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府子弟的美篇《武装基干民兵》

学府子弟

<h1><b> 《铁打的兵》<br></b><b> 人轴情怀 今天<br></b><b> <br></b><b> 这件事还要从七零年初那时说起,当时为了防范来自北边某大国的入侵,全国上下都在最高指示精神的鼓舞下积极开展备战。<br></b><b> 那会儿,厂里也不例外。从各个车间里抽调青年骨干进行轮换式的集训,按着当时的说法被称作是武装基干民兵。也就是如果真的爆发战争,这些受过训的人会首先配发武器和弹药来抗击侵略者,保卫祖国和工厂及人员的安全。<br></b><b> 集训队的所在地被安排在了东大地宿舍区的平房,每批大约有三十来个男女青年人,为了强化这个速成班大家都被集中住在一起,并由军代表全权管理负责训练。记得刚接触到新发下来的7.62半自动步枪时,面对着真家伙时真让人爱不释手,拿在手中摆弄不够不说,就连拆卸、组装和擦拭都被视作为是心爱之物。真有一种手握一杆钢枪身披万道霞光的豪迈感受!<br></b><b> 我们肩扛半身的木制标靶,背着枪列队徒步行进到厂区东端基建队那里的西面山坡上,在一块开阔地前练习卧姿、半蹲和立姿瞄准训练,没过多久就进行了实弹射击考核。真要打枪了,各种笑料则扑面而来,有人紧张地不行不行的,还有人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三点一线”的进行瞄准,要么两眼全睁开、要么就是全闭上,为了能瞄准射击,只得用帽檐歪戴着来遮住左眼来继续练习瞄准。练卧姿地上一趴就是好一阵子,碎石块、土坷垃硌的全身上下哪都疼,僵直的躯体从地上爬起身来都要费很大的劲,体质弱点的女的恨不能让别人拉起来才行。<br></b><b> 让人盼望已久的实弹射击是由门头沟区武装部审批核准的,子弹则是由下苇店军队弹药库那里用工厂卡车拉来的,面对五十米开外的靶心卧姿射击,每人实弹射击打三枪,不说瞄了半天后一扣扳机子弹脱靶的,能经受住这震耳欲聋的清脆枪声和巨大后座力就算不软了。其结果可想而知打的成绩都不太理想,搞好了或许有人能蒙上个七八环,便让人喜出望外兴奋得不得了。<br></b><b> 最逗人的就算是投掷手榴弹(纸质)的,把拉环扣在小手指上,用力一投也就是二三十米远近,在巨大的响声中碎纸屑像雪花似得从半空飘落,声波震的让人惴惴不安。在土地上挖坑埋纸质的地雷都是些男人的活,至今还记得当年有个胆大能淘出圈的青工抢先把持着拉响地雷的绳索,不等埋雷的人闪身跑开就急不可耐的拉响了地雷,好在是训练弹威力有限,那也把周围几个人给崩成“土猴”了,浑身上下都是灰头垢脸的土坷垃,侥幸的是没炸伤人。<br></b><b> 最让人感到头疼的是搞半夜紧急集合,睡得蒙蒙的被急促的起床哨声给惊醒后,摸黑穿衣服和裤子及鞋袜还算是麻利,但打好捆紧那“三横两竖”的背包可就难了去了,别忘了这可是摸黑还有时间限制的,稀里哗啦的从寝室里跑出来集合,一旦超过了三分钟时间限制,挨呲挨批不说,还要回去重来,会抖机灵的人干脆和衣而卧装睡,架不住军代表更贼打着手电筒进屋挨个检查,这一晚几经折腾,最终大家能在两分钟以内完成了夜间紧急集合。<br></b><b> 没曾想军代表尽出些幺蛾子,愣是叫全部人马背着背包出东大地东口,沿着公路连跑带颠的玩急行军,还没到03大桥那里,不少人背包的铺盖卷就全散了架抖落了出来,那叫一个狼狈不堪。有个男青工真算是有本事,把裤子给穿反掉个儿了没敢吱声,不得不一手提着裤子跟大伙儿行进的队伍跑了一路。记得还搞过武装泅渡,上衣掖在裤腰带里,裤腿卷到膝盖以上,球鞋别在腰带上还背着枪,在03大桥下开阔水面上逆流而上游到对岸去。<br></b><b> 我倒是经历了这为期半个月的集训考验,真的假的算是一个合格的武装基干民兵了。如今回想起这些往事来仍让人深感意犹未减,在那个艰苦年代里能苦乐之中见真情,并和其他车间素不相识的同事们建立起友谊,还或多或少圆了些没能光荣参军去当兵的梦,这种难能可贵的机遇实在是不可多得,每个人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值得让人怀念!<br></b><b>作者:沈以力<br></b><b>2019年11月04日</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