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了吗?

自然而然(xm老谢)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 新年龄分段,指的45岁以下为青年,45-59岁为中年,60-74为年轻的老人或老年前,75-89岁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而在1994年以前,联合国对年龄划分标准分三个年龄段:零至14岁为少儿;15岁至64岁为劳动力人口;64岁以上为老年人。我们中国的标准又是啥呢? 中国的年龄分段:   一、童年期:0-6周岁。(包括:1.婴儿期0-3周月;2.小儿期4周月-2.5岁;3.幼儿期2.5岁-6周岁)   二、少年期:7-17岁周岁。(包括:1.启蒙期7-10周岁;2.逆反期11-14周岁;3.成长期15-17周岁)   三、青年期:18-40周岁。(包括:1.青春期18-28周岁;2.成熟期29—40周岁)   四、中年期:41-65周岁。(包括:1.壮实期41-48周岁;2.稳健期49-55周岁;3.调整期56-65周岁)   五、老年期:66周岁以后。(包括:1.初老期67—72周岁;2.中老期73—84周岁;3.年老期85周岁以后)。 中国古代年龄段的划分: 古代根据男子成长过程的生理特点,以十年为单元,将人生大致分为九个阶段。分别是“幼”、“弱”、“壮”、“强”、“艾”、“耆”、“老”、“耄”、“期”。 说来相当有趣,始于战国,成书于秦汉的《礼记·礼上第一》记载:“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 大意是说:男子十岁称幼,开始入学读书。二十岁称弱,举冠礼后,就是成年了。三十岁称壮,可以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了。四十岁称强,即可踏入社会工作了。五十岁称艾,能入仕做官。六十岁称耆,可发号施令,指挥别人。七十岁称老,此时年岁已高,应把经验传给世人,将家业交付子孙管理了。八十岁、九十岁称耄。百岁称期,到了这个年龄,就该有人侍奉,颐养天年了。古人之所以如此划分,是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 你老了吗? 对照一下,你是在青年还是中年?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新的年龄分段如下: 45岁以下为青年, 45-59岁为中年, 60-74为年轻的老人或老年前, 75-89岁为老年, 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老是人生最有挑战的感悟 老没什么不好。老天爷是公平的,它夺走了我们青春的容颜,强健的体魄,却赐一颗明净淡然的心,给老了的我们。 所以,我可以很欣喜地说:“老了,真好。” 第一 老了,明白了 第二 老了,自由了 第三 老了,轻松了 我们充满活力 ! 生活轨迹大体是:“随心所欲,顺其自然;寄情山水,颐养天年。” 生活准则大体是:“淡泊名利,学会舍弃;热爱生活,懂得珍惜。” 我们雄心壮志是:切切实实把健康摆在生活的绝对第一位,争取老而不衰,老当益壮,最后达到长寿善终,为家庭和社会减少一些负担。 对于老,很多人都怕,都想留住青春的尾巴,好好过一阵子。其实,人老了是好事。这是人生走向成熟,走向睿智、走向完满的标志。 人老了,有了清闲的时光 可以好好的放松自己,不再需要朝八晚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自此光阴归己有,从前日月属官家”。 有了清闲的时光,早可一壶清茶,读半日闲书;午可一阕舒曲,赏漫空闲云;夜可一烛残火,吟几句闲诗。 人老了,有了淡泊的心情 年青时的争强好胜渐渐消去,“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情绪也不存在。 对人对己对事物都视如落花流水,天意浑成。