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襄阳,一座传世又传奇的古城。它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毗邻鄂,豫,渝,陕。自周代起,已有2800多年建制史,是楚、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兵家必争之地”之称。1800多年前刘备,关羽,张飞的“三顾茅庐”,演绎了一段永恒的经典故事,它就发生在此地,当时“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h3><h3> 于我而言,襄阳是那样的近又那么的遥远。说近,是说对其并不陌生,无论何时何地何人提起这个名字,都令我充满亲切感,从而勾起一段段儿时的记忆。说远,是说自告别此地后,到我再次踏足这片土地时,已整整过去了50年。其间,亦曾有过多少次的提及,无数次的追忆,每每暗下决心要重访此地。可谓:魂牵梦萦!</h3> <h3>2019年11月7日12:40抵达阔别50年的湖北襄樊。这里是襄阳火车站。</h3> <h3>租车前往下榻酒店</h3> <h3>襄阳乐之之酒店,一间日本式温馨的小巧商务酒店。</h3> <h3>酒店大厅</h3> <h3>饭店早餐比较简单,但足够上了年纪的人吃饱吃好。</h3> <h3>11月8日清晨,早早起床,梳洗完毕,用了早餐,8:20出发。从襄阳西进入二广高速,行驶四十五分钟后,到达黄集镇出口。</h3> <h3>从黄集镇出发,再前行五公里,就到了原校部所在地—太山庙,现称太山村。</h3> <h3>进入太山村后,我有意识放慢车速,观察街景,希望能找到一点点儿时的记忆。停下车,环顾四周感觉那么陌生。正在不知所措时,迎面骑车过来一位老者,我微微鞠躬上前问路。交谈中得知他姓王,1955年生人,原来家住长王集村,现在太山村。我甚是高兴,忙问:喜照还在吗?答曰,在呀。现在是黄集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我说,五十年前我曾住在长王集村,与喜照家邻居。你还认识我吗?他惊喜地端详着我问道:“你是章谦?你家三兄弟?”。我知道他把50年前几个从北京来的不同家庭的发小搞混了。于是笑着答道,我姓铁。他大笑着拉住我的手,“你是铁流?太巧了!”我称呼他王哥。老王告诉我,喜照平时非常忙,很难见到。但是今天刚好在太山村委会主持一个会议。于是让我稍等一下,他去找喜照过来。</h3> <h3>不一会儿,王哥陪着喜照走到村委会大门口,我迎上去,彼此打量片刻,大约双方都从眉宇间找到对方童年时代的模样,于是我俩几乎异口同声,诶呀,几十年没见了呀!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他询问我几时到的襄阳,我询问他父母亲和兄弟姐妹均安恙否。由于他还在主持会议,于是嘱咐王哥带我去长王集村和原一连驻地看看。中午在黄集镇利洋酒店见面,再招呼几个当年村里的发小一起小酌。</h3> <h3>王哥首先带我就近探访了原校部旧址。但是根据我的理解这里应该是原后勤连所在地。这里的红砖建筑据说是按照当时部队营房的图纸,由五七战士们自己烧砖,一砖一瓦盖起来。现如今依然保持着五十年前的模样。连房前走道铺的地砖路都是五十年前的样子一点没变。好亲切啊!这排房子据说还都是由当时干校后勤连的女五七战士及青年排的女青年们盖的呢!</h3> <h3>这是原来五七战士们的宿舍现在的样子</h3> <h3>宿舍前的一片菜地</h3> <h3>原后勤连所在地的水塔和泵房</h3> <h3> 接着我们又乘车前往我当年住过的长王集村。一边开车一边聊着村里的往事和旧友。这段路于我而言,那是太熟悉不过了。从太山庙到长王集村大约八里路,步行需40分钟。当年,我每天都要从村里步行到太山庙中学上学。早上去上课,中午回村吃饭,下午再去上课,四点下课后再走回来。算下来一天要走三十多里路。平时还好,就怕下雨下雪。当地的土地属于粘土型。一旦下雨,一脚踩下去,就是一个深脚印,走不了几十米,两脚已经变成两坨泥团。每一坨都有十几、二十斤重。