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意大利🇮🇹之二:条条大路通羅馬

徐容

<h1>偉大的城市:<b>羅馬</b></h1><h1>2019年的10月7日凌晨,在細密的雨中飛機降落罗馬,期待的意大利之旅会給我們怎样的驚喜?</h1><h1>从孩提時代開始都会說的一句名言:"<b>条条大路通羅馬</b>",可想而知,羅馬的影響之大。</h1><h1>在我們走过的許多世界的角落:约旦、西班牙、法國、南美等,到處都看到古羅馬的遺跡,古羅馬時代凱薩大帝的扩張是何等的勵害,每扩張一個新的版图,凱薩就修建一条道路,<b>"条条大路通羅馬"</b>就是那時代的像征。凱薩大帝的继承者屋大維時代,是羅馬帝國最鼎盛時期,共筑路8.5万千米,这些道路就是赫赫有名的羅馬大道。</h1><h1>我們是四個家人,為了避免不懂意大利文的麻煩,再加上第一次到意大利,所以包了一辆車并聘請了司機兼導遊。</h1><h1>汽車一驶入羅馬城,还是被震撼到了,沒有看到一座摩天大樓,全部建築都有六十年以上的历史,意大利政府不准拆旧建新,旧而矮的建筑中夾雜著許多古老的城牆,你可以感受到意大利人尽量的保護著古老的羅馬历史。</h1><h1>這张照片中的白色大楼是名牌店"Fendi"的總部,也是羅馬最高的建築物,其實总共只有六层高,而且前身是一幢旧大楼。</h1><h1></h1><h1><br></h1> <h1>公元71年修建的羅馬斗兽场,意义非凡,它像征着羅馬帝國的輝煌勝利,这是世界上仅有的四层斗兽場,每層都是羅馬典型的拱廊建築。</h1> <h1>意大利粉是必須要在羅馬吃一次的。</h1><h1>我們到斗兽场己是中午,先去吃了午餐。</h1><h1><br></h1> <h1>三文治个个都插上意大利國旗。</h1> <h1>午餐后排队一小時,才買到票,排队時的天空阴阴沉沉。</h1> <h1>外墻壁上有許多小孔,這是外贴大理石板而需要的支撐孔,已經早就不剩一塊石板,因為都給人們挖下來自用了。</h1> <h1>終於步入斗兽場,只見這個近二千年的古建築仍然雄伟。</h1> <h1>這可能是守門兽?</h1> <h1>圖中提到的公元70年的那场戰爭,我曾在以色列耳闻目染了那場戰爭的殘酷,《馬薩達之戰》标志著以色列的灭亡和羅馬帝國的輝煌。</h1> <h1>公元70年的征服猶太戰爭,以羅馬人全胜告終。这是羅馬軍队在馬薩達之战的將領。</h1> <h1>斗兽場內度步,天空慢慢放晴。</h1> <h1>不一會兒,藍天白雲。</h1> <h1>斗兽場內部宏伟的、橢圓形的全景,这也是世界上所有斗兽場中規模最大、最壮观的一座。</h1> <h1>这是古羅馬時代城內地图,从图上可以看到斗兽場從外面看起來是圆形的,而其实从里面看是橢圓形的。</h1> <h1>斗兽場共有四层,每一层有80個拱门,从拱门往外看,处处是景,可见当年这里是何等辉煌。</h1> <h1>看著用公元七十年那場灭掉猶太国的战争的战利品修建的斗兽場,感慨萬千!</h1> <h1>还原斗兽场的外观。</h1> <h1>走出斗兽場,不一样的天空。</h1> <h1>著名的古羅馬廣場廢墟,我們买的是連票,一起看了。</h1><h1><font face="-webkit-standard"><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这是当时称为"Bacilica"的大教堂,巴西利卡原意为"王者之厅",后被用來作為有特別意義的大教堂。</span></font></h1> <h1>安東尼為皇后福斯提娜(据说是埃及艳后)修建的宮殿。</h1> <h1><b>君士坦丁凱旋門</b></h1><h1>古羅馬時代共有21座凯旋門,現今羅馬城中僅存3座,這座君士坦丁凱旋門是三座中建造最晚的。</h1><h1><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拿破崙就是看到這個才在巴黎修建了凱旋門。</span></h1> <h1><b>提图斯凱旋門</b></h1><h1>公元70年那場戰爭,就是在提圖斯帶领下打胜的。這個凱旋門是犹太人的恥辱,據說犹太人是絕不會穿过這個門的。还記得以色列的哭牆嗎?也是提圖斯的功績,把那座神殿摧毀只剩西牆。</h1><h1>值得一提的是,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復國日,犹太人聚集了一大群人,在提圖斯凱旋門下由西向東穿越,表示不一样的凱旋,有意思😁。</h1> <h1><b>塞维鲁凱旋門</b></h1><h1>建於公元203年的<b>塞维鲁凯旋門</b>,为了紀念塞維鲁帶兵兩次战胜波斯而建。</h1> <h1>回到羅馬城內。</h1> <h1>許愿池,我們聘請的司機兼導遊張先生說,背對許愿池硬币从左肩扔入池,只能許三個愿,其中一個必須是"重回羅馬",哈,罗馬人果然是凱撒大帝的后代,霸氣!