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少了很多的闷气和倔气,多了好多的安逸和自在。 人老了,有了感恩的情怀 年轻时只记得索取,把一切所得都当成理所当然。 老了方知道生命的宝贵,亲情的淳朴,才知道去感恩生命、感恩父母、感恩亲情、感恩爱情、感恩友情。 人老了,有了自豪的资本 人终于活到老了,从小到大,从蹒跚再到蹒跚,从幼稚到成熟,从懵懂到睿智,在世上留下了影子,或者还残存了一点名声,建立了一个家庭,功成名也就,当然就是自豪的资本了。 人老了,有了谦虚的情操 年轻好比一朵鲜花,花开正艳,青春逼人,哪能不骄傲呢?而且年轻确有骄傲的资本。 老了才知道,年轻只是一种自然的状况,何傲之有?那种青涩、那种幼稚、那种鲁蛮、那种轻浮,其实就隐藏在骄傲之中。 当老了回头一看,才猛省到那是何等的好笑,于是谦虚的情操油然而生。 人老了,有了回忆的幸福 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爱过、恨过、得过、失过、拼搏过、享受过,人生的大起大落都一一经过。 静下心来仔细回忆,其中的酸甜苦辣让人回味无穷,这是年轻时所不可能有的另类。 人老了,有了随欲的资格 六十随心所欲,想吃就吃,想穿就穿,想睡就睡,想玩就玩,不再怕被人指责,不再怕被人啧怪,一切随自己的喜好而为,这种资格唯老才有。 人老了,有了自省的豁达 年青时难得自省,只拼着一股热情去工作,去奋斗,去生活。 当一切都归于平静,你才有了自省的豁达。 你才感到自省是年轻时最缺乏的一种涵养,这种老年的自省也就会慢慢沉淀为你一生的经验总结。 人老了,有了享福的权力 你老了,你的孩子们大了,过去你对他们的关心疼爱终于到了反哺的时候。 你可以安心地享受孩子们对你的关心和疼爱,让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 这个时候,你就是家庭的偶像,是家庭的精神维系。没有了老,家庭就失去了一个宝。 人老了,有了心灵的归属 年轻时,天涯何处无芳草,顾不得家,顾不得家人,日日笙歌,夜夜狂舞,把家当旅馆,转眼间,失去了好多的亲情和爱情,失去了好多的温情和温馨。 老了才知道这都是过眼云烟,人的归属总是家,家才是心灵的港湾。 人老了,有了放弃的智慧 放弃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美德。唯有舍得放弃才会永久占有。这个道理老了才明白。 年轻时只想拥有、占有,结果却因过多的拥有而失去了许多最珍贵的机缘和机遇。 老了才懂得放弃—放弃幻想,放弃奢望,放弃虚伪,放弃浮浪,而沉敛于一个无我的境界。 人老了,有了宽容的大度 年轻气盛,容不得他人,嫉妒心,“红眼病”时时缠绕。 老了,就看淡了,对什么事都可容忍了。由此,年轻人对老年人也就多了一份尊重和谦让。 人老了,有了自信的从容。 走过人生的一半或三分之二,犹如戏剧接近高潮,演得好环都在其次了,既然已经过去了,还有什么不坦然呢?不自信呢? 是非功过只待后人评说。 人老了,真好!优哉游哉何其幸也 人老了,真的很好!人老就是一杯陈酒,冽而绵;一壶浓茶,爽而甘;一瓣老姜,辣而烈;一瓶老抽,醇而香;一棵苍松,郁而翠。 有的人怕老,其实人老有什么可怕的?人老是一种自然的规律,生老病死,沧海桑田随时间而推移,“天若有情,天也终须老”。 人老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棵幼苗长成大树;一滴清泉汇成大海;一撮尘土聚成高山;一朵菡萏开成芙蕖;一粒沙粒磨成珍珠。这个过程是何等美妙啊!这个结果是何等辉煌啊! 然而,人老了,毕竟是老了。人老了会多病,会色衰,会有莫名的伤感和惆怅,会有太多的怀念和遗憾,但这有什么可怕的呢! 春天的芽到秋天当然要憔悴,夏天的花到冬天当然要凋谢,只要我们心态不老,夕阳也许更红。所以,人老了心态不能老,不能老气横秋,要老成持重;不能老奸俱滑,要老当益壮。这当然要看个人的修养,也要看外界的影响吧! 人老了,真好!优哉游哉何其幸也! 注:图文资料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