于是我只好深一脚淺一脚地继续前行。一不留神,淤泥把雨靴粘住,而我的脚却从雨靴中拔了出来,一下子光脚踩到泥地里。我顾不得擦干脚上的泥巴。连泥带水地又穿上靴子继续往学校赶着去上课。到了学校已经变成个“泥人”了。那个倒霉样子呀,再别提了!哈哈😄!而雨过天晴后,原本被踩出的脚印,车子扎出车辙,变得异常坚硬。没有十天半个月踩不平。于是有人归纳为十个字“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团糟”。</h3><h3> 下面这个图就是我曾经走过的那条小路。现在已经改造成一条灌溉小渠。还种了一排树。</h3><h3><br></h3> <h3>下面这张图的远方应该就是我曾经住过的长王集村。然而随着二广高速公路的建设以及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已经把原来的村庄整体拆迁了。村民们被集中安置在原来的公路两旁。还有一部分村民被分散到太山庙,黄集镇等其他附近村去了。原来这条路是由湖北襄阳通往河南南阳的,用料江石铺垫的公路。1974年改造为柏油路,现在是207国道。</h3> <h3>下面这个视频所显示的就是如今的长王集村和现在的207国道。视频中的老者姓刘,已经70多岁了。住在原来长王集村南头。</h3> <h3>告别了刘老汉,我们又继续赶往干校一连驻地。原本长王集村距离一连驻地只有一里地左右。如图所示。现在因为地貌完全改变了,我们只有先走公路再走支线,取道前往原一连驻地。</h3> <h3>下面这张图显示的是从207国道上下来,向西转,通向一连驻地的那条路。只是原来的土路修成了水泥路面。路面似乎比记忆中的那条土路窄了一些。我记得刚来干校一连时,有一次从太山庙中学回家路上遇到发小黄进的爸爸。黄伯伯当时在牛棚当饲养员(后来黄伯伯曾担任过国家计委外事局局长)。那天他刚好赶着骡子车从太山庙回一连,我就搭了一趟顺风车。据黄伯伯说那头骡子曾参加过解放战争,是专门拉钢炮,立过战功的。此时虽已双目失明,但它依然可以凭听觉判断方向。那天我亲眼看到的它果然在该向西转弯时,不用吆喝就自觉地向西转弯走上通往一连驻地的这条路。</h3> <h3>下面这条路对于所有干校一连的孩子们来说应该是最熟悉不过的了。它就是通往一连驻地的大道。如今,它依然如50年前那样保持着古朴的风度,发挥着同样作用。这条路的尽头就是干校一连连部。</h3> <h3>一连驻地到了。我又远远地看到那熟悉的建筑……与围墙。</h3> <h3>下图的远处是原一连水库大坝。它是一连的又一个标志。从北京出发前,发小“老玉米”同学还嘱咐我一定要去拍几张一连水库的照片。见到水坝,我迫不及待地把车停下,顾不上招呼同行老王,一路小跑地奔向大堤。当清澈宽阔的水面出现在我眼前时,我的眼圈情不自禁地红了。这就是我们50年前曾经嬉水,抓鱼,灌溉水稻田的一连水库啊!记得当时,每年夏天五七战士们下水游泳,拉网捕鱼。有的人回京探亲前,要在水库里洗个澡。哈哈,各种有趣的人和事儿!</h3> <h3>走下水库堤坝,我们又奔向一连驻地。首先映入眼帘的还是那熟悉的建筑物与红墙。后来贲露生大姐回忆道:这是一连最有特色的房子。我们刚来时就住在这里,通铺。房子漏雨我们盖着塑料布,结果水蒸气把被子全搞湿啦!😂</h3> <h3>绕过红墙就来到一连连部所在地(见下图)。看到这座房前的几棵大树,我情不自禁地喊到:这是连部耶!当初发小海燕同学的爸爸(王海叔叔)妈妈(徐燕阿姨)妹妹(海鸥)以及连首长(@大军舰的爸爸就当过一连连长,@kathy的妈妈是指导员)和军代表就住在这里。</h3> <h3>连部对面的院子是一连的场院。现在依然如故。</h3> <h3>图为花生脫壳作业</h3> <h3>成袋的花生米</h3> <h3>当年我们家也住过这样的房子。位于连队西北角的最边儿上。房后面有一条水沟。如今水沟仍在,而我们曾经住过的那一大片宿舍区已经变成百亩良田。如下面视频所示。</h3> <h3>结束了一连驻地的探访。我们立即赶往黄集镇赴约,王喜照已经在酒店门口等候我们了。喜照又请来三位当年村里的发小。一位赵老弟,他爸爸是当年的大队支书;一位王老弟;还有一位丁老弟。再加上王哥和喜照。