11月3日&nbsp;00:08 ,山西晋城蓝天救援队12名队员克服天黑路烂施工车辆堵车等不利因素到达陵川县马武寨村,确定以下信息:在马圪当派出所王警官协调下,2名人员被双底村4名村民替换,找到一位向导带回马武寨休息,由现场指挥张庆丰安排联系以赶回马武寨的驴友和向导,与前期出来的“驴友”以及带他们出来的向导会合并开始核实信息,分别了解遇难驴友路线及周边环境具体情况,</h3><h3>2019年0点50分相关情况了解完毕,安排“驴友”回去休息,</h3><h3>1点10分在向导李师傅家建立临时会议室,结合三省联动指挥部发来的详细信息,由当地警方指挥安排蓝天救援队和向导共同制定方案,为确保安全天亮后展开救援转移行动。根据三省联动群信息结合实际信息以及王警官的指示要求,提出了以上往下的搜救和运输方案,并回传蓝天救援后方平台;</h3><h3>确定具体作息时间安排:4点50分全体起床,5点20行动;</h3><h3>2点35分&nbsp;各项分工及注意事项安排完毕,后勤保障孙爱梅协调安排队员就地休息,</h3><h3>2点40分王凌云、张庆丰、谭伟民、孙爱梅及后台许小平在救援行动基础上,研究制定具体后勤保障及撤离方案;</h3><h3>3点10分王凌云、张庆丰、谭伟民、孙爱梅四人休息;</h3> <h3>4点30分队员起床</h3><h3>5:20现场9人携带救援装备从马武寨村出发前往救援现场。 &nbsp;&nbsp;</h3><h3>6:05两车9人到达救援第一平台,整理第一批装备,进行分工。</h3><h3>6:20,5人徒步下山2公里左右,有虎队带队前往事故地点,带卷式担架,3套个人索降装,30米绳索,少量补给。</h3><h3>7:16 第一小组5人到达救援现场,虎队对救援现场评估,通过无线电通报第二组携带救援释放装备,4个村名的补给,并与公安民警现场对接。</h3><h3>8:04 第二小组4人到携带装备达救援现场。</h3><h3>8:07 蓝天队长王凌云、现场指挥张庆丰.现场协调谭伟民与领队和现场公安民警制定救援方案。</h3><h3>8.20医疗组赵江带领秦国卫、孙爱梅、李向阳协助固定遗体;</h3><h3>8:40 救援方案制定完成,进行分工,张庆丰.谭伟民.李向阳负责搭建救援绳索释放系统王凌云负责现场协调民警及领带,安抚家属,赵江负责现场医疗保障,王岩秦负责现场简报记录,吕勇负责现场图文采集,孙爱梅.秦国卫负责视频采集和后勤保障,赵江负责所有人员全程医疗保障。</h3><h3>9:04 张庆丰携带绳索搭建第一个释放保护锚点,谭伟民搭建释放主锚点,李向阳做绳索偏移系统。</h3><h3>10:30蓝天救援队队员利用绳索释放系统与现场民警,家属及当地乡农联合慌逝者转运到30米外的平缓处。</h3><h3>11:15蓝天救援队队员多次搭建绳索释放系统将逝者转运,最后一个释放系统距离河滩60米高,由张庆丰和谭伟民搭建释放,李向阳作为单架陪伴手下降到河滩,秦国卫、孙爱梅河滩接应。</h3><h3>12:10 由于河滩水面较宽石头多不利于担架搬运,张庆丰.谭伟民.李向阳、王凌云利用河两岸岩石做锚点用滑轮组建立提拉系统,安全将遇难者转运至河对岸。</h3><h3>截至2019年11月3日中午12:45 在多次搭建绳索系统后,蓝天救援队将遗体安全转运至陵川县马圪当乡双底村,向遗体哀悼并交接当地警方和家属,任务完成后,现场所有蓝天救援队员收队。湖北蓝天救援、河南蓝天救援解除待命,就地返回。</h3> <h3>13点30分在现场9人及接应的1人汇合,队员在双底村一线天农家吃上热面也是对自己的犒劳,毕竟救援补给都以速食轻便为主,晋城人爱吃面是出了名的,</h3><h3>14点吃完面的四人由车辆负责冯文宏带领前往马武寨,将放在山腰的四台车开回来,其他队员双底村黑毛沟进山口处待命。</h3><h3>17点20分,经过艰难行进取车组到达刚刚下过雨的马武寨与双底村之间的车辆停车处,</h3><h3>17点30分五人五车开始出发,车辆在泥泞崎岖狭小的山路上艰难行进,速度很慢很慢;天慢慢黑了下来山里的温度也开始下降,虽然出身越野e族的我们不惧这种天气、这种破路,一想到为不影响救援速度,救援队员的御寒衣物都放在车里,山里的天气就是这样越黑越冷,因此一想到双底村哪里还有队友在受冷,我们不知不觉中用行动提高速度,本来20几分钟的路程,因为下雨和保证安全使得到达水泥路面的时间多出整整一倍多;</h3><h3>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啊,18点10分车辆艰难到达马武寨后,副队长张庆丰的车辆胎压监测报警,五台车靠边停车,检测后轮胎上一个大钉子钉在上面,轮胎在慢慢放气,怎么办天已经黑下来了,第一方案先用备胎换下来吧,后备箱满满的救援装备,卸下来拿出来备胎,备胎属于小胎完全不适合在以后的二十