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个孩子0-18岁的成长历程分三个不同阶段,在三个不同阶段中,父母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你知道吗?</h3> <h3>0-6岁,爱等于陪伴</h3><h3> </h3><h3>1、智力的塑造:0-6岁是智力发育最快的时间段,50%的智力在4岁前形成,聪明不是脑细胞有多少,而是脑细胞间的连接有多少。在某方面刺激多,脑神经元较粗,在某方面的智力就比较发达。</h3><h3> </h3><h3>2、情感培养:左脑发达,是逻辑思维强;右脑发达,是创造性思维强。想象力培育+完整的情感培养,才能够形成完整的人格表现:这个时间段,不要对孩子约束太多,陪他玩,让他赢(每赢一次都能增加他的自信),培育他的温暖感。</h3><h3> </h3><h3>3、性格的塑造:建立概念,知对错,把教育放在故事里,少讲道理。有句话说得好:习惯于有求必应,必致骄横无礼;习惯于有求无应,必致自卑消极。</h3><h3> </h3><h3>孩子的自信和自尊最重要。在这一点上家长要重视。</h3> <h3>2</h3><h3>6-12岁,爱等于教练</h3><h3> </h3><h3>孩子拥有第二个世界了:学校!进入群体社会,他感受到群体的力量,表扬或批评都会起到暗示性教育的作用。在语言和行为上传递爱的信息:爱是最伟大的动力。</h3><h3> </h3><h3>假如他能感受到爱的阳光和雨露,小树苗就能茁壮成长。所以教练正面暗示的力量非常重要:你怎样评价孩子,孩子就会变成怎样。</h3><h3> </h3><h3>所以你希望孩子变成怎样,你就要怎样评价孩子。始终传递正面思维、正面语言与正能量。</h3> <h3>1、自信养成:一定要跟着孩子的兴趣走,不是为了让他成名成家。我们要多用拇指教育,而不用食指教育。</h3><h3> </h3><h3>12岁前要完成2万次的肯定。赞美一定要及时,当面批评要在宽松中严肃,这里可以引用三明治教育法则:缺点夹在优点中讲,批评夹在希望中讲(肯定--但是--相信)。</h3><h3> </h3><h3>做错了,错在哪里?改掉一次错,就会越来越好了。</h3> <h3>2、习惯养成:重视细节,所有的收获都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对自己诚实。</h3><h3> </h3><h3>3、奖励和惩罚:关注他的喜好,等到该奖励的时候给他奖励,让他因肯定而感动。</h3><h3> </h3><h3>不当众训斥,保护好他的自尊。孩子即使做错事,让你生气,也要把事情和爱分开。他犯错,应批评和惩罚,但惩罚不是为了发泄不满,而是为了教育,为了爱。每一次的教育都与爱连接在一起。</h3> <h3>4、责任养成:独立或依赖都是培养出来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认真做、做完整。家长代替他做,却无法代替一生;教会他做,他可受用一生。</h3><h3> </h3><h3>5、玩与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好玩,才能好好学。</h3> <h3>3</h3><h3>12-18岁,爱等于尊重</h3><h3> </h3><h3>他正走在一条以自我为中心的路上:我长大了,要求平等了。你跟朋友怎么说话,就跟孩子怎么说话。</h3> <h3>1、家长和老师:别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让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孩子哪些地方有进步?所有的孩子都怕老师告黑状,让孩子喜欢老师很重要。</h3><h3> </h3><h3>2、学业和成绩: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一时的成绩,不能代表一生的成败,不断地成长,才能造就一生的成就。千万不要因为成绩差而让孩子产生歉疚感、负罪感。</h3><h3> </h3><h3>3、给思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成为正直的人,成为善良的人,成为有故事的人,成为对家庭有贡献的人,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成为赢得别人尊重的人。</h3> <h3>未来要成为一个领导人,需要能吃三种亏:出钱的时候吃亏,出力的时候吃亏,讲话要舍得吃亏。</h3><h3> </h3><h3>4、给平台:鼓励去图书馆,培养阅读的习惯。鼓励参加文体团队活动。鼓励在安全的前提下,行万里路。让孩子热爱生活,参加寒暑假的亲子训练营。</h3> <h3>5、给榜样:与谁同行,向谁学习。恰当的目标,鼓励达成。多关心、多沟通、多抚摸。抚摸对孩子心理影响巨大,传递理解、信任、尊重。</h3> <h3>所以,父母一定要根据孩子所处的不同阶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够引领好孩子的未来!</h3> <h3>合肥新目标青少年综合素质教程育,致力于帮助孩子解决叛逆、网瘾、厌学、逃学、早恋、自私、自卑、自闭、离家出走、人格异常、打架斗殴、暴力倾向、奢侈消费、亲情冷漠等众多青少年常见问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以及自残、自杀,引导孩子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爱好学习,阳光自信,回到正轨!</h3><h3>网址:http://www.ahxmb.com 咨询电话18110955518(微信同上)</h3> <h3>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青春叛逆期孩子交流、教育、相处等相关知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