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游黄山

三(4)班

<h3>  前段时间,二年级的豆豆学了语文课本里的《黄山奇石》,对里面描写的石头饶有兴致,什么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犀牛望月,她都耳熟能详。放学回到家,豆豆就开始碎碎念:“毛老师说了,如果能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到黄山,看看这些石头!”爸爸说要加班,妈妈说没有时间,豆豆念叨念叨,也就不提了。</h3><h3> 忽然,妈妈有一个完整的双休了,到了周五上午,爸爸也说周末可以休息一下了,于是一次说走就走的黄山之旅就这样开始了。豆豆放学,告诉她这个决定,豆豆的一脸惊喜,嘴巴好久合不上。</h3> <h3>从江山到黄山,距离有200公里,爸爸处理完手头的事情已经是晚上六点半了。在这之前,小朋友乖乖地在家写了一会儿作业,毕竟已经是小学生了,哪怕有美好的旅行,作业还是要做的。</h3><h3> 乘着夜色,伴着天空中一弯新月,爸爸载着豆豆,开启了黄山之旅。旅行箱里装着的,除了出行必备的衣物用品,还有小豆豆的周末作业。一路高速过去,道路还算畅通,到达黄山景区门口,豆豆小朋友已经睡得不省人事了。于是赶紧找宾馆安顿下来,明天一早,还得早起爬山呢。</h3> <h3>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真是一个好日子。避开了炎热的暑假,躲过了拥挤的十一假期,金秋十月游黄山,我想我是来对啦!</h3> <h3>乘景区大巴来到黄山景区门口,再乘坐索道上山,来到黄山核心景区。李修文在《山河袈裟》里说:“在大自然面前,人是要感到羞愧的。”你只能叹为观止,静默地欣赏美景。看看那天,那松,那石。相机的镜头里,景已经美得不像话,目之所及,不知道要美多少倍。</h3> <h3>黄山之美,美在松。它的形状独特,几乎都是偏向一方,松针短而茂密,亭亭如盖。</h3> <h3>这是被雷劈过的一株松树,远远望去,枝丫处像几只小鸟伫立枝头。</h3> <h3>这是一株号称“名人松”的松树,据说被科菲安南钦点过。</h3> <h3>这棵树状如黑虎,因此被称为“黑虎松”。</h3> <h3>这两棵树并立而生,号称“夫妻树”。</h3> <h3>还有这些不知名的松树,每一棵都与众不同。</h3> <h3>每一步,都成景。</h3> <h3>蓝天,白云,怪石,奇峰,一起构成了美不胜收的黄山秋景图。</h3> <h3>豆豆看到后大喊:“这就是仙人指路!”</h3> <h3>这是“犀牛望月”</h3> <h3>远处那块石头,是84版《红楼梦》开篇取景的那块石头。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h3> <h3>导游脾气不太好,跟我们的兴奋激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能跟他日复一日穿行于这条线路有关。世界上的美好,如若少了一份热爱和激情,所有的美都有可能沦为负担。</h3> <h3>到达光明顶,有两条线路,一条近而平坦,一条远而秀奇。征询了豆豆的意见,我们决定穿越秀奇的西海大峡谷。</h3> <h3>到达西海大峡谷,需要从山顶沿着陡峭的悬崖下山,穿过一线天,一环,二环,到达谷底。这是长在崖壁上的黄山松。</h3> <h3>上山的路难爬,下山的路也不好走,豆豆攀着绳索,小心翼翼地往下走。拐杖、手套这些我们在山下觉得匪夷所思的商品,在这里通通派上了用场。水泥栏杆太粗糙,有个手套会好很多,台阶太陡峭,有个拐杖也会省力不少。</h3> <h3>好不容易到了谷底,才明白下一个目标是对面一座山的山顶,于是还得往上爬。所幸,有小火车可以载我们上山,100块钱三分钟的路程,自己爬,得要两个半小时。关键时刻,还是得借助金钱和科技的力量。</h3> <h3>这就是载我们上山的小火车</h3> <h3>在这里,开始感受人从众的恐怖,坐车三分钟,排队一小时。</h3> <h3>感受一下上山的感觉</h3> <h3>坐车上山顶,爬上光明顶。据说这里是观看黄山日出和日落最好的地点。对我们而言,来得太晚,看不到日出,天黑前又必须下山,日落也无从欣赏。有些美景我们注定要错过,留点遗憾,也是留点期待。</h3> <h3>迎客松,也是遗失的美好。</h3> <h3>落日熔金,晚霞满天。傍晚的黄山又是别样的美。</h3> <h3>黄山上的那些人。我们空着手,步履蹒跚,他们用肩膀,撑起家庭的明天。</h3> <h3>一天九个小时的山路,所有的人都涌向下山的索道。如果步行下山,还有7800米山路。天色已晚,400米的台阶上,挤满了疲惫不堪的游客。</h3> <h3>排队等索道的时候,我不禁想到那个叫徐霞客的旅行家。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力量支撑着他走千山,访名川。徐霞客21岁出游用了30多年的时间,走遍万水千山,留下《徐霞客游记》。黄山也曾留下他的足迹,他用脚步丈量着黄山,我们今天动辄索道缆车,跟古人相比,实在惭愧。</h3> <h3>这是我们一天的步数,小朋友走到最后,开始有些坚持不住了,帮她揉揉脚,然后继续向前走。23000多步,是我手机记载的步数,也是豆豆小朋友一天的步数。</h3> <h3>在黄山,留下脚步,留下倩影,留下笑容。</h3> <h3>一步一步,走好脚下的路</h3> <h3>一点一滴,记下成长的瞬间</h3> <h3>人为什么要攀登?因为,山,就在那里。</h3><h3>一次走马观花的旅行,看到的美景,是书本上学不来的;攀登的苦与累,是书本上感受不到的;那欢笑与记忆,更是书本上学不到的。身为父母,我们跟孩子一起体验,也一起成长。</h3> <h3>应豆豆要求,做这个美篇,为昨天,也为明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