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河木材流送史话

马俊龙

<h1><font color="#ed2308"><b>敬献给为共和国栉风沐雨,爬冰卧雪奋战的父辈!</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记录林业血泪史,不忘峥嵘岁月!</b></font></h1> <h3><font color="#ff8a00"><b><i>绿野流潮,群山涌浪;生命跃动,天际苍茫。内蒙古大兴安岭乌尔旗汉这片神奇的土地有着渊源的历史:一座辽代古城遗址写满了历史的沧桑;“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五百铁骑踏天下,在这里留下了战马的嘶鸣;鄂伦春森林民族狩猎的枪声仿佛还在耳边响起。历史的长河把先人创业的足迹沉淀。沙俄、日伪有恃无恐地掠夺这片原始森林遗留下的木材的陈迹依然可证。</i></b></font></h3> <h3><b><font color="#b04fbb">从老一辈开发建设者浩浩荡荡挺进茫茫林海。用弯把子锯采伐,大肚子锯造材,牛马套子集材,河水流送木材,到油锯、电锯、J—50拖拉机和汽车等机械的木材生产;从昔日人迹罕至的苍莽林海,到发展成具有一定基础和相当规模的大型森工企业,饱含着几代务林人、特别是老一辈开发建设者的智慧和心血,以赤诚和汗水铸就了乌尔旗汉辉煌历史。<br></font></b><b><font color="#b04fbb">物华天宝的乌尔旗汉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艰苦奋斗、团结奉献的雁河儿女。</font></b></h3> <h3><font color="#010101"><b>木材流送开始于大兴安岭乌尔旗汉施业区森林开发初期。大兴安岭还未大规模开发,那时没有公路、铁路,整个木材往外运输全靠比较原始的水运。在乌尔克其罕林场(现乌尔旗汉林场)时期,即以流送为主要运材手段。</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据《呼伦贝尔》(1928年出版,作者东省经济调查局阔尔马佐夫)一书载,“该林场放伐河流,宽阔渊深,由牙克石站到林场账房,修有完整之大路,沿途安有电话,并大车店三家,又设专放木伐之港湾一处,由牙克石站至该港湾,以铁路道岔衔接,延长计7.5公里,凡此种设备均大兴安岭其他林场之所无也。”</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沙俄有恃无恐地掠夺森林资源,俄商沃伦错夫在乌尔克其罕河(现大雁河)岸设立了乌尔克其罕林场,又称沃伦错夫兄弟林场、牙克石林场等,其林场面积由1914年150平方公里扩展到1927年的10100平方公里,其中“产成材料”面积达4000平方公里,剩余的是砍铁路道方子。当时就用马拉爬犁运到乌尔克其罕河及其支流沿岸,待春季“桃花水”下山时节,沿河放筏。因为木排是顺水漂流,所以放木排叫“流送”,放木排的工人统称“流送工”。</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在放筏之前,砍去河边障碍树木,铲除河心沙洲,爆破河石,使木筏畅行无阻。乌尔克其罕河宽阔,放筏支流主要有里海拉尔河、小麻阳河、大莫盖推河、齐列河、新里特河、莫那里河等,最终汇入乌尔克其罕河。放木排前期的准备工作分为几个环节:伐木工人冬天选上好的落叶松伐倒后,锯成六、八米长的原木,那时伐落叶松多些,用“马套子”将原木运到靠河边楞场归楞。待到春天大地解冻,冰雪消融,一河春水充满河床的时候串木排就开始了。根据河面的宽度和水深,木排串的大小也不一样。从小河往下放木头,因河面窄,水浅弯多,不能串排只能独根原木往下放,工人们将原木从岸上的楞场撬到水中顺水往下冲,途中有人疏导,木头不能淤滞卡住。遇有水太浅的河段,在下游用木马、拉水杆子,小杆草捆等在河上拦起一个坝,把水憋起来以提高水位,使木头能顺利到达下游的河口。