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送教暖深秋,见贤思齐促提升-记青岛名师赵英工作室莅临仁兆小学送课活动

彭雯靖

<h3>  秋风瑟瑟,润物无声。11月5日上午,青岛名师赵英工作室成员莅临仁兆小学进行送课下乡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还有平度市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王坤老师。仁兆小学全体道德与法治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h3> <h3></h3><h3> 第一堂课,由即墨第三实验小学管华廷老师为大家带来《安全记心中》一课,管老师用亲切的笑容,朴实的话语,把课堂教学拉进学生的生活,巧妙运用今年的溺水实例,空课桌引发学生思考安全的重要性。</h3> <h3> 高岩老师带领着二(1)班的孩子们演绎了一堂精彩的《大家排好队》,小组各自抽取不同任务,让学生在学校组、日常生活组和外出旅行组中探究在哪些地方应该排队,课堂引入新闻视频,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排队的重要意义,通过自己录制的视频片段,让孩子们了解如何做到礼貌排队,真正做到把课堂延伸到课下,课内拓展到课外。</h3> <h3> 五(2)班的孩子们十分荣幸,由青岛鞍山二路小学郑宏老师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运用课前猜一猜,上台选一选等教学方式,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合作形式的变化,郑老师真正做到全员参与,让学生充分探究体验感受四大发明的历史意义,古今结合,情感升华,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h3> <h3>  三节课后,与会老师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设计及道德与法治学科老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互动评课。</h3> <h3>  平度市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王坤老师强调课堂教学要在基于教材的前提上融入孩子们的生活知识,放慢节奏,联系生活,让学习活动贴近学生生活,环节板块不是越多越好,要触动孩子内心。</h3> <h3> 即墨区长江路小学赵英校长表示把文本转换成生动有效的教学活动,要触动学生内心,来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教师要关注孩子生活,选取生活中跟孩子贴近的案例或故事,与学生搭桥,通过搭桥让孩子直观理解、感悟。</h3><h3><br></h3> <h3> 本次活动针对性强,大家一致感到“送教下乡”活动是研读新教材,实践新课程的很好形式,通过观摩、讨论、交流,能帮助教师们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同时,也为城乡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加深了相互间的了解,实现了城乡教师的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愿我们的明天越来越好~</h3>

老师

孩子

学生

小学

教师

赵英

仁兆

课堂教学

法治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