我们一起回忆往事,提到同村里的北京发小章谦、章红兄妹俩,李家小红、小旗和小兵三兄弟。说到小红和小旗是双胞胎哥俩,长得一模一样,直到今天我见到二位仁兄依然辨不清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于是索性统称李红旗,或直呼“红旗” 。还有孙家的孙小琴,孙宗兰,孙小明,孙小悦,并称之为“四朵金花”。还有起初住在长王集村,后又搬到隔壁村的曹燕京姐弟妹三人。也提到了村里的复员兵赵天亮,爱说话的梁占良,还有村南头住的木匠一家人。还有当时太山庙中学的齐凤栖老师,她是樊城人,也是学校里唯一的公办教师。大家有说有笑,欢聚一堂。下图是聚会的场面。</h3> <h3>午餐后,喜照坚持要陪我们一同前往原计委干校四连驻地和我曾经居住并就读过的新野县钱湾村和钱湾学校。实在是盛情难却,只好客随主便。我们搭上喜照的专车直奔原四连驻地。</h3> <h3>根据我的记忆,一连到四连大约有十四里路。步行需要大约一个半小时。如图所示。而今天家用车已经普及到农村。再不用为几十里路而费心了。我们一路聊着如今黄集镇的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一路观赏着于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的风景,很快就到了四连驻地。在接近四连驻地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处非常熟悉的地方,那里也有像一连驻地一样的建筑与围墙。不过现在那里的规模非常之大。那就是原来的三机部干校所在地。而如今是中航某试验基地。</h3> <h3>原三机部干校留下的建筑</h3> <h3>现在为中航救生试验基地</h3> <h3>当车辆快接近四连驻地时,喜照指着远处的堤坝问我,你还记得那里是什么地方么?我看着那片土地感觉十分陌生,摇摇头说记不得了。喜照说,那就是林场水库的大坝。我忙不迭地问到,树林子呢?怎么没有树呀?对话间车子已经开到四连驻地了。我看到了那条似曾相识的山路。如图所示。图中左侧的建筑物,之前应该是四连伙房和洗碗池所在地。右侧的小树林所在地应该有前后两排房子。前排房子是男生宿舍,后排房子是女生宿舍。</h3> <h3>这张图所显示的位置应该是男生宿舍区</h3> <h3>50年前的男生宿舍貌</h3> <h3>图中位置应该是男生宿舍区南侧的沟壑树丛处。而远处的路应该是没有的。</h3> <h3>下图及视频显示的是原连队的打谷场,也兼做篮球场。还应该有一座厕所。如今已面目全非,变成麦田。远处应该还有一座仓库,当时既曾当做过我们学生排的教室,也是全连召开大会时的会议室。</h3> <h3>下图中的这排房子,根据我的记忆,从位置上看应该是女生宿舍后面的那排房。它应该是原襄北农场林业队的老建筑。但又不太像,因为原来的老建筑不用红砖而且是卧砖砌的。也许是后来的人在原址上重建的?</h3> <h3>这是原来的老房子,窗户还是以前的模样。</h3> <h3>现在这里是襄北农工贸有限公司三分场林业队</h3> <h3>尽管地面建筑早已面目全非,着实令我沮丧与失望。但是转过身再看看那片荡漾的水面,在阳光映照下依旧波光粼粼,倒映着周围的湖光山色。那条通往上山的大坝,依旧能唤起我对往事的回忆!远山上的树林还在,目光所及之处的山山水水告诉我,这里就是你50年前曾生活、学习、劳动过的国家计委襄北干校四连。</h3><h3> 那条大坝,是五七战士们每天上工的必经之路。大坝的西侧是水库,东侧的坝下有大片的茶园与稻田。远方的山上栽满桐油树和松树。水库里有鱼。这里曾经是襄北的鱼米之乡,大家把这里戏称为襄北的“颐和园”。</h3><h3> </h3> <h3>在茶园里除草</h3> <h3>从水库里抓上来的鱼</h3> <h3>夏天吃着自己种的西瓜</h3> <h3>有一年的冬天,气温降到零度以下,寒气刺骨。室外飘着雪花,还下着小雨,这是襄北特有的气象。一夜醒来,推开窗户,外面的树枝被冰覆盖,在阳光照耀下,漫山遍野,晶莹剔透,晃得睁不开眼睛。仿佛一下子闯入玻璃世界,美不胜收。后来连里的叔叔告诉我们,这种景观被称作“树挂”,又叫“雾凇”。