这个放冲原木的过程叫“赶羊”。一般放筏时间自4月15日至5月1日,工人有200人左右,分为三帮或四帮,每帮分管一定河段,约15~20公里。把木材推进河里顺水漂流。沿河搭有帐篷,供流送工人安身,木材流送至牙克石车站以北小孤山出河湾,此处设有倒载机(即出河机),将木材捞出河岸,分材长归楞。岸上有沃伦错夫兄弟林场“林木囤存处”,从囤存处到牙克石火车站修有一条7.5公里的铁路支线,木材在这里装车外运,按木材定单交货,沃伦错夫在牙克石火车站设有林场办事处。</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串排分“软吊子”,“硬吊子”。“软吊子”排的串法是用冬天割的小白桦树经河水浸泡后拧成绳状,很结实,叫“靿子”,在大原木的两端上面各钉上一个大铁扒环,“靿子”系在扒环的铁环上,当绳索用。将多棵原木用“靿子”串联在一起,叫“软吊子”。“硬吊子”是多棵原木在水中摆齐后在两端上面各横上一道粗桦木杆,用U形的“扒锔子”骑在横杆上钉在每棵原木上,使多棵原木成为一体,叫“硬吊子”。组排时,“软吊子”夹在大排的中间和尾部,“硬吊子”串在大排的外围,以便工人在上面操作,很多组“软吊子”,“硬吊子”组合在一起,一个大木排就串完了,木排很大,每张排有三四百立方米的木材,面积有近千平方米。柳叶形的木排前端第一节是用“硬吊子”组成的活结,在它上面固定一个长粗木竿向后翘起,是木排的舵杆,搬动舵杆排头就会向左或向右,掌握木排的行进方向。在木排的前部的“硬吊子”的排面上搭有锅灶,窝棚都得垫高以防潮湿。窝棚是用木杆搭成的人字架,在上面盖上大张的桦树皮挡风又遮雨,是人们睡觉休息的地方。</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放木排的工具很简单:有蹬竿子、搬棹、停排稳排用的钢丝缆绳,还有随排携带的小木船。蹬竿子是用六七米长,粗细均匀的落叶松去掉皮做成的,在竿的一端钉上圆锥形铁箍,在使用时刹水快,又能更好地抓住河底,不打滑。搬棹是用樟子松木做成的,形状像木船的桨,但比桨要大的多,有两米五长,桨面宽有三十多厘米,在搬棹柄的中部钉有铁皮以防磨损。在铁皮上钉有一百多个密密麻麻的尖头铁钉,以便在使用时能咬住木头不打滑,它的作用是在深水区时使用的,搬动搬棹时迫使木排改变行进方向。钢丝缆绳是停排稳排时用的。</b></font></h3> <b>一张木排的大小决定放木排人数的多少。一般一张木排有三四百立方米的木材,面积有近千平方米,得四五个人驾驭。其中有一名“看水工”---木排行进中的指挥员,他必须具备多年放木排的经历,有丰富的经验,对大雁河的水系、航线了如指掌,哪里有河套子,哪里有浅滩,必须提前作出指令,以防木排搁浅和误入河界。<br>放木排有几不走:黑天不走,大雨大雾天不走,大风天不走。黑天,大雨大雾视线不佳,大风天木排难以驾驭。<br>  木排串完后,就要开排了。一切准备就绪,一声吆喝:“开排了”,工人们解开缆绳,蹬竿子搬棹一齐上阵,木排驶离开“排卧子”浩浩荡荡顺水流向大河的主流驶去,速度很慢几乎与河水的流速一致,一天也就能行驶几公里路程。工人们吃住都在木排上,每天和水打交道,大部分人都患上了风湿病、关节炎等职业病。<br>  放排工最头疼的就是木排搁浅;河道水流变化莫测,有主流也有扫边流,木排一旦抢滩搁浅,就得用一周的时间将大排分解成小片,用小排牵引到下游水流平稳的地方重新组合,既费力又费时,木排搁浅时有发生。<br>  放木排的工人都很能吃苦,个个身体健壮,都会游泳,而且水量都很大,在水中摸爬滚打,都很有一套。开排停排时场面更是壮观:如果停排,搬动大舵杆排首指向右侧的岸边,排工站在木排的左侧搬动大棹用它的反作用力,木排就会向身后右岸移动,排工们站在木排的边缘,将大棹插入水中,手握棹柄,骑马蹲裆式,使出浑身解数,双臂随着身体有节奏地左右扭动大棹,迫使木排向岸边停靠。&nbsp;</b> <b>1932年,日本侵略者入侵大兴安岭后,把大兴安岭划为三个营林区,下设若干营林署。营林署下设若干营林所、公司,还有根据日本人把头的名字起名的分帐房 --“组”。1935年,沃伦错夫兄弟林场由黑龙江省政府、东省铁路及沃伦错夫兄弟三家合办,也称“满铁林业所”,归牙克石营林署管辖。