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己记不清是哪年了,四个影友说起退休后相约一道开车出去边走边玩的。好象说这个话不经意间过去了近十年,今天终于成行,一路向东南方向驰骋而去。从浙东跑到闽西南再回到浙西南,行程1600多公里。</h3><h3> 这是一次全程说走就走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拍,边玩。喝喝小酒,拍拍小照,打打小牌,用老爷们的声调调侃人生,说说低级的黄话……八天的时间过得十分惬意!那是别一样的悠然自得,开心快乐的时光。</h3><h3>(题图照片:程忠老师摄)</h3><h3><br></h3> <h3> 昨晚到了台州去大食堂用餐。在所住酒店吃了早饭上车,一合计说去温岭看隋唐始采石遗址一长屿硐天。</h3> <h3> 长屿硐天景区有四个要卖小门票的景点,我们选择其中的观夕洞游览,那里面有个岩洞音乐厅,站在如此巨大的洞穴里真是别有洞天,抬头望去、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洞口透进来的阳光,让这个岩洞音乐厅畅亮明快起来。略感遗憾的是没有赶上欣赏到十时半的演奏表演。</h3> <h3> 下午到了石塘镇,是浙江靠着大海边的石塘。午休后去海港渔村走过跨海桥,沿着岸边望着暮色中夕阳西下的风景,任凭海风的吹拂,感受小小渔村的那般宁静。</h3> <h3> 石塘有一处闻名的千年曙光风景。碑记上如是说道:新千年第一轮太阳从这里升起,新世纪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这里,她吸日月之精华,得东海之灵气,将神圣时刻物化为石碑,千年一瞬凝固为永恒。这里是祈福许愿,收获光明温暖的灵地。站在这里看着滿天朝霞的云层变化,虽然没见到海平线跃出的朝阳,心情己是十分愉悦了。</h3> <h3> 从千年曙光亭下山途中,见到后山石屋。这位九十岁老人说,这里原住民有400多人,100多户人家。如今只有不到60户人家,常住不到100人,都出去了!老人指着远处的石屋说,挂灯笼的都是在做民宿的。白发长寿眉的九十岁老人,打了一辈子鱼,他说干不动了,指指石屋旁荒废的菜地说。</h3> <h3> 早早起身,到了海港村跨海大桥处。天色濛濛,站在高高海堤上,看渔舟入港,听海浪拍击巨岩涛声。此时海风习习,早已过了日出时刻,不见朝阳身影,茫茫大海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回到渔村码头,一串鞭炮响起,打破了渔港的宁静,小巷里走出一行迎亲的人群,乘上五辆宝马车,迅疾离去。</h3> <h3> 石塘有个彩虹岛,导航上搜叫小箬村。面馆老板说,二年前政府出资将小岛上房子外墙刷上了颜色,成了石塘一道靓丽的风景,用眼下时新的话说,来此打卡的人越来越多。</h3> <h3> 在车上午休后上小箬村里逛逛,拾级而上,沿途可见卖小吃海鲜干货的小商贩摊。座座石屋之间都有大小不同的路径相通,只是墙壁上刷上了不同的颜色,远远望去比走近好看许多。一个普普通通的渔村只因近二年来涂抹上新的色彩,引来无数游人的光顾。</h3> <h3> 在东港魚村早餐后,一合计放弃去洞头的想法,结束浙东之旅,立马驾车前往闽东北海岸边去看海。真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4个多小时后便到了霞浦,入住酒店后来到20公里处的小皓村,到了拍摄点,沿途路修好了,那座小庙依然在,只是往里走,得化10元钱方可入内。</h3> <h3> 早些年来S湾拍小照,登上一所学校的楼上,此起彼伏的隆隆机帆船声响彻于耳,当年映入眼帘的景观还是记忆犹新。现在这里登高看沙江S湾景观处,建了一座还沒装修好的七层楼上,得化二十元大洋。下午正是潮汷退尽,沒有了隆隆机帆船响声,天色灰濛濛的……</h3> <h3> 今天霞浦收了阳光,沒了去海边拍照的兴趣,查了下攻略,改去半月里畲族居住地游览。出来的路上,只听徐主席一声停车,立马踩刹泊车。白茫茫中觅小品玩玩。</h3> <h3> 半月里村距霞浦县城不到30公里。是畲族居住地。看图片资料,畲族人的服饰还是颇有特色的。到此走遍村头巷尾也没见到一位身着民族服饰的。畲族人居房别具一格,尤以一户秀才居所和雷氏祠堂最有代表性。</h3> <h3> 天气预报霞浦连续几天还是阴雨天,无意再待下去。一商议决定调转车头再入浙东境地。经4个小时的驰骋来到有着八百里瓯江最瑰丽地方之称的古堰画乡。</h3><h3> 泊好车后即去买门票,虽然这里凭中摄协会员证,记者证都可免了买门票,但20元往返船票是要化的。</h3><h3> 渡船驶出码头。潺潺的溪水倒映着这里的山影云雾。 古堰和画乡被一江隔开成两个古村落,只能靠每天的渡船来往,这样的风景也是很多江南古镇所没有的。</h3><h3> 这里之所以叫古堰村,是因为由南朝詹南二司马主持修建在瓯江上的通济堰,至今仍在使用,造福于这里的百姓。</h3><h3> </h3> <h3> 看完古堰沿着瓯江边往码头方向,走在早已让雨水淋湿的用石磨板材铺成的路上,江水清澈见底,远处山峦云雾缭绕,黄昏中的画里水乡,充满了宁静与惬意。</h3> <h3> 看完古堰乘船返回来到这座艺术园区,傍晚时分这里己是够冷冷清清的。据说,上世纪80 年代起一群借鉴法国巴比松画派技法的画家、摄影家前来碧湖、大港头等地写生创作,逐渐形成丽水巴比松画派,是丽水巴比松油画的起源地。如今早己是无数追求艺术的一些学生和摄影爱好者,户外写生的创作基地。</h3> <h3> 瓯江之晨。古堰画乡地处浙西南了。晨起沿江散步,走了二个码头之间的路程。一只小黄狗尾随左右,一会儿撒欢于岸边菜地之间。耳闻雄鸡啼鸣之声,镜中再觅竹笺上捕鱼人身影,置身于此才对古堰画乡之美有了身临其境之感。</h3> <h3> 晨起沿着瓯江岸边逆江散步 ,晨雾散去,乌蓬船停在岸边,不知船主去了何方?小竹笺随波逐流,漁人站在上面拉着丝网……瓯江之晨的这份宁静令人神往。</h3> <h3> 一条瓯江将古堰画乡分隔成二处景点。晨起沿江边散步,回头从古村落往住店方问走走,边走边拍,边听新闻,看到都是当地的原住民,闲人独自在逛幽静古民居。</h3> <h3> 在天都仙境游客中心听一位喜爱摄影的保安介绍河阳古民居值得一游。于是驱车前往这个始建于五代末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的明清古民居。现存下来的祠堂售票供游人游览的有四座,这支从河南信阳而来的朱氏到了浙江成了当地首富,从遗留下来建筑可见其当年的富有。</h3> <h3> 上了五岙村,一路上盘山路上来,海景不断变幻着,到了观景台下面,泊车位上停着二辆房车,看上去这里应该是一处房车宿营地。上前聊天,方知这辆房车从老家出来己有三个月了,还要去福建广东云南等地,要到明年五月回家。真得让人佩服不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