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镇辅导小学,寻梦诗香、探秘千年诗村研学之旅(教师篇)

<h3> 菖蒲镇辅导小学于2019年11月开启了,“行走的青春•把世界当成我们的教科书”的研学之旅。把孩子带到自然中去快乐的学习,带到诗村中去接受感受传统的熏陶,带到文化中去接受心灵的洗涤!</h3> <h3>  菖蒲镇辅导小学的各班老师陪同孩子们参加了本次的研学之旅,在这样的诗村里他们汲取了很多养分,获得了很多的收获。他们将自己的感受留在了笔尖!</h3> <h3> 研学之旅</h3><h3> 这个周末,我们组织了学生开展了“安庆-池州”一线的研学之旅活动,让孩子把世界当成教科书。</h3><h3> 作为跟队教师,我也是头一次走进安庆独秀园和池州的杏花村、秋浦渔村、醉山野等景点。怀着和孩子们一样的兴奋,我聆听了独秀园里讲解员对共产党人陈独秀先生的介绍,深切的感受到了,正是有这样一批批爱国人士的奉献,才有了今天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h3><h3> 走进池州的杏花村、秋浦渔村,仿佛置身于唐宋的诗词中。你会想起唐朝诗人杜牧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你会想起诗人李白的《秋浦歌》,你会想起宋人苏轼的“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走进杏花村,走进秋浦河,让孩子感受自然,感受诗的魅力。第二天,我们去石台县的醉山野景区爬山。你一眼看见的山层林尽染,沿着峡谷走进深处,你会明白什么叫“曲径通幽”。</h3><h3> 结束行程回来后,孩子们都写下了自己这次研学的感受,个个都有话可说,这也是此次研学之旅的魅力吧!</h3><h3> 菖蒲辅导小学 马竹青</h3><h3> 2019年11月4日</h3> <h3> 研学心得</h3><h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上周末,菖蒲镇辅导小学三、四、五、六的学生们与老师们一起,踏上了安庆、池州研学之旅。而我,也带着我们502启航班44名学生一起,出发啦!</h3><h3> 此次研学,以“行走的青春,把世界当成我们的教科书”为主题,让孩子们缅怀革命先驱的丰功伟绩,寻梦诗乡,探秘千年诗村。正如我们创建“诗香校园”的初衷,所以我们倍感期待。 </h3><h3> 两天一夜的行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足够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彼此,足够让我们的孩子们脱离父母的呵护,自己展翼飞翔。孩子们都异常兴奋,早早地来到学校集合,出发后一路欢歌笑语,好不热闹!虽然我有些许不适,但依然被他们所带动……</h3><h3> 第一次带学生们出去,让我跟孩子们的距离又进了一步,他们的天真无邪,他们的勇敢无畏,他们的一张张笑脸,都让我由衷地觉得:在辅小之路,遇到启航班的孩子们,是我的幸福!尤其是平日里稍显内向的学生,也会与大家打成一片;平日里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却不似脱缰的野马,这一切,都刚刚好!</h3><h3>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在周六晚上我给孩子们一一查房后,来到我班王馨雨的房间,这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异,但她依然懂事、乖巧,第一次离开家,我担心她会想家,会不适应,好在她很独立,已经洗漱完毕了。与他爸爸通完电话报平安后,我再三叮嘱完准备离开房间时,这个孩子一把抱住我,在我脸上使劲亲了一口,“老师晚安”,那一刻,看着孩子的笑脸,我的心里酸酸的,多好的孩子,谢谢你把我当妈妈一般,如此依赖,如此亲近……</h3><h3> 一路上,还有太多的欢乐,还有太多的感动,不胜枚举,但都一一铭记在我的心间!愿我的孩子们都能用心感受此次研学的收获,期待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做一个积极乐观、用心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 </h3><h3> 菖蒲辅导小学 王婷婷</h3><h3> 2019年11月4日</h3> <h3> 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h3><h3> 2019年11月2日,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学校三至六年级学生到安庆池州开展了一次研学旅行。此次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诗人李白、杜牧、杜甫的认识,亲眼看到了诗人笔下的杏花村,秋浦河。而且锻炼了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h3><h3>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经导游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杜牧与杏花村的故事,知道了酿酒的程序,欣赏了我们安庆黄梅戏曲,这些都是我们在课本中很难学到的。在这次活动中,学习知识是一方面,我感悟最深的是锻炼了三年级学生的独立生活的能力,懂得同学间要互相帮助。孩子们在车上互相分享零食,一旦有不舒服的同学,其他人纷纷上前询问,给予关爱。