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74年4月14日,正是小麦拔节时,洛阳市第二十九中(回民中学)29位高中生,站立在卡车上,走310国道,驶过洛河大桥、伊河大桥,奔赴偃师县顾县公社曲家寨大队,组成知青生产小队,开始了农村生活。</p><p class="ql-block">知青小队占用了大队部和牲口配种站共用的大院居往,院子大门朝北,差不多正对着那天我们乘车进村的那条路。</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到来使得配种站关了门。一匹毛色光亮的高头枣红儿马下了岗,整日价被拴在院东边的大桐树下无所事事等待发落,我们阴阳怪气地唱着电影《青松岭》的插曲“长鞭哎那个一呀甩吔叭叭地响哎--”来“安慰”它。后来它被下放到最穷的18小队,没了过往的日日笙歌和好吃好喝,不久便骨瘦如柴了。</p> <h5><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下乡第一天乘卡车进村走的就是这条路(从村头指向310国道),那时它不宽,但很直,两边好像是高高的杨树,一直通到310国道。现在这条路快进村时又拐了一下,更窄了,汽车不太好过了。</span></h5> <p class="ql-block">一个月后,知青小队解散,知青被分成若干小组到六七个生产小队插队。我们9队知青小组就住在与配种站半高土墙之隔的老宅里,知青小队的厨房留给我们使用。住屋和厨房分别在一座二层小楼北侧和南侧,由小楼的过道实现通联。可能是搞别的建筑缺材料吧,我们住下不久,小院那座高大结实的临街大屋就被拆除了,这样一来,我们住的两间破房子便无遮无拦地被凉在近乎野地之中,用水从浇地的井中打,如厕是路旁的公厕,散放的猪们车轮战般光顾我们的“院落”和厕所。1975年夏天,那天电闪雷炸,暴雨倾盆,害怕破房子塌掉,我们还到小楼上躲了一夜。</p> <h5><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曲家寨尚存的这座二层小楼,是见证我们知青在此生活的唯一建筑了,那时门洞下边贴着山墙有砖砌楼梯,现在望过去也不见了,看样子是要踩着那根斜靠的木桩才能上楼。</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知青小队存在的那一个月,女生就住在二层小楼的上边。后来我们9队知青小组住的老宅就在它左侧(北边现在平房那地方),知青小队的厨房也是后来我们小组的厨房在它的南边,小楼的东边则是16队的油坊,那时主要榨棉籽油,这种食用油现在见不到了。</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原来住过的老宅破屋没了踪影,原地改建成了浴池。向东就是西宫底大队了。老宅破屋的墙是土坯垒的,后墙与山墙之间裂了差不多半尺宽的缝,冬天要塞稻草挡风,夏天大雨害怕它塌,清知道它挺不到今天,但现在看不到它了,心里还是莫名的难过。😪</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知青小队男生住的一排平房就在这个位置,我与几个男生住把北头的那间房,饭从伙房打来就蹲在院子里或挤在房间里吃。经过文革“洗礼”的我们也不懂得讲究,偏爱吃饭时讲一些与用餐卫生冲突的俏皮话,搞得大家直喷饭,有个斯文的同学尤其受不了,但无处躲无处藏的,不久也便被“俗”化了。😄</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这条路的左边就是知青小队所在的院子,右边是16队。那时16队的房子在寨子上边,现在好像寨子平了似的。这条路通向岭上的大队机砖厂,曲家寨离洛阳80多里路,曾坐在运砖卡车的顶上回洛阳。这条路现在硬化了,那时与村里别的几条路一样它也是土路,当间低两边高,中间低处经常泥乎乎的,有大胶轮车和架子车的辙,还有密麻麻的猪蹄子印,没办法下脚,行人通常沿两边高处走。</span></h5> <p class="ql-block">曲家寨面朝伊洛河,背依白云岭,滩里是小麦、水稻、玉米的高产田,岭上旱地种植红薯和棉花。我们小组5人在曲家寨度过了难忘的时光,与社员和村校的老师相处得很好,与一拨村里的年轻人也成了好朋友。我们先后参军、上学、参加工作,最晚的于1978年下半年离开曲家寨。