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马印记

秋天物语

<h3> 初识杭州是在九十年代初,学习期间的每个周末都会约上几个好友坐公交,走街串巷探寻杭州之美。后来工作期间也会因培训去杭城,但来去匆匆,没能再去品味杭城之韵味。直到开始跑马后的第一年——2018年,第一次报名杭马,希望用脚步丈量杭城,再温杭城之美,但遗憾的是未能中签。今年再次报名,有幸中签,终于圆梦。<br> <br> <br></h3> <h3> 11月3号,早早来到了黄龙体育中心,检录、刷脸、寄存包,完成一系列步骤后,终于站在了杭马的起跑点等待发令枪响。7点30分,唱着国歌开跑,开始用脚步丈量杭城之旅,寻找青葱岁月的记忆,沿途似曾相识,但又是那么的陌生,毕竟二十多年过去了,杭城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br> 沿着路线,从黄龙体育中心出来后进入曙光路,曙光路是沿山柏油路面,路面比较平坦但并不宽阔,很是拥挤,根本就跑不开。沿途群众甚是热情,加油声此起彼伏,气氛很是热烈。第一公里5分配速,相比26号甬马开跑4分配,明显轻松了许多。</h3> 随后进入北山街,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初的记忆,感慨杭城变化之快。过了北山街,跑马大军才稍微有点散开,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跑起来。我也逐渐兴奋起来,很快就到了西湖畔,看到了断桥,还是记忆中的那股韵味,那片荷花还在,只是过了花期。<br> 带着青春记忆,跑到了杭城的商业中心,沿路跑过庆春路、延安路、解放路,记忆深处最熟悉的街道,接下来的路途比较陌生,直到31公里后的钱塘江大桥,久违的记忆又回来了,也开始了我本次跑马的滑铁卢。早就听说杭马后半程比较虐,该来的还是来了。经历了近二公里的上坡,下了钱塘江大桥,随即进入了虎跑梦泉的地方——虎跑路,沿路各种上上下下的坡,把我虐的怀疑人生,不过唯一欣慰的是景观还是美如画。沿路跑过六和听涛、虎跑梦泉、杭州动物园,接着跑进杨公堤,听说这里是赛道海拔最高点,我的目光被右边的绿色长廊所吸引,这不是记忆中的的苏堤吗,湖面波光淋漓美不胜收,此时已经没有了先前被虐的感觉。东坡先生的名句“欲把 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说的就是这个美景。<br> <br> 我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九十年代初,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六和塔、太子湾公园……所有的记忆都被唤醒。330兔子也无声无息的飘了过去,随即杭州植物园映入我的眼际,40公里,胜利在望。<br> 继续1公里后,跑过了浙江最高等学府——浙江大学,黄龙体育中心就在眼前,已经能听到凯旋的音乐声,精神为之一振。42公里,终于来到了红色的塑胶跑道,终点就在眼前,眼前的计时牌显示033354,继续跑完最后的几十米,迈过终点的计时毯,热情的唐狮大哥正为我拍照。随即收到的短信显示,3小时33分59秒完成了我的首次杭马之旅,收获杭马印记奖牌一枚。 杭马让我重温了青春记忆,4分钟之差未能跑进330甚是遗憾。其实今年我的跑马之路并不平坦,上半年受脚伤的影响,桃花马、横店马都跑的不好,无论是全马还是半马成绩均创历史最差。直到10月20号再战四明湖,半马首次跑入135大关,让我信心爆棚。以至于26号的甬马高估自己的实力,前半程拼的太凶,后半程习惯性掉速,以329的成绩勉强跑入330,未能创造PB。对于这次杭马我甚是期待,前30公里控制了节奏,压住了配速,但后十几公里赛程估计不足,上坡能力差的短板凸显,未能完成预期,来年再战杭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