几公里的泥土石子路使用,因为有一台轿车所以只能用第二套方案补充气边走边充,从车辆负责冯文宏车上拿出来大功率充气泵完成充气装备倒到其他车辆后后,天已经完完全全黑了下来,为确保安全,让张庆丰先走到前方寻找补胎点,其余四车一组前进;</h3><h3>18点30分,两组车辆继续行进,一开始担心下雨会影响进程,结果山里的天气真是难以捉摸,道路往王莽岭方向没有下雨的痕迹,就是施工车辆太多灰尘太大,这样一看心里放松了一些;然而屋漏偏遇连阴雨啊,第一组车辆对讲机传来呼叫,山上开始起雾,注意行车安全,这让内心着急的我心猛地一沉,马上提醒大家注意注意,第二组到达山腰处时尘土飞扬的道路上大雾不期而遇,切越来越浓,能见度本来就不行象征雪上加霜,仅仅可以看到车前2米左右范围,速度稍快的第一组张庆丰对讲机里也是频繁提示雾大灰大注意安全,几公里路除了找路、会车就是在灰里、雾里找警示路标,时速达到惊人的5迈,还需要频繁踩刹车,有时还需要下来确认道路安全,就这样作为经验丰富的越野人,也是感觉到了压力,二组因为会车四台车也分成了两波,本来就看的不清楚,一下子更难了,怕出状况一着急速度稍快了一点,到达一个急弯处时猛地出现一台施工水泥罐车,反应快的我迅速倒车在砰地一声后,安全躲过大车,老江湖一身汗啊,下来一看旁边是看不到参照物的沟,倒车雷达影像也根本没有机会看到后面感应后面的三角石头,上车后走了一会在黑毛沟进山口带领其他队员等待的副队长谭伟民的断断续续电话打了过来,什么情况到哪里了,因为对讲机里第二组前面两台车的信号越来越弱,两台车前方需要确认前进方向的呼叫也越来越不清楚,第一组回传的信息是全部二十几公里全部大雾,内心着急的我采用了不合适的方式回答已经在山口等待几个小时的他,抱歉了兄弟对不起了;我不想让你们等的太长太久时间,这边的恶略环境不可以出状况,我现在只能先把这几台车安全带出,其他的随后跟进,车辆这样爬着走着找着,在到达一段水泥路面时前方传来好的消息,出王莽岭景区进入高速后大雾消失,我们距离出口还有十几公里,这时候是更要注意安全的时间段,考虑到时间问题,与张庆丰副队长商量决定安排黑毛沟山口处队员想办法解决车辆问题,想办法到达高速口汇合,车辆组全部确保安全开出大雾区,车辆组全部重点转回行车安全上,虽然雾更大路更加看不清,采取四车拉开安全距离,相互提醒、相互观望,驾驶员采用确认安全再行驶的配合方法行进;就这样原本四十分钟的路程我们耗时三小时五十分钟,在队员相互配合下安全到达陵川高速出口与第一组汇合,黑毛沟山口队员也在谭伟民副队长不懈努力下,联系到一台面包车安全将队员送到汇合点。</h3><h3>22点44分所有队员安全到家,本次救援结束。</h3> <h3>救援虽然结束,但是想想过程却让我久久不能入睡,参加的每一位兄弟都让我感动,</h3> <h3>张庆丰,接到救援行动备勤后,放下手头孩子学校的重要事情马上参与组织本次救援行动,做方案做系统现场指挥,以至于耽误了孩子学校的重要事情,返回途中大半夜跟家里人一起找人解释处理;</h3> <h3>谭伟民,白天刚刚与我出游,在五龙口爬山涉水体力消耗非常大,回家陪老丈人吃晚饭,接到救援报备消息,送回老丈人后带装备就出发前往集合地点,想的是第一时间把被困人员解救出来,一路上协调联系几方面人员信息,还需要负责救援突击队具体事宜,以至于忘带自己的降压药和跟自己夫人报备,救援地点任何信号没有,让亲人以为他出不好的状况,差点引起其他不好的后果。</h3> <h3>孙爱梅,女汉子后勤主管,救援行动中既要安排队员的食宿补给还要承担救援突击队职责,一个人背负10个人的三天补给参与突击队行动,付出的辛苦可想而知,</h3> <h3>赵江,医疗负责人,背负大切沉重的医疗装备,照顾好队友同时还要遇难者担架的平衡安全。</h3> <h3>王岩琴,秘书组队员,本可以在指挥营地做记录,毅然决然的申请随突击队前往一线。</h3> <h3>吕勇,腰部不舒服的他背着沉重的器材,全程无休息的为大家保留影像资料,拍照、干活两不误。</h3> <h3>许小平,带病参与救援行动,为确保行动安全顺利完成付出了许多,协调调动报备队员,第一个开始最后一个休息的人。</h3> <h3>他们几位是这次救援队员的缩写,冯文宏、李向阳、秦国卫、闫青楠、潘利红、贾红荣、郭东星、原曦、李志红、王云云,报备第二梯队的商李鹏、李永芳、张朝霞有你们这些实实在在的队友是所有晋城队队员的骄傲。</h3><h3>为晋城蓝天救援队成员骄傲。</h3><h3>为所有参加本次救援的湖北、河南、山西的蓝天救援队友点赞!</h3><h3><br></h3> <h3>愉快、紧张的周末在我的呼噜声中结束。</h3> <h3>注明:所有救援照片为晋城市蓝天救援队文化组吕勇拍摄,</h3><h3>游玩照片老小孩团队拍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