是一种自然景观,是雾气和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分为粒状和晶状两种。 粒状雾凇结构紧密, 形成一粒粒很小的冰块,而晶状雾凇结构比较 松散结成较大的片状。遗憾的是当时没有相机,未能留下照片。我记得那一年的冬季,有过两次这样的经历。</h3><h3> 我站在连队伙房的位置眺望大坝和远方,遥想当年侯耀同学的哥哥侯辉,曾受连队领导的委托,背负着全连数百口人的期待,骑着大骡子,前往太山庙校部求援的情景。那一次也是因为连绵不断的大雨,阻断了交通。而且连队与校部的电话线也断了。连队里的存粮蔬菜难以为继。而老天爷似乎并没有要开恩与一众老少的意思。于是不得已,派侯辉前往太山庙校部报信求援。那天鲁平连长,刘向东指导员,霍副指导员等连首长以及不少五七战士和家属为他送行。又过了两天,天气开始转好。校部的大卡车运来了各种生活物资。危机总算度过了。</h3> <p class="ql-block">以下是1972年干校四连学生排师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视频制作:何明玉同学</p> <h3> 在这里我还要说一说王喜照同志。1961年生人。家里排行老大,还有妹妹和两个弟弟。当年他还很小,不怎么与我对话。但是我知道他是父母亲的好帮手。从小到大吃了许多苦。他后来上了高中,又到农校学习,毕业后回到村里,当过生产队长。他利用一连水库的位置优势,带领全村劳力把旱地改造成水稻田。现在,他是当地现代农业技术专家,经常参与北京农业大学教授的合作开发项目。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他的公司承包了上万亩的耕地。以全新的视角参与到新时期的现代农业生产中。他不愧为新时代农民的榜样!</h3> <h3>图为王喜照同志</h3> <h3>从原四连驻地出来,喜照同志带领我们一起去参观黄集镇的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基地——彭王村。当我走进彭王村举目四望,在绿油油的田地间,一栋栋白墙黑瓦,造型各异,富有当地传统特色的别墅式建筑,错落有致地散落其间。宽阔的水泥路面,延展到村庄的各个角落。沿途我看到了现代化蔬菜大棚,儿童乐园里有游泳池,健身设施。还有高标准的公共厕所。据说这样的示范基地在黄集镇有三处。它们将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逐步向全县村庄铺开。从这个示范基地,让我们看到未来国家的新农村建设的广阔前景。借用喜照同志父亲的话说,习主席最了解农村,最懂我们农民。虽然要完全达到示范基地的水平,还需要努力奋斗。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后代会一代比一代强。</h3><h3> “ 回眸五十年之旅”即将结束了。除了回忆往事,我亲身观察并体验了,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王哥对我说,现在无论想去哪儿,只要是稍微远的地方,孩子们都开车来接我们老两口,不用再为路途远近担心。另一位王弟现在是养猪专业户。再不用为吃穿犯愁。家家户户,生活安逸,其乐融融。在我曾经就读过的河南新野县钱湾小学,我们看到孩子们下学都是由爷爷奶奶开着电动三轮车接送。这不和城里人一样嘛!</h3><h3> 值此新中国70华诞之际,祝福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h3> <h3>村中一瞥</h3> <h3>村里的大路</h3> <h3>我曾经就读过的河南新野县钱湾中学。现在是钱湾小学。</h3> <h3> 最后,仅以此文献给那些英年早逝的干校四连学生排的发小、同学,以表达对他们的深切怀念!他们是:马兰、海燕(及妹妹海鸥)、赵春英、吴华、张玉秋、许维康、宋晞、纪群等。亲爱的同学安息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