十八九岁入村,二十三四岁离开,我们在曲家寨经历了成长和磨砺,留下了快乐和苦恼,它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p> <p class="ql-block">那时我身体很弱,还是“黑五类子女”,但从大队到9队社员,不仅不歧视,还给了我很多照顾,大队李支书还给了一本太极拳书叮嘱我锻炼身体,我曾经受伤的身心在这片土地上得到了温暖和滋润。</p><p class="ql-block">别人修大寨田让我出墙报,别人运粪让我过磅,别人上岭上干活让我在滩里开柴油机浇地,还给我记壮劳力的工分10.5分,后来大队又安排我到村校代课。1977年腊月,就是揣着学校做饭大嫂特意烙的千层葱花饼,从学校步行几里路到公社参加的高考。</p><p class="ql-block">除了曲家寨,顾县公社别的大队,偃师县的府店、缑氏等公社也有洛阳二十九中的知青,顾县公社还有比我们来的早的洛阳铁路中学知青。与我的幸运相反,有的知青却遭遇了刻骨铭心的痛苦,伊洛南岸嵩山北麓的这片土地或许成了TA们不愿回首的梦魇。我们每个人不同的上山下乡故事,共同写成了那个特别时代之下的那篇特别的知识青年城乡迁移史,也讲述着城乡之间籍因我们形成的这种特殊的情感连结。</p> <p class="ql-block">2019年11月5日,也就是今天,邀请了几位村中当年的伙伴到洛阳小聚,我们知青也籍此相见,无论与村中伙伴,还是知青之间,多数人已经三四十年不曾谋面了。为接送村中伙伴,当天两次进出曲家寨。经历了四十年的岁月变迁,我记忆深处的曲家寨模样几乎荡然无存,肥沃的滩地都成了工厂,高高的9队寨门和寨子已被平掉,因遭受1986年(?)伊河大水的损毁,原来的大队部和村校没了印迹。村舍密密麻麻摊铺上了白云岭,当年破败低矮的玉皇庙如今成了占地几十亩的盛大庙堂,过去在国道上可举目遥见的马鞍寨(2队)标志性的寨墙和大豁口也不见了。但令人惊讶的是,前边说到的那座二层小楼居然还奇迹般地立在原地,这为我失落的心灵回注了一丝温馨。它至少是民国时期建筑,该申请加入文保啦。</p> <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白云岭上的玉皇庙历史久远,在周边名气很大,但我们下乡期间它只有几处低矮的破旧遗存,并没有这个高大的山门,现在山门的后边那时是个巨大的蓄水池,蓄存从岭下提灌上来的水用来浇地,但工程不太成功。我们还吃过它养的鱼,很瘦的鱼🐟。扩建玉皇庙时蓄水池被填平了。</span></h5> <h5><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现在玉皇庙前的麦田,那时是旱地,主要种红薯或棉花。在这里,我们和社员一起,秋天摘棉花出红薯,冬天生产队起大伙,在岭上平整土地、兴修水利。顾县公社智书记,大家叫他“老治”(当地方言,能干的意思),带着大家挖蓄水池、运石头砌池子砌水渠,好像那是搞陆浑灌区的配套工程。这些当年“战天斗地、大干快上”的水利设施由于自身的不足,也由于后来农村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像玉皇庙下的大蓄水池一样,也是难觅踪迹了。</span></h5> <p class="ql-block">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再过一二十年,小楼或许不再存在,曲家寨或许再也没人知道曾有洛阳知青在村里呆过,但“知识青年”这个名词会在国家历史上留下印迹的,因为它是属于那个时代一两千万上山下乡青年的。</p><p class="ql-block">时光逝而记忆在,人渐老但身尚健。难得相聚,难得回村,颇多感慨,谨作此文和以下视频以记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视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播放视频时,请设置自动转屏,再点画面右下角的□,可全屏观看]</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补记</b>: </p><p class="ql-block">拙文发布后,时不时在修改补充,忽然想起来还有几张下乡期间的照片。除了第一张是在洛阳瀍河照像馆拍的外,其余都是我们自己借135相机拍的,虽不太清晰,好在是那时的形象记录。那时,照个像挺不容易的。</p> <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9队知青小组的三个男生,右手那位是我们的组长。中间那兄弟76年参军,组长和我77年冬天参加高考,78年春天离开曲家寨去上大学。