我被同学们间深深的情谊所感动,这必定会成为孩子们在这次旅途中最大的收获。</h3><h3> 行走的旅行,让大自然成为成为教科书。在这金秋时节,我们前往醉山野,去欣赏深秋的美景。层林尽染、湖水碧绿、水尤清冽,这些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词语,现在在大自然中亲眼见到了,感受到了。大自然这本教科书需要我们认真的研读。</h3><h3> 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走出学校,融入社会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此次研学旅行,正是为孩子开辟一个新的课堂,引导他们从中有新的收获。</h3><h3> 菖蒲辅导小学 储娟娟</h3><h3> 2019年11月4日</h3> <h3></h3><h3> 行走的青春——行走在青春的路上 </h3><h3> 两天的研学旅行,两天的陪伴,两天的学习,我们行走在青春的路上!清晨,我们沐浴熹光;清晨,我们充满期待和向往;清晨,我们跟着朝霞姑娘一起出发!</h3><h3> 一路欢歌一路感动!欢唱我们的校歌——诗香菖小。感动同学晕车时大家相互帮忙相互鼓励! </h3><h3> 在独秀园里我们一起跟随导游学习陈独秀先生的《新青年》,感受革命烈士的精神!为我们安庆有这样的人才而骄傲!同时暗暗在心里种下珍惜和平、好好学习的种子。</h3><h3>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这个秋果累累的季节我们来到了1300多年前大诗人杜牧笔下的杏花村!来自诗香菖小的我们来到诗乡池州,感受诗词的魅力!同学们在诗词长廊来一回穿越!感受徽派建筑的韵味!</h3><h3> 印象最深的是周六晚餐后同学们的歌曲大赛!同学们个个身怀绝技,深藏不露!当接近尾声时,音乐才女程颖慧老师用甜美的嗓音带着大家齐唱校歌时,全场师生自然起立,作为一名菖小的老师在他乡听到这首歌时又是一番别样的心情。更多的是骄傲和自豪。</h3><h3> 青春是一首欢快的歌,青春是一段难忘的回忆,青春更像一杯香醇的酒,我们走在青春的路上一路欢歌笑语,一路收获成长!青春行走在路上,在青春的路上,我们永不散场!下一站,出发!</h3><h3> 菖蒲辅导小学 张子娟</h3><h3> 2019年11月4日</h3> <h3> 研学之旅的感受</h3><h3> 行走的青春,把世界当成孩子的教科书。这次的研学之旅我们从学校出发,第一站到达安庆的独秀园,听着讲解员的讲解,我对陈独秀这样的革命先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学们也听得很认真。第二站来到了池州的杏花村,我们感受到了当地人对我们到来的热烈欢迎,同学们整齐的着装,成了这座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在杏花村我们跟着讲解员穿过诗的长廊,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唐代,感受着满满的诗香气。在那里有悠闲的白鸽,放牛的孩童,满园的酒香……后来又来到了大美女貂蝉的故乡--秋浦渔村(女儿村),最后一站醉山野。这一路上,孩子们一路高歌,这次研学之旅让我们在快乐的气氛中不知不觉的吸收新知。</h3><h3> 菖蒲辅导小学 王素青</h3><h3> 2019年11月4日</h3> <h3> 研学体会 </h3><h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1月2日,带着牧童班,喊着班级口号登上池州研学的大巴车。研学车带领大家走出学校、走出菖蒲,去全身心的体验与感受这个五彩的世界。 </h3><h3> 旅途中,孩子们一个个认真听着导游阿姨的讲解,生怕自己错过什么。有些孩子遇到不懂的甚至刨根问底,与平时课堂上的状态截然不同。作为教师带领那么多孩子走出去,背负着责任和安全问题,但此时被满满的欢声笑语所包围着,顾不得去想“疲倦”这两个字,甚至觉得陪伴着他们学习玩耍是幸福的享受。</h3><h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书本学习,离不开课堂学习,也不能少了课外实践。在书本与课堂之外,学生积极认识世界,探索世界,不断开阔眼界,扩宽视野,培养能力,才会更更全面地发展。我与孩子们期待着下一次研学之旅,让我们一起行走在路上,把世界当成我们的教科书。</h3><h3> 菖蒲辅导小学 程颖慧</h3><h3> 2019年11月4日</h3> <h3> 研学旅行有感</h3><h3> 深秋的清晨,有那么一点儿冻人。一出门,就与刺骨的寒风撞了个满怀。但这也阻挡不了学生对研学旅行的期盼,孩子们大早就来到学校等候,期待着旅游大巴快点到来!</h3><h3> 随着朝阳的升起,大巴车也跟着到来。我们和导游组织学生上车,学生和家长挥手道别,开启了这两天的旅程—参观独秀陵园、杏花村、秋浦渔村和石台醉山野。</h3><h3> 伴着一路的欢声笑语,历经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路程,我们已经到达了第一站独秀陵园,讲解员就带领学生们参观,讲解着每一幅壁画,讲解着这里的每一个地方。从一张张壁画,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历史故事,使我真切感受到了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同志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革命的事业奋斗不息的精神!