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研室“大议课、大教研、大落实”活动走进爱物学校

仰望星空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议课教研竞展教学风采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活动落实立足素质发展</b></h1> <h3>  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金秋的微风和煦轻柔,金秋的蓝天白云飘逸,金秋的爱物暖意融融。2019年10月12日,市教育局教研室在我校开展的“大议课、大教研、大落实”活动正式拉开帷幕&nbsp;,本次活动历时三周,教研室领导及教研员分学科深入班级听课,科科过,班班过,人人过,从课程新授到课后反思、集体评议都参与其中。直至11月1日,此次大教研活动圆满落幕。</h3> <h3>  “大议课、大教研、大落实”是义务教育均衡化推进发展过程中,一种富有创意和时效性的教研制度、活动体系。观课议课对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形成学校合作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h3> <h3>  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活动,针对此次活动,学校召开专门会议,要求教师思想重视、全员参与、精心备课,认真听课、科学评课、全面总结,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活动中,校领导深入课堂,积极参与各学科的观课议课。听课教师能按时有序进入课堂,聆听教师授课,认真做好观课记录,积极参加课后评课议课。授课教师精心准备、认真讲课、声情并茂、各具特色,亮点颇多,精彩纷呈。</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课堂还给学生</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坚持以生为本</b></h3><h3> </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每一位教师都能结合我校“&nbsp;学议展梳用”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认真落实教学常规要求,钻研课程标准,把握教学要点,积极探索“以学生为本”的有效教学模式,紧紧围绕主题设计课程,导语言简意赅,课件精美绝伦,教学流程环环相扣,板书设计清晰明了,呈现出了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课堂。<br></h3><h3> 在讲台上的不再是老师,而是一名名“小先生”,老师则走到台下,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和点拨者;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小组展示、梳理总结、当堂检测,课堂上孩子们学得不亦乐乎:专注认真的自学,注重动手的探究,井井有条的讲解,自信大方的畅谈,声情并茂的朗读,惟妙惟肖的表演......在爱物学校,各学科老师似乎能有各种妙招激活课堂,让学生觉得,原来学习是一件很美妙、很有成就事情,使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殿堂,还成为了学生展示自己、提升自我的舞台。</h3><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加强德育渗透</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落实立德树人</b></h3> <h3>  立德树人,就是要德育为先,使学生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文化信念,勇挑责任担当。本次活动中各学科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做到了时时育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人人育人。在教学中能深入钻研教材,抓住一切有利于道德品质养成的有利契机,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理,积极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大力推行“学科德育”,让教育实现知识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培养的知行有机统一,在教学中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效果。</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课堂活力四射</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思维锐意创新</b></h3> <h3><h3>  我校教师年轻有为,朝气蓬勃,肯钻研,能创新。这次活动中,多数教师在熟练运用我校“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跳出模式努力创新。有的教师善于设计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教师钻研文本,教学设计另辟蹊径,课堂更加高效;有的教师注重小老师和小助手的培养,让学生能力得到提升。</h3></h3> <h3>  语文课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每个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发展;始终坚持以标为本,落实语文要素,贯穿语文学习的方法与运用,直指语文核心素养;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以自学、互学、展学为主要路径,以学法为经,以写法为纬,引导学生读关键段、抓重点词,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每日的“晨读午写”活动,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素养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有机结合,让孩子们在经典诵读中汲取修身、做人、治学之道,丰富了文化知识、提高了道德素养。</h3> <h3>  数学课堂,老师们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积累经验,学习知识,真正感受到玩中有数学、玩中有乐趣、玩中有美。同时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了解我们祖先以高度智慧所创造的价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数学文化自信心。</h3> <h3>  英语课堂,老师们用故事教学、运用表格梳理等方式进行特色教学,利用一些律动和歌曲进行导入,利用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通过小组合作小组问答,角色扮演,复述文本等不同的学习方式,将内容内化。</h3> <h3>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能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找到法治教育与德育的结合点,发挥了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功能。</h3> <h3>  科学课堂,从生活情境入手,引出课堂的探究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实验、讨论、观察、展示等多种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h3> <h3>  音乐课堂,教师坚持运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使每个学生有不同的收获,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让学生看到美,听到美,感受到美。在美中畅游音乐的海洋,在耳濡目染中领会美的真谛。</h3> <h3>  体育课堂,紧密联系实际,体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注重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多样性和趣味性。教师能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h3> <h3>  美术课堂,教师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都有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讲课有激情,教学环节之间衔接自然,课堂教学流畅,与学生交流自然。</h3> <h3>  研究性学习课堂,抓住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立足学生实际,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结合社会调查,丰富了课程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研究能力。</h3> <h3><h3>  安全课堂,教师以问题导学,贴近生活,结合“创文工作”及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规范学生的言行,并由他们去引导和影响身边的人。</h3></h3> <h3>  观课结束后,每门学科都进行了大教研活动,市教研室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殷切希望,明确了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h3> <h3>  一、在“培养习惯”上下功夫</h3><h3>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良好的习惯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要贯穿于每一个年级,对于每个年级应有不同的要求,达到循序渐进,步步深入。要在激发学生学习习惯方面采用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h3> <h3>  二、在“挖掘教材”上下功夫</h3><h3> 有效教学的立足点只有深挖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吃透《新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解读教材背后的文本,抓准教学的重难点,这才是真正的创造性的使用好教材。我们也要注重锻炼自身的教学基本功和科学处理教材的能力。</h3> <h3>  三、在“学科味儿”上下功夫</h3><h3> 学科味儿是由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积蓄而成的,它是学科教学的本质,是学科教学个性的体现。语文要有语文味,数学要有数学味,不同学科的学科味儿展示着不同学科的价值和特征。但学科知识的产生又来源于生活实践,因此,我们要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学习理念,积极倡导学生在现实的、有意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h3> <h3>  四、在“激励评价”上下功夫</h3><h3>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激励评价是对真情的唤醒,对言行的肯定,对精神的启迪。有效的课堂需要精彩的激励评价作支撑,一朵小红花,一句激情四射的话语,一个欣赏的眼神、动作,都激励着学生敞开思维的大门,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探索知识的奥秘。</h3> <h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次活动让每一位教师豁然开朗,受益匪浅,我们要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把现在作为新起点,把教研室和校领导给予的宝贵建议作为教学教研的新目标,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新课程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做教育的有心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信在教学道路上会越走越远。 总而言之,这种富有特色的“大议课,大教研,大落实”活动,随着我校教研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开展,将进一步有助于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将会给爱物学校再增添一个光鲜夺目的新亮点。<br></h3><h3></h3>

课堂

学生

教学

教师

教研

学习

活动

教材

学科

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