我们组三男两女,好像没有拍过合影。</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我们知青小组和13队知青小组同学在西宫底大队岭上。那时照片多裁成花边。曲家寨、西宫底、中宫底、东宫底、木阁沟、营防口等村顺着白云岭自西向东连成了一条线,绵延有四五里长吧。偃师紧邻洛阳,是中华古文明发达之地。东宫西宫什么的,这些村名可能有说道吧,可惜当时没留心,现在也不知道。</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76, 79, 187);">[关于这些村名,还真有故事,请见后述。]</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在与住处一路相隔的庄稼地里摆拍。那时小提琴在农村还是稀罕物件。可惜宫商角徵,我是个缺音跑调没节拍的人,我拉小提琴本身就是对琴的侮辱。参军的那位同学拉得好,还代表大队参加过公社汇演呢。那时偃师县群众文体活动搞得挺红火,我们曾春节不回洛阳,在公社各大队跑着参加篮球比赛和文艺演出等。我是病秧子,只是跟着起哄拎包打酱油。</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在村校代课期间与同事在伊河大桥下合影。伊河大桥那时建成通车没几年,还是一景。这次聚会时听说,带着小姑娘的那位老师后来评上了高级职称,这在农村学校是很不容易的。</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在村校代课期间与同事合影。偃师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差不多每个大队都有学校,曲家寨学校原来在南寨(13队),后来在滩里盖了很漂亮的新学校。冬天里学生天不亮就到学校,在冰冷的教室里点着墨水瓶煤油灯晨读、鼻孔熏得黑黢黢的模样总让人忘不掉。有个会针灸的老师懂滋补,夜里领着大家满村转着买狗,当场把狗吊死,拖回学校炖熟一人一碗,吃了好几只呢。后来校长觉得这也太有损师道,给禁了。想起这事儿就想笑。</span></h5>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又补</b>:</p><p class="ql-block"> 中宫底村党支部韩书记(当代课老师时给他上过课😀)看过上文后,提供了关于几个宫底村村名的来历,还真有故事呢。</p><p class="ql-block">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子李弘暴死后,高宗无比悲痛,谥弘为孝敬皇帝,葬于白云岭上,墓名“恭陵”,高宗亲撰并书《孝敬皇帝睿德记》碑一通,立于陵前。当时在白云岭下修宫邸三处供前来送葬的后宫嫔妃安歇,按方位这三处宫邸分别称为东宫邸、中宫邸和西宫邸,因其在白云岭底下,后遂称宫邸为宫底。</p><p class="ql-block">下乡期间,我们还到恭陵捉过蝈蝈呢。现在恭陵应该是保护起来了。</p> <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唐恭陵(太子塚)(网络图片)</span></h5> <p class="ql-block">包括我们下乡的这一带,偃师、巩义、荥阳、新密、登封毗联区是革命老区,早期地下党领导人吴芝圃、抗日名将皮定均曾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和抗日斗争。当地关于皮定均的故事广为流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感谢对本文提供帮助和指正的知青同伴、村校的同事和学生及所有关注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那还用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019.11.5发布,11.7改,11.10补充老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024.4.13再整理,调整了部分内容的顺序,加大了照片说明的字体,并将视频同时放入了另一个新作中,以献给将要到来的高中毕业及下乡插队50年纪念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