</h3><h3> 第二站我们去的地方是杏花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春游贵池城西杏花村,写下这首富有江南风情的杰作——《清明》诗。 同学们边朗诵古诗边参观,体会着诗之香。杏花村里不仅仅有古韵,还有玩的地方,如迷宫、梅花桩、独木桥等,孩子们玩的很开心,到处都都能听见孩子们的欢声笑语。</h3><h3> 第三站我们去的地方是秋浦渔村,它是一个具有厚重渔文化与诗文化气息的文化度假基地,一个极具个性的主题渔村。这里依山傍水,可惜的是水上项目都没有开展,我们只逛逛,这里有一个吊桥,有点长,孩子们很勇敢,走在上面都不怕。还有许多的孩子在小沙滩上捡了很多小石头,有的石头很漂亮,很圆滑,孩子们视之珍宝。</h3><h3> 最后一站我们去的地方是石台醉山野。我们沿着小路上山,这里是一个峡谷,但因干旱水源缺乏,有的小溪都干了。在半山腰处,有一个喊泉,你喊的声音越大,水就会喷的越高。当喷泉喷得越高,学生就会越兴奋。孩子们在小溪里捞了许多小鱼小虾,有的还用一个瓶子装起来带回家,一路上都小心翼翼地呵护着。</h3><h3> 时间总是跑得如风,一转眼,我们也该乘车回去了,孩子们一个个依依不舍。通过这次的研学旅行,学生不仅收获多多,对于我来说也收获良多。研学旅行不是一件容易事,要组织和管理学生,要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安全,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历练。同时研学旅行开阔了我的眼界,拓宽了我的视野,增进了我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h3><h3> 菖蒲辅导小学蒋肖肖</h3><h3> 2019年11月4日</h3> <h3> 牵着知识去旅游</h3><h3> 安庆——池州的两天研学游,对孩子而言,不单单是周末的一次放松,更多的是优秀品格的积累!成就自我,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让研学游变成一种自强不息的向上动力! </h3><h3> 感动总是流露于小事之间,大巴车辗转于不同的景点,有的小孩感冒发烧,有的小孩晕车,孩子们总是自觉地关心照顾彼此;2号晚上的住宿更是让我看到了这些孩子的独立性有多强,原本以为他们不能很好地完成洗漱入睡,甚至还以为他们晚上会看电视到很晚第二天早上起不来,没想到这些孩子起的比我们老师还早,着实让我惊叹!<br></h3><h3> 所以孩子的潜能真的是无限的,如果家长和老师不在一定程度上放开手,让孩子自己主动去尝试去探索去求知,那我们可能永远也不知道孩子有多优秀!牵着知识去旅游,带着快乐去学习!</h3><h3> 菖蒲辅导小学 金琳</h3><h3> 2019年11月4日</h3> <h3>  在“行走的课堂”中学习、思辨、提升</h3><h3> 2019年11月2日,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菖蒲辅导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先后到安庆和池州两地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研学旅行。我有幸作为教师代表参加了这次研学,感受良多。我认为此次实践活动彰显着其不可替代的现实教育意义。我校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让学生在别样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拉近与自然和文化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h3><h3> 一、研学旅行能拓展学生视野,夯实知识的纹理。</h3><h3> 学生所学的大多是书本知识,&nbsp;以间接经验和理性知识为主,接地气的感性知识始终欠缺,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依然如此。因此,如何破解将知识生活化即由理性知识获得为主,转变为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获得兼顾,&nbsp;便成了当前教育的一大难题。而研学旅行也许就是破解这一难题,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一次巨大飞跃。 </h3><h3> 二、研学旅行能增强和坚定学生对德育的理解与认同。 </h3><h3> 教育的根本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立德树人。而研学旅行恰恰另辟蹊径,让学生在游历中去“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种种美好。这种游历活动正是让中小学生增强德育教育的理解与认同的绝佳契机。</h3><h3> 三、研学旅行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h3><h3> 我校借助研学旅行的契机,通过以游兼学、学游相济的方式,让师生共同走出校门,奔赴自然,畅游文化历史,深入乡土民俗,感怀经济社会发展,既能帮助我校师生开阔视野、增智启慧、涵养德行,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工作和学习压力。</h3><h3>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育中应该有生活,生活中应该有教育。游学思想由来已久,研学旅行政策也是一以贯之。