日本侵略者以掠夺的方式进行采伐,树木伐根都在75--90厘米以上,而且只取树木的中节。对成片的优良木采取“剃光头”、“拔大毛”的方法,砍采的木材没有能力全部运走,只好任其腐烂。至今在大雁河各个支流仍有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木材的陈迹。<br>为了加强木材的运输能力,沃伦错夫出资修建牙克石到库都尔的林业专用铁路。1940年开始到1942年以后,铁路由牙克石修到乌尔旗汉镇。当时以铁路公里数作为地名,乌尔旗汉镇老居民区叫“62”(公里)。车站名“秀地”,从秀地车站往北直到库都尔河岸,修有一条岔线,为了捞取库都尔河流送过来的木材装车外运。</b> <h3><font color="#010101"><b>建国后的1950年2月,喜桂图旗正式建立,乌尔克其罕林场先后变成了乌尔旗汉作业所、乌尔旗汉流送混合车间,1958年7月1日正式成立乌尔旗汉林业局。但木材还是靠河水运输,一直到1965年由流送改为路运。大雁河是当时木材运输的主要渠道。大雁河发源于兴安里林场的里海拉尔河,流经克里河、乌尔旗汉等施业区,在乌尔旗汉林场施业区33林班(现为佰拉图生态功能区)与库都尔河汇流。河段弯曲度极大,不利于流送木材,更不利于流送长材,俄、日掠伐时期流送损失惨重。1960年后对河道进行人工改道,在乌尔旗汉林业局贮木场出河口附近挖一人工河,长约500米,使到梗的木材顺利进入出河口。在 乌尔旗汉上6公里处,一段主河道呈“S”型,俗称“倒弯牛”,木材极易流入其中。50年代末期,进行了人工堵流,把主流与辅流取直,使河道弯曲度大幅度降低。60年代初,在乌尔旗汉上20公里处,也挖掘人工河,改造弯曲度过大的河段。</b></font></h3> <b>为有足够的水源保证流送生产,1955年在大雁河上游建多处水闸。水闸为木质结构,其中较大的有:王明斯水闸、高台子水闸、兴安里上4公里和15公里水闸等,有时候还要临时修水坝挡水,来提高河流的水位。<br>大雁河河汊颇多,流送木材也极易流入其中。因此,在各河汊口设置若干个木质三角架,架上置石块压固,将三角架连接在一起,进行阻挡。1963年设三角架1500多个,给10个流送小工队每队一只木船。木材出河口构筑大型木坝,木坝横跨两岸以拦住木材、不阻碍水流为原则。<br>由于常年遭到河水和木材的冲击,水闸、水坝、三角架等极易损坏,每年流送结束后,要对这些设施进行整修。</b> <h3><font color="#010101"><b>建国前,流送工人住在临时搭置的单帐逢或简陋的草窝铺内。建国后,工人生活得到改善,帐逢或草窝铺逐渐被房屋代替。50年代初,沿大雁河建造“木刻楞”工房15处之多,房内有板铺、地板,窗户比较宽大,并设厨房。林业局改变流送生产方式后,这些房子均已废弃。</b></font></h3> <b>乌尔旗汉林业局施业区开发初期,多生产枕木般的短材,所以山楞可建在小河边,由小河再进入大河。建国后,有计划的生产使短材逐年减少,小河不再适应长材流送。所以,又将山楞木材由冰道或简易公路运到大河边的中楞场。大雁河沿岸的各个林场,在大雁河边均设有楞场。<br>木材推河,一般在每年的4月或5月初。大多借助“桃花水”靠人力将木材推进大雁河流送。流送作业的时间性很强,一般采用“打冰槽”的办法,争取提早推河。即:在河冰未溶化之前,在楞场推河地段,用人工在河心开凿槽沟,一般深50厘米,宽4米。这样做可以促进冰层溶化,还可以使已溶化的水、流易于集中槽内,木材可通过冰槽提前流送出去。有时冰块堵塞河道影响木材下流时,就用炸药将冰炸开。<br>木材推河后,由沿河各流送工队逐河段送到贮木场出河口。林业局在大雁河从上游到下游设立了兴安里林场至克里河林场、克里河林场至门德力河口、门德力河口至18公里3个流送段;莫拐河18公里至大雁河5公里流送段;5公里至局贮木、加工厂流送段。60年代中 期,从乌尔旗汉林场小河楞到局贮木、加工厂出河口这段重点河还成立了流送大队,下设12个流送小队,平均每两公里就设一个小队。正常情况下,每天平均可“赶羊”1.9公里。