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砭法|砭之神奇

宋梦

<h3>10月25日接到一位患者。便询问到最近有什么不适。患者回答:”最近眼睛不能久看东西,看久了会不舒服。还有就是最近胸口比较闷,总觉得有一口气提不上来,需要深吸一口气才可以。比较喜欢叹气。呼吸比较难受。说话会说一半提不上气,要歇一歇。” 问:这种情况多久了? 答:这种情况大概有2个月左右。 问:有没有做艾灸? 答:之前做过,但是刮痧以后就没了,知道刮痧期间不能做艾灸。 问:之前刮完痧以后没有改善吗? 答:有,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 老师曾经说过善叹息,总是有一口气提不上来的原因: 第一是因为阴虚火旺的体质,做艾灸时间久了,就会使得身体虚火过甚,津液不足。或者刮完痧以后做艾灸,因为刮痧是引邪出表,艾灸则是通过皮肤毛孔打开渗透脏腑,因而出现的一种征状(这种情况出现,病伴有大汗淋漓者有生命危险,之前有过这个案例) 第二则是因为肝气郁结,情志不畅。 第三是脊柱,胸椎第二节到胸椎第五节位置,如果错位就会影响到心脏。俗称“巴掌大的位置。” 想到这些,运用排除法,心想着有可能是脊柱错位引起来的。便问患者:最近有木有觉得后背位置不舒服,并给顾客指出“巴掌大的位置”。患者回答说有的。便找到了源头所在。 当时刮后背的时候,重点刮颈椎第七节到胸椎第七节的位置,因为没有拍照的习惯,所以在此为大家讲解一下当时痧像:当时颈椎第七节到胸椎第五节的位置出痧不是很多,但是脊柱旁开1.5寸以外出痧很多,一直刮到脊柱以及华佗夹脊毛孔打开,并且条索状的结节。 刮完以后问其感觉,患者说感觉好多了。整个刮痧过程再也没有听到患者使劲呼吸的声音。11月1号顾客再来的时候,问其状况,顾客说现在那种症状已经没有了,也没有犯。 就这样,患者两个月的问题通过李氏砭法一次解决。这次通过叙说形式写出来,话虽有些繁琐啰嗦,但是希望可以简单易懂。 李氏砭法八大理论: 1、通论:李氏砭法,以通为补,以通为泻,以通为治,以通为健。 2、整体论:中医的整体论是李氏砭法的灵魂,也是实践中非常重要的理论之一。 3、肝胆论:五脏之病十之六七取决于肝胆。 4、四井排毒论:李氏砭法首创,阳脉打通以后,痧毒流向四肢,手脚是毒素的出口。不仅排除毒素,也化解淤结。 5、脊柱中心错位论:很多问题病在前面,根在背后,就是脊柱。 6、全息论:人体的每一个局部都能反映一个整体。 7、谿谷论:“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谿,肉分之间,谿谷之余,以行荣卫”。 8、徐而和论:“得之于手而应于心”,“不紧不急,不快不慢”。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转自往期员 <br></h3> <h3>从中医经络上说:脊柱和五脏六腑,脊柱称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也是支撑着整个身体,脊柱旁挂着人体的五脏六腑。如果每一节脊椎骨都处于正常的位置,那么整个脊椎呈现出两个向前的弯曲(颈曲和腰曲)、两个向后的弯曲(胸曲和骶曲)。当脊椎的弯曲度是良好的———该弯的地方弯了,该直的地方都直了,人就不容易生病;如果脊椎的生理弯曲改变,身体则往往陷入亚健康或是慢性病的困扰。 人体的31对神经分别从脊椎的椎间孔穿出并贯穿全身,调节支配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当骨盆、脊柱错位后,本来间隙就很小的椎间孔,首先变形,周围肌肉、韧带张力发生改变,脊椎的三维运动(前屈、后仰、侧屈)发生障碍,进一步压迫血管、神经,阻塞经络,引起一系列的感觉运动障碍和脏腑生理机能改变,造成内分泌机能紊乱,导致多种疾病发生。早期的头痛、头晕,视力下降、颈部僵硬,多梦、失眠,口渴、心烦、耳鸣、耳聋、胸闷、气短,肩胛酸痛、腰膝酸软、全身乏力,反应迟缓,腹部胀痛、小便困难、便秘、腹泻,肥胖、消瘦,男性阳萎,女性月经紊乱,经络进一步阻塞,病情进一步加重,生理机能逐渐下降,加速了人体的衰老进程,甚至发生癌变。同样,当某一器官不健康时,也可以从脊椎骨上找到其异常之处,且直接通过养护脊椎拔除病根。 错位,就是骨头位置不正。骨与骨之间只要有轻微的错移、不正,就会引起周围正常软组织紧张、紊乱,相应的肢体就会出现的痛、麻、冷等不适症状。 颈椎1眩晕、偏头痛、失眠、嗜睡、头昏沉、颈性高血压、脑供血不足­ 颈椎2眩晕、头痛、失眠、嗜睡、眼干涩、耳鸣、心动过速­ 颈椎3眩晕、头昏沉、偏头痛、颈肩综合征­ 颈椎4头昏、恶心、呃逆、双手麻木、肩周炎、落枕­ 颈椎5胸痛、心跳过缓、恶心、呃逆、颈、肩、手掌胀痛­ 颈椎6血压波动、肩部疼痛、肩、拇食二指麻­ 颈椎7气短胸闷、第四、五指麻痛、颈根、肩胛痛­ 胸椎1气短、气急、肘手痛、凉、早搏­ 胸椎2气短胸痛­ 胸椎3肺部、支气管症状、易患感冒­ 胸椎4胸背痛、胸闷、长叹气­ 胸椎5口苦、低血压、胃痉挛­ 胸椎6胃痛、消化不良、胃痉挛­ 胸椎7胃溃疡症状、消化不良­ 胸椎8免疫功能低下­ 胸椎9肾功能障碍、小便白浊、尿不畅­ 胸椎10 肾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 胸椎11 肾功能障碍、尿道病­ 胸椎12 下腹疼凉、疲劳综合症­ 腰椎1 结肠功能失调、便秘、腹泻、腰痛、下腹痛­ 腰椎2 腹痛、腰酸痛、性机能减退­ 腰椎3 膀胱、月经不调、尿少、腰、膝内侧痛无力­ 腰椎4 腰痛、坐骨神经痛、排尿困难、尿频或尿少、腿痛放射至腿肚外侧­ 腰椎5 腿血液循环不良、下肢无力怕寒冷、腰腿痛麻至腿肚后外侧­ 骶椎腰骶关节病变、足根痛麻凉感、膀胱病­ 尾椎尾骨痛­ ———转自百度网<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