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11月4日,第十四协作组在教研中心江洪玲老师的引领下,由区级兼职教研员李韧老师和张芳老师组织,在康泉新城幼儿园开展教研全覆盖活动。</h3> <h3>参加朝阳区教研全覆盖第14协作组教研活动的20余所幼儿园的园级教研员们针对我园在组织教研活动中如何激发教师积极参与的问题进行了教研活动观摩。</h3> <h3>朝阳区幼儿园教研室江洪玲老师莅临并参与了此次教研活动的观摩。<br></h3> <h3>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先观摩康泉新城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康泉新城幼儿园科研主任张芳老师对本园教研活动的指导思想、教研名称及重点、教研目标以及教研具体安排及措施做了详细的介绍,结合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为中心的生活教育理论,遵循《指南》、《纲要》精神,明确“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引领“儿童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h3> <h3>教研组长唐洪园老师就《科学活动在生活中的有效组织与实施——玩科学》这一专题,带领教师对程立超老师的科学活动《捉光斑》中游戏化的设计与体现,进行分析与研讨。</h3> <h3>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积极发言,理论结合具体事例详细的进行阐述。</h3> <h3>唐老师融入到各组进行研讨,帮助教师梳理总结。</h3> <h3>教师代表发言分享。</h3> <h3>本次教研活动氛围轻松愉悦,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本次教研活动有效地帮助教师在设计执教过程中如何渗透游戏化进行了梳理。</h3> <h3>在第二部分中,群星幼儿园的李韧老师就教研观摩中的教师表现进行了分析。<br></h3> <h3>并以“如何在教研活动中激发教师积极参与”为专题,和园级教研员一起思考作为教研组长,我们希望老师们在教研中有什么样的表现,作为老师,我们喜欢参加什么样的教研活动,在转换角色中思考认识到教研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教研中参与程度,影响教研的效果和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h3> <h3></h3><h3>接着分组交流有关如何在教研活动中激发教师积极参与的的困惑和问题,选出其中最亟需解决的,进行深入研讨,并以世界咖啡屋的形式,让教研员们流动交流,相互支持。</h3><h3><br></h3> <h3>李韧老师针对发言情况,帮助园级教研员进行梳理,并提出如何在教研活动激发教师积极参与的几点建议:</h3><h3>1.完善教研制度,为教研效果保驾护航。</h3><h3>2.让教研专题来源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需求。</h3><h3>3.在每一次教研中聚焦核心问题,让教研成果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有用、能用。</h3><h3>4.充分发挥主持人的作用。</h3><h3>5.丰富的教研形式。</h3><h3>6.在教研中逐步推进、有延续性。</h3> <h3>在整个教研活动过程,园级教研员积极参与,主动交流,就教研中教师的状态、表现、心理进行分析,提出可操作的解决措施,通过研究教研活动中的真问题,促进教研组长的能力。</h3> <h3>江老师首先对我园所积极承担本次教研观摩表示感谢。同时,针对教研活动提出了宝贵建议,认为做到了有“三性”:组织性、层次性、引领性。</h3><h3>同时也为园级教研员提出了两点建议:</h3><h3>1.根据李韧老师介绍的几种教研形式进行学习与实践,不断调整和改善,将教研做深入;</h3><h3>2.在实践中验证今天研讨出的成果,提升教研活动的质量,促使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h3> <h3>教研中有研讨、有交流、有发现、有惊喜,更有收获。</h3><h3>教研活动仍在进行,我们将继续用善于发现的眼睛、认真倾听的耳朵和乐于分享的嘴巴以及实操的践行过程来记录教师在实践中的成长轨迹。<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