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1月4日,杭州师范大学安排我们“国培计划(2019)—湖北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培训团队”一行120余名学员,走进杭州钱江外国语学校,观摩了两位青年教师的示范课,听取了特级教师刘晋斌校长的专题报告。<br></h3> <h3> 两位青年教师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自制教具使用恰到好处,学生的实验时间充足,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得以培养,如陈老师执教的《我们来做热气球》一课,老师跑遍了所有超市,选用了其中一种保鲜膜,作为制作“热气球”的材料,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成功放飞“热气球”,并探究出热气球升空的道理。<br></h3> <h3> 我曾听过类似的一节课,那位老师选用了孔明灯来做实验,虽然学生实验顺利,实验效果明显,但通过比较我更欣赏钱外陈老师这节课。这节课中,学生发现保鲜膜充入热空气后,虽然能够升空但容易“翻滚”,最后学生在袋口加配重(回形针),降低重心增加其稳度,使“热气球”顺利升空。<br></h3> <h3> 这一过程花的时间虽然比较长,但是非常有必要、有意义。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了科学知识,更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如何让“热气球”飞得更高,学生们分析、交流后猜测是不是可以让“热气球”中的空气温度更高,就可以办得到呢?最后几个学生拽住保鲜膜下口,对其中的空气多加热一会,然后放飞,果然“热气球”飞得更高。如果用孔明灯做实验,学生会去研究这些吗?学生会有更多的收获吗?我们的老师不能只追求更快更便捷的得出实验结论,也要重视实验过程中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br></h3> <h3> 正如张文质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所说的:“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其实这一理念在钱外的办学规模中就有所体现,该校办学已经三个年头了,也就招了三个年级,近三百学生。不像其他学校,办学第一年就开足马力招收所有年级的学生,恨不得招满学校规划的最大招生数,贪大求快。 可以想象,在这两种不同办学理念下,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学校的后劲是截然不同的。 <br></h3> <h3> 让我们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快乐,慢慢地等待孩子长大。<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