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我的教育初心</font></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最美乡村教师 鲍国辉</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初心是什么,有人说:“初心可能是一份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初心也许是一个简单的愿望,靠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荣誉。”</span><br></h3><h3> 而我当教师的初心也许更朴实,因为我的父亲是小学语文教师,堂哥也是老师,受环境熏陶、父亲影响。我选择了读师范,顺从父母的意愿,三年师范学习教导,让我向往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那样的人,现在的我不仅仅是保有对教育最初的热忱,更多份使命感,凡事是水到渠成、不忘初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此生做好教育这件事,足矣!</h3> <h3> 自1998年8月我在古坦黄村小学参加工作开始,从事小学教育事业22年如一日,扎根乡村教育事业,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党员教师、学校教研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江西省骨干教师,我始终以一名优秀党员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在小学数学教学一线,忠诚教育事业,无任何违背师德规范的行为,不忘初心、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在平凡的教育工作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h3><h3> 22年乡镇从教体验,不仅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更磨炼了我坚强的意志,为我今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作以来先后有17次分别获得县、镇级“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先进个人”“师德标兵”荣誉称号。由于工作业绩突出,获得江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2009年7月获省教育厅在“全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专题研修班“省级优秀学员”称号,2016年12月被续聘为江西省骨干教师,2018年7月在全县教育系统创新争优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经过为期近一年的分段培训、逐段考核,2019年3月成功入选婺源县中小学管理后备人才库。</h3><h3> 三尺讲台一路走来一路成长,我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抱着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愿望,在各级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帮助下,政治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是你们见证我一点一滴的成长,并给了我无限的鼓励和温暖。</h3> <h3> 奉行严于律己、敬业奉献的工作作风 我是从普通教师家庭走出来的,深深懂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我珍惜今天拥有的一切,更感恩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因此,工作中我踏踏实实,任劳任怨,诚信待人,服从大局,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h3><h3> 坚守课堂教学一线 无论从普通教师成长为教研主任、教导主任、还是副校长,我始终定位自己是一名老师,因此从教以来,我一直坚守一线教学,而且大多数时候都是任教高年级毕业班课程。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认真备课,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出记录,认真准备教学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进行反思。</h3><h3> 示范带头参与教研教改 自评为省级骨干教师以来,在镇级以上上示范课20余次, 在全县中小学教师评课比赛中,荣获小学组数学学科一等奖1次,在全县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场会上上示范课1次,执教《统计与可能性》在全县中小学教师录像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执教《位置》在全县中小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立德树人课堂教学实录常态化评优活动中荣获小学数学学科优课。辅导学生,先后在市级获奖6人,县级获奖11人,镇级获奖23人。指导学生在《学苑新报》发表文章1篇、《婺源报》发表文章5篇。本人先后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篇、市级刊物发表文章6篇,县级刊物中发表文章10余篇。其中《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一文在《新教育时代》国家级教育期刊上发表,《8、9的加减法》教案与反思在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课程小学优秀案例与评析》丛书中发表,《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一文在《当代家庭教育》期刊上发表,《立足校本科研兴校》一文在《上饶日报》头版发表,新闻作品先后有30多篇在市级及以上刊物(或媒体)报道,11篇在《婺源报》、《中国婺源网》等媒体报道,负责或参与《依托农远工程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业务素质的研究》市级课题和《运用农远资源优化小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省级课题都已结题。目前主持市级在研课题1个,参与市级课题结题5个,主持校级课题结题1个,参与编写《婺源民俗风情》一书在全市首届校本课程展示研讨会上荣获市级二等奖,参与编写《朱子文化篇》等校本课程3套。我不仅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为人方面也能时时、处处、事事以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是我校老师学习的榜样。</h3><h3> 积极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我在工作中非常注重合作,无论开展哪项工作,都会听取大家的建议,工作中能够追求创新,把别人想的做的最好,把别人想不到的做到。注重发挥集体的智慧,争取同事的合作与帮助。</h3> <h3> 发挥省级骨干教师小学数学学科优势,注重传帮带。近几年来,先后培养了小学数学青年教师余芳芳同志、黄玮同志。余芳芳老师先后在全县教学大比武中荣获小学数学学科二等奖和全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说课比赛二等奖,2019年9月被评为我县首届县级骨干教师和第三届书乡名师。黄玮老师在2018年11月全县教学大比武中荣获小学数学学科二等奖。</h3><h3> 能把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活动做到进一步推广 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工作上,我校启动开展“一题一课一反思”研究课活动,即以教研组为单位,围绕每个教研组课题,各组每位授课教师确定上课课题,在组内精心备课,上好一节公开课,课后展开评课与反思。一学年以来,清华小学“一题一课一反思”研究课活动已上课58场,参与教师达67人,实现授课人员与参与人员参与率的百分之百。</h3><h3> 和全体老师一起力做学习型的老师 在学校组建班班通及云录播教研共同体的工作中,我们学校面临着没有专业的计算机老师指导,我克服重重困难,和同事互相帮助,互相摸索,使得我们这项工作没有落后。</h3><h3> 所有成绩的取得,与清小和谐人文的校园氛围、团结创新的进取精神以及领导、同事的支持帮助是密不可分的。这既是领导同事对我的认可和厚爱,更是我加倍努力工作的不竭动力!</h3><h3> 时至今日,我时常叩问自己,顺境时思本,逆境时励志,不忘我的教育初心,才能记得我“为何出发”,自然也就不迷失“前进方向”。既然投身了教育事业,那就让我在自己初心的指引下,风雨兼程、砥砺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