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巴渝足暄候,秋叶不凋霜。</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吾辈自北来,问道于明堂。 </h3> <h3> 北方已是寒风萧瑟,巴渝却是绿意融融。这里是教育大家云集之地,亦是锐意进取的教育前沿。“如何激活名师工作室?如何达到研训一体化?如何推进课程建设?”怀揣疑问,蓬莱教研室中小学教研员一行25人,在陈江波主任的带领下,满心期许开启问道之旅……</h3> <h3> 开班仪式上,陈主任提出了严格要求:一要珍惜机会,启迪教育智慧,提升专业素养;二要遵守纪律,按时参加培训,积极参与研讨交流;三要注重实效,边学习边反思,以期更好地推进区域教研工作。</h3> <h3><font color="#ff8a00"> 指引者,师之功也。每一场专题讲座,每一位业务型、研究型领导的分享,为我们区域的研训之路指引了方向。</font></h3> <h3> 重庆教育科学院前院长徐辉做了《当代教研工作的创新与教研员的使命》讲座。他追溯了教研工作的过去,指出了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享了改革与创新经验,并就当前教研员的角色与职责、工作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h3> <h3> 陈江波主任、参训教研员就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与徐教授进行了沟通与交流。</h3> <h3>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博士后田腾飞教授做《区域名师名家培养项目制度设计与实践》讲座。他从“名师的内涵、名师名家项目建设、名师工作室建设活动”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既有理论支撑,又有案例分享,为我们打造区域名师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h3> <h3> 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黄吉元副院长做了题为《“浇根式改善型”教师研修的区域实践价值》讲座。他从探究教育本质入手,介绍了北碚区教师培训四大知识体系和六大教师能力体系,指出新时代教师发展的新要求,并对教师培训者应该如何促进教师发展做了细致阐述,引发了参训教研员的思考。</h3> <h3> 江津区教科所刘小红所长做了题为《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思考与探索》。她按照工作室组建和开展工作的顺序,介绍了在全区名师工作室管理过程中实实在在的做法,有理念分享,更有案例分析和成果展示。刘所长的讲座让我们对工作室建设一般流程有了整体了解;对工作细节和操作技巧有了策略积累;对组建工作室过程中的误区和经验感同身受。</h3> <h3> 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李大圣院长做了题为《研训合一:我们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这位其貌不扬的院长,以其高冷的表情,极快的语速和咬字不大清晰的普通话,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头脑风暴。巨大的信息量,逼着我们竖起耳朵,举起相机,摇动笔杆,抓紧拍,拼命记。她重点讲了研训一体是教研发展方向;如何持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做好研训工作所需要的一以贯之的专业主义和工匠精神等几个方面。在高速的语流中,她的思想不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h3> <h3> 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小学部的蔡晓莉主任做了案例分析,让我们看到了江北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研转型”的探索。教研转型,相当于教研员组织教师上了一堂大课。不同于以往的单向传授和固定的结论,开放的研修过程带来的是高度的参与,深度的体验和真实的生成,同时对研修活动的组织和教研员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h3> <h3> 重庆市綦江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邹景伦做《区域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设计与实践》报告。他通过四大创新设计——教师培训实行项目制、开发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学员进行学分管理和构建四级管理体系等举措构建区域教师培训学分管理新模式。教师的专业成长,唯有扎根自律性与创造性的教师研修,才能从“教书匠”走向“反思性实践家”。</h3> <h3> 重庆市綦江区南州中学校长杨秀鹏做了《科学治理促自主 多元共治谋发展》报告。他从“建章立制,优化治理结构;自主规划,明确目标责任;师生共建,自主管理策略;效果出现,学校前程似锦”四个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取得的骄人成果。</h3> <h3> 綦江区教师进修学院李永文副院长提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是教师核心素养。所以,如何基于教师核心素养,设置区县教师培养项目及课程,关乎区域教师个人发展能力提升和专业成长,是摆在新时代教研人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他阐释的21世纪教师核心素养,“教师胜任力”的理论,为我们打开了“具有国际视野,适应新形势教师培养要求”的崭新窗口。</h3> <h3><font color="#ff8a00">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们走进学校,深入课堂,在参与中探寻教研路径。</font></h3> <h3> 朝阳小学城南校区呈现了一次四年级语文学科教研全过程。熊安军老师执教语文综合性学习“诗意秋色”,教学环节简约清晰,由一首古诗拓展到一类古诗;注重方法创新,将复杂模糊的诵读方法分解为单一明确的诵读方式。课后,三位同组教师根据观课量表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观课意见,教研员做了总结点评。</h3> <h3> 在朝阳中学,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龙玲老师组织了一场初中道德与法治育人目标续写主题研修。主要流程分为:对教学目标调查问卷进行分析;阐释研修主题;现场“同写一课”育人目标;专题小讲座;小组合作修改并展示育人目标;专家点评。整个过程聚焦一个问题,既有理论引领,又有实操训练,值得借鉴。</h3> <h3> 在兼善中学,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贺晓霞基于教学行为改善的培训设计与实践进行了经验分享。贺院长通过高中物理学科教师培训案例,进一步细化阐述“浇根式改善”型教师研修的操作模式。</h3> <h3> 我们冒雨参观了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的学习空间变革。先进的具身室、未来学习室、远程观播室显示了面向未来的学习方式,引发了我们的好奇、向往和思索。</h3> <h3><font color="#ff8a00"> 缙水自清教坛明,云山不远师道长。重庆之行虽短暂却令我们醍醐灌顶。一路,我们诚心问道,学习着,也思索着。</font></h3> <h3> 教研制度是最具生命力的中国经验。考试是找病,教研是找药,而培训则是开处方。教研员作为学校的同盟军和志愿者,应该统观全局,登得上“高台”;专业引领,站得稳“讲台”;交流共享,搭得起“平台”;规范公正,把得牢“擂台”;助师成长,耐得住“后台”。我们要做教育思想的实践者,也要做教育实践的思想者。</h3> <h3> 教师最好的教练永远是自己;教师不是被管的,是被激励的;教师不缺实践,缺的是对实践的自觉反思和改进能力;教研员存在的价值就是被需要;教研室的职能是发展教师的信心、能力与责任……</h3> <h3>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机构有着强大的凝聚力与辐射力。教研无非两件事,就是带队伍和抓质量。为教师量身打造最需要的培训,让我们的参训教师眼睛发亮,腰杆挺直,对自己的专业有规划、有追求,将是我们蓬莱全体教研人今后努力的方向!</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