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扎实推进园本课题“基于游戏课程化的幼儿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本月我园围绕“积木游戏中幼儿的深度学习”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园本教研活动。</h3> <h3> 为收集到教师在组织积木游戏的过程中存在的真问题,教研室首先利用问卷星app编制了调查问卷,并集中教师用手机现场填写,保证了问卷的100%的回收率,也保证了问卷的真实客观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让教研室征集到了真问题。</h3> <h3> 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将教师存在的问题进行聚焦,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幼儿的建构技能和教师的介入指导等方面,围绕教师存在的问题,我们开展了多样化的园本教研活动。</h3> <h3> 蒙台梭利说: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h3><h3> 针对教师提出的“常见的搭建技能有哪些?”我们采用体验式教研的方式,让教师亲身参与搭建活动,亲自搭建,掌握常见的搭建技能。</h3><h3> </h3> <h3> 针对“如何提高幼儿的搭建水平?”,让教师亲身搭建和幼儿一样的搭建主题,体验幼儿在搭建活动中的思考和心理感受,从而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提出支持策略,真正做到“幼儿为本”。</h3> <h3> 为进一步征集到教师对积木游戏的观察要点、幼儿行为分析、教师支持策略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采用让教师观看积木游戏录像,现场撰写观察记录,并当场收回的方式,从观察记录中分析聚焦教师的真问题。</h3> <h3> 真问题收集到后,运用观摩研讨的方式,现场观摩宇晓燕老师组织的积木游戏活动,围绕“你看到了幼儿哪些方面的发展?”“教师的支持策略有哪些?”等问题展开研讨。之后,教师小组研讨并总结梳理积木游戏的观察要点、教师支持策略等并进行分享交流。</h3> <h3> 围绕教师在积木游戏组织与实施中存在的困惑,常园长从积木游戏的类型、积木游戏的组织流程等方面做了专题讲座,帮助教师理清了积木游戏是什么、为什么要开展积木游戏以及如何开展积木游戏等方面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为教师开展积木游戏提供了理论依据。</h3> <h3> 2019年11月1日,在山西省幼教中心组织的“幼儿园园本教研组织实施与区域活动质量提升”研讨培训班上,常园长以本次“积木游戏的组织与实施”的园本教研为例,分享交流了题为“基于真实问题的园本教研”的园本教研经验,受到了与会专家、园长、教研员、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等的一致好评,同时,我园的园本教研水平也再一次得到了省幼教专家的认可。</h3> <h3> 金秋十月,我园中、大班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老师们本着“课程游戏化”“课程生活化”的基本原则,从生活中取材、鼓励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和能力,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h3><h3> 开放活动不是目的,教师与幼儿的成长才是关键。公开活动结束后,教研室及时征集了教师在此次公开活动中存在的困惑,针对老师们的问题和困惑,常园长和王英霞老师分别做了《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和《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专题讲座,为大家答疑解惑,老师们收获满满,真正起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目的。</h3> <h3> 刘素梅园长在学年工作计划中提出要“谋远事、抓大事、解难事”,其中大事之一就是:加强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她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参与到园本教研活动中来,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h3><h3> 她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一定要找准提升自己专业能力的渠道,多读书、多碰撞,抓紧一切专业学习的机会,抓住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h3><h3> </h3> <h3> 在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结束后的园本研讨中,刘园长提出:教育教学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主阵地,在关注教学本身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幼儿的发展,要明晰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同时,每一位教师都要有教育情怀,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做某一领域的专家。</h3> <h3> 园本教研就是以本园教师为主体,以解决本园教师的问题和困惑为目的,促进幼儿和教师的发展。我们的目的就是在一个个真问题和一次次真研究的过程中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研训无止境,我们永远在路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