</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1>威尼斯廣場位於羅馬市中心,是羅馬最大的广场。</h1> <h1>威尼斯廣場上的維克多·伊曼纽尔二世纪念碑,维克多·伊曼紐尔二世于1871年統一了意大利🇮🇹,1911年建了紀念堂,各國元首的献花儀式也是在此。</h1><h1>騎在馬上的就是維克多·伊曼紐尔二世,其下面是无名战士之墓,所以台阶上不能坐,这是对无名英雄的不敬。</h1> <h1>紀念碑前不息的火盆。</h1> <h1>行走在古罗馬廣場废墟內,可以看到紀念碑,上面兩駕女皇战車远眺清晰。</h1> <h1>這個可以全封閉又可以敞開的陽台位于罗馬最漂亮的广场:威尼斯广場中央,这座房子叫<b>"波拿馬宫"</b>,它是拿破倫的母親萊蒂其亞當年到意大利最后居住地,由拿破侖的弟弟在1818年买下給母親居住,莱蒂其亞是意大利佛罗倫薩人,至死都不會說法語,她在這里居住了13年直到1831年去世,她喜歡坐在这个阳台上看广場上熙熙攘攘的人流,所以阳台上安裝了這些美观的帘子。</h1> <h1>神庙遗址圣母堂,是羅馬唯一的哥特式天主教道明会教堂。</h1> <h1>建於公元前27年的建築奇蹟"萬神殿",是唯一保存完整的罗馬帝國時期的建築物,曾在公元120至125年阿徳里亚诺皇帝時期重建。</h1> <h1>萬神殿的图片说明。</h1><h1>全世界每一個学过建築学的學生都知道這個神圣的建築物。</h1> <h1>正面是高大雄伟的16根罗馬柱。</h1> <h1>後面部分是圓形,这外牆显示建築的古老。</h1> <h1><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里面是后人不断模仿建造的穹頂,据</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说每年的4月21日罗馬建城日,太陽从穹頂直射大門。</span></h1> <h1>司機張先生驕傲的說,這麼历史悠久的代表建築却從來不收門票,在中國這是天方夜談?</h1><h3><br></h3> <h1>从另一角度也可見到萬神殿,羅馬城中心還是顯得比較擁擠。</h1> <h1>正碰上公務員和平請願。</h1> <h1>路上看到一对男女演唱歌劇,又唱又演,声音很好听啊。</h1> <h1>西班牙廣場,羅馬假日中的赫本和派克開始浪漫愛情的地方。</h1> <h1>已經不允許在台階上吃冰淇淋。</h1> <h1>在網上买的的梵帝崗博物館票,進入博物館,人頭攢動,三個小時基本上是走馬观花。</h1> <h1>梵蒂岡博物館是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收藏了大量文艺復興時期大师的原作,絕對值得細細品味,特別是西斯廷大教堂的壁畫大作,其中米開朗基罗的《创世紀》以及上帝向亞当伸出手那动人心魄的一幕,只能在這里看到,現在是不允許拍照的,大厅里总是簇拥著滿滿当当、比肩接踵的人,許多人坐在那裡看許久。</h1><h1>這幅天頂画是在拉菲尔画室內天花板上的,應該是拉菲尔原作。</h1> <h1>梵帝崗博物館是有中文耳机介紹的,我們每人都借了,但是聽了沒幾個,估計全部都听完,一天都不夠。</h1> <h1>凱撒大帝的継承者屋大維,也就是把自己命名8月(August)的奧古斯都大帝。</h1> <h1>尼罗河河神。</h1><h1>这是整個博物館最大的雕像,16個小天使代表十六肘尺的長度,也就是七點三米,每年的雨季,这是尼罗河水面上升的尺度,雨水使河谷土地肥沃多產,前面是尼罗河內最典型的动物埃及獴和鰐魚。</h1><h1>也有另一种说法:16个小天使代表尼罗河16条支流。</h1> <h1>是梵帝崗愽物馆內的旋轉樓梯。</h1> <h1>梵帝崗大教堂,排队太长,宁可浪費了门票也不进了,留下遺憾印证了导遊說的"再回羅馬"。</h1> <h1>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帝崗,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教堂。</h1> <h1>创立於1760年的咖啡店,全世界独一无二,名人打卡點,进去喝了一杯,味道不錯。</h1> <h1><br></h1> <h1>牆上的老照片在默默的細說當年的盛況,无数的社會名流:李斯特、施特劳斯,安徒生、狄更斯等等都是咖啡館的常客。</h1> <h1>晚上,要司機帶我們折返斗兽場,夜光下的斗兽場,燈火灿若星河,我們繞著走了一圈,惊艳无比!</h1> <h1><br></h1> <h1>斗兽場的夜景。</h1> <h1>樹影婆娑、灯火闌珊、夜光朦朧、⋯</h1> <h1>匆匆的來,匆匆的去,看了一點罗馬的皮毛,但是羅馬的精髓基本沒有領略,意大利值得一遊再遊,期待再回羅馬。</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