<br>流送工人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木材流送的畅通无阻,一旦木材在河中受阻而堆积在一起形成木垛,有时少者数百立方米,多者上千逾万立方米,如不及时拆除,便越积越多,将河道堵塞。这时,流送工人的首要任务就是拆垛。1962年,在乌尔旗汉上6公里,曾堵塞河道10多里,历时一个多月才拆除。拆除木垛的方法是在犬牙交错的木垛中寻找起关键作用的木材,一旦找准便会立即拆掉,成垛的木材便可一拥而下。拆垛很危险,稍有不慎,不是掉下水去,就是因躲闪不及有生命危险。流送工人常说的“跑垛”,就是在木垛即将拆开,木头开始“散花”时,拆垛工人必须迅速作出判断,双脚踏点已开始滚动的木头,立即返回岸上。一般在河道“甩弯”处极易插垛,有经验的流送队长常常安排一人昼夜固定看守这样的地点,人们俗称为“嘎老五”。<br>在贮木场的出河区按“坡口”分“圈”,一个坡口为一圈。50年代初,出河口无坡口设施,出河工人要到水里捞取木材,再由上楞工分段将木材抬到楞头。1955年,贮木场构筑木结构出河坡口4座,“坡口”纵断面呈梯形,斜面伸入水中。上铺小铁道道轨,以增强光滑度。坡口出河工将“进圈”的木材用钢丝绳捆扎,俗称“捆水”。再用出河机的主绳索,通过滑轮将整捆木材顺出河坡口,从水中拖出。岸上修坡口平台,平台上铺设铁轨平车道,共2175米。拖上坡口平台的木材,经检验人员检尺标号后,装上平车分别运到各楞头。</b> <h3><font color="#010101"><b>流送作业结束后,还要收拣“漂洋木”和“沉底木”。前者是收拣河水漂出河道的木材,用人力将这些木材归集到岸边,等来年流送时再堆下河去;后者是由于木材比重较大,加上在河水中浸泡时间较长,而沉入河底。有的一头沉下,另一头翘出水面,又称“吊死鬼”。对此,只能用人工打捞上岸,经过风干,来年再推下河去,1961年6月上旬。流送贮木场已收捡漂洋木7223立方米,打捞沉底木7697立方米,增加收入3万余元。近处的漂洋木、沉底木,可在冬季用牛、马套子直接运到贮木场。1963年,全局中楞推河55787立方米,而出河为66995立方米,多出11208立方米木材,这就是由于上年的漂洋木、 沉底木所致而增加了当年的产量。</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流送工人的安全,历来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每天进行班前、班后安全教育,要求同出同归,清点人数。规定单人不准过河,乘船要听指挥,固定专人摆船,不准“骑木马”(在河中骑单根木头);拆垛时,要听从队长的安排,不可任意行动。</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流送作业是林业局夏季生产的中心任务,每逢流送季节,便组成以党委书记和局长为首的流送指挥部,抽调机关干部深入流送工队,帮助组织生产和亲自参加劳动。每人一只“压角子”,同工人一样装束,一同出勤,很难分出工人与干部,成为林业局流送作业时期的优良传统。</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流送工资采取工队评等、个人评分的支付办法。工队分四等:一等工队每人每日基本工资为2.80元,二等工队为2.60元,三等工队为2.20元,四等工队为1.80元;工人工资也分四等,采用记分的办法:一等每日10分、二等9分、三等8分、四等7分。三天一评,月末总评,按分值付酬。</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1962年,实行拆垛小包工。1963年,是全局流送生产单位成本最低的一年,实际达到5.13元/立方米。</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大雁河流送能力每天最高达1200立方米,最低达600立方米,年流送能力达11万立方米。</b></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