为此,我认为我们要多多组织这样的研学活动,让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学习、思辨、提升,树立学、思、游相互促进的观念,走出从“学校到学校”、从“课堂到课堂”的封闭圈,不断地拓展教育的边界,走出学校教室,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在真实的情境之中体验、合作、探究,真正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h3><h3> 菖蒲辅导小学 钟盛林</h3><h3> 2019年11月4日</h3> <h3> 别样的课堂,不同的收获</h3><h3> ——2019年秋季研学旅行感受</h3><h3> 2019年11月2日,经教育局批准,在学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学校三至六年级学生,到安庆、池州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研学旅行。此次活动的主题:行走的青春.把世界当成我们的教科书。全体师生不仅从中得到了红色教育,而且感受到了学校之外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别样情谊。</h3><h3> 一、红色育人的研学课堂</h3><h3> 三千翠柏卫忠魂,紧逼戎装后来人。第一站到了独秀园,缅怀革命先驱的丰功伟绩。200余名学生以最饱满的热情聆听导游的说词---聆听讲座获新知,革命家风代代传。心灵深处得到了一次洗礼,就是一堂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h3><h3> 二、别样的课堂,不同的感悟</h3><h3> 在这次活动中,学习知识是一个方面,寻梦诗乡、探秘千年诗村。第二站到了位于池州市城区西门的“杏花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如今,沿着牧童所指的方向,早已不见当年的酒肆,但在池州市秀门山外的杏花村,依然充满诗意。参观杏花村文化园——游玩六朝长廊、怀杜轩、郎遂故居、鱼龙桥、古戏台、清莲馆、民俗村、渔歌埠、望华亭、昭明堂、醉仙湖、窥园等著名景点,感受千年诗村特有的诗酒文化,体验农耕文化和古老技艺,与水牛为邻,古时曾有“十里烟村一色红” “村酒村花两共幽”的佳境记载。园区建筑风格为典型的徽派建筑,粉墙墨瓦,飞檐翘角,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穿境而过的秋浦河形成了秋浦河原生态湿地休闲观光带,展现出一幅“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画意境;让人有看不完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还有那村落间的小桥流水,田埂旁的犁田打耙,以及水榭亭台边的谈笑风生,似乎再现了当年的繁华景象。而另一方面,我校特色是“诗香校园”,通过此次研学,将我校师生诗香氛围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另外,感悟最深的是我们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那份深深的情谊。平时,我们在学校,和学生的交流主要在课堂上,事无巨细:安全、劳动、学习,而且学习为多,我们见到孩子们不是怕他们捣乱,就是怕学习不好,师生之间总有一些距离。可走出课堂,孩子们表现出来的那份纯真让我很是感动。每到一处,当老师为他们照相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开心是发自内心的,有的学生在学校见到老师就躲,怕老师问他的作业,可到了这里,他们一路上不时地和老师谈导游提出的问题,拉着老师照相,跟老师开玩笑......师生之间不再是猫和老鼠的关系,而是朋友之间的相互沟通。尤其在吃中午饭的时候,学生们都把自己带的零食拿出来和老师、同学们分享,大家围在一起,互相给对方嘴里塞吃的,互相谦让,同学之间也没有了任何间隙,一张张笑脸是那么地生动。这时候我就在想:这才是孩子们本真的童年,却常常被我们平时的教育抹杀掉了,值得反思。</h3><h3> 三、拉近家校关系</h3><h3> 在这次活动之前,如果说有个别家长对我们持怀疑态度,那么活动之后,这种怀疑则变成了感激。活动中,老师随时拍下照片,发到班级群里,随时让家长看到孩子们的状态,了解研学的活动情况,家长的回复非常迅速,当看到孩子们在美丽的醉山野前的照片时,当看到孩子们在游戏中甜美的笑脸时,当看到孩子们的观后感时,家长和我们一样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快乐,他们与我们老师的距离拉近了,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结果吗?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走出学校,融入社会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正是为孩子们开辟一个新的课堂,引导他们从中有新的收获。</h3><h3> 菖蒲辅导小学 王岳生</h3><h3> 2019年11月4日</h3> <h3>  菖蒲镇辅导小学正在创建诗香校园特色学校,此次诗意的旅行为孩子教师都开辟了一个新的课堂,在自然中收获了满满的诗意!</h3>

研学

孩子

杏花村

我们

学生

菖蒲

旅行

感受

辅导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