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营情怀》*

家和万事兴

<h3>时光流逝,岁月如梭,从部队退伍一转眼已36年过去。从战友重返军营的照片、视频里看得出来时过境迁,几乎只能找到老营房的影子了!</h3> <h3>鸡公山第二故乡</h3><h3><br></h3><h3>六年多的军营生活虽然很短暂,可我的军营情怀无法改变,对战友的深情厚谊永远没变。时常回想起,一幕幕的军营生活又浮现在眼前。</h3> <h3>当年指挥排长、指导员张海汎与侦察班战友测距手赵群留影</h3><h3><br></h3><h3> 1978年4月我从莒县中楼镇兽医站、农村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能穿上海军的军装,是我儿时的梦想。当时接兵的首长告诉我们,招的这批兵是到福建东冲的一个海军部队。当晚从莒县去新沂上闷罐车用四天多的时间一路到达福建省的福卅‘’八一"招待所,第二天早上点兵我被分配到高炮四营下浒新兵连通过几个月的训练。之后,分配高炮四营一连(鸡公山)指挥排侦察班,当了一名侦察员我们班一共有7人,四名老兵,3名新兵,主要负责测距和观察空情、勘测炮阵地地形,相对炮兵来说,侦察兵的文化程度要求要高一些。<br></h3> <h3>炮阵地防空隧道</h3><h3><br></h3><h3> 当年称福建前哨 ,记得在自己的红领章背面留下了名字、血型及部队番号,部队完全一级战备状态。</h3><h3> 由于气候闷热、蚊虫又多非常难受。记得部队召开会议时,营首长就告诫我们:“当兵干什么?当兵就是保家为国,就得吃苦受累;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那怕是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也要勇往直前在所不辞。因此为了国家领土的完整,为了人民的和平与安宁,我们现在吃点苦受点累算不了什么,更艰苦的环境和困难还在后头,还需要我们去克服和征服”。</h3><h3> 那时我们住的营房都已是水泥平房,那时我们战士一个月只有6元钱的津贴加1元海岛补贴总共7元钱,除了购买一些日用品外,不吸烟的战士还略有些节余;那时也特别羡慕连长、排长他们能拿60多元的津贴;部队的时间观念特别强,平时训练,炮兵多少时间完成放例撤出;侦察兵多少时间从主观空情识别机形报速度完成测距、计算时间;把信息传递给指挥员都非常严格;有时连里还要搞营区建设抬石头、抗水泥包、挑土、挖土、种菜、抗大米、挑煤碳、抬油、打猪草等等……。</h3><h3>周末休息再去炊事班帮厨,战士外出活动都有时间要求,一般只有一天的时间(双号进双号出当天没归队只能等下一个双号)如果没有按时归队,将免去下次外出活动时间,还将受处罚到炊事班去帮厨一天。为了避免违反组织纪律平时只能写书信与家人和朋友联系;记得最兴奋、最放松的时候,就是每当重要节日、过年搞歌咏比赛、每月能看场电影,无论是战争片,还是故事片战士们都喜欢看。在放电影之前,按部队的惯例要进行啦歌比赛,《打靶归来》、《战友之歌》、《骏马奔驰保边疆》、《说句心里话》一曲曲的军歌,唱出了军人的豪迈与激情,歌声一浪高过一浪响彻云霄,场面之宏大又壮观。此时此景,军人那种步调一致,永不服输的精神,通过啦歌的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h3> <h3>当年侦察班战友侦察员高金拔</h3> <h3>从炊事班去饭堂与炮阵地台阶路</h3><h3>(一百七十多级的台阶)</h3> <h3>司务长、上士办公室</h3> <h3>炊事班、仓库、伙房</h3> <h3>地下战备粮仓</h3> <h3>炊事班全体成员与司务长留影</h3><h3><br></h3><h3>这样的部队生活我仅在侦察班待了三个月就被调到了炊事班当了炊事员,炊事班班长徐俊、副班长栾成缀、炊事员胡来宝、王尚妙、我、饲养员、生产员、……共计8名人员。<br></h3> <h3>上士许益民留影</h3> <h3>副班长栾成缀</h3><h3><br></h3><h3>1978年年低老兵退伍,我们炊事班只剩下副班长和我两个人职班这段时间实在是太累了!连里只能派战士帮厨,每年老兵退伍时都有人员更迭。<br></h3> <h3>1981年新任炊事班班长王兴坡</h3><h3><br></h3><h3>在炊事班里有我难以忘怀的战友:陆惠明、栾成缀、王兴坡、许益民、翁修乐、李宪和、李常学、杨启田等……。</h3> <h3>炊事员杨启田在摘菜</h3> <h3>连长张兴全家留影</h3><h3><br></h3><h3><br></h3><h3>为改善连队伙食养猪、养鸡、鸭、鹅、种菜、去海上抓过螃蟹甚至连蜜蜂我们都养过,每年搞春、秋两季生猪、鸡防役。</h3><h3>生猪从两头半(三头其中有一头病猪要死亡)发展到存栏量达到三十多头、鸡二百多只(每天收鸡蛋均在二十斤左右)、鹅二.三十只、还有鸭、菜一度达到了自给的高峰,购进了压面条机、磨豆腐机、自制了切菜机(这些事情的功绩都与外号老革命陆惠明分不开、我也被外号老兵)伙食费节余、利用节余伙食费再购买一部分水果等……。</h3><h3>生活水平相当好,营里的各种训练考核、竟赛、比赛按排到我们连,炊事班也有很大贡献!炊事班连续几年都被上级评为先进单位,直到1983年我退伍时还是一直保持先进荣誉不变。那真是:</h3><h3>厨房人手少,各个都是宝。</h3><div>要问吃得饱?米饭做的好。</div><div>揉面功夫棒,馍馍像元宝。</div><div>顿顿变花样,谁吃谁知晓。</div><div>要说素食好,大厨不能少。</div><h3>色香味搭配,那叫一个好!</h3><h3>连队生活好,还需农副搞。</h3><h3>考核加竟赛,后勤咱跟上。<br></h3><h3>要问最深刻,莫属吃的好。</h3><div> 每当你享受工作后漫步在营区中那份悠闲的时候,你是否会注意到他们仍勤勤恳恳地工作在厨房里;每当你享受自由驰骋在球场上那份乐趣的时候,你是否会感觉到他们那瞬间投来的羡慕目光。</div><h3>所以说不能不提到在平凡中默默奉献的这个集体 —— 炊事班。</h3> <h3>  六年的部队生活我在炊事班五年多我无怨无悔,记得有一位老首长在他的诗篇中曾这样写到:“怎能忘记----在那里我们穿上了军装,用憧憬追逐着人生的梦想;在那里经过千锤百炼,铸就了我们的赤胆忠心和过硬本领。怎能忘记----是军营这座大熔炉,浇铸了我们钢铁般的意志;是战火纷飞的战场,锻造了我们清泉般的心灵;我们用青春浇灌着军绿,我们用热血把战旗染红。虽然我们已脱下戎装告别了部队,可我们的心里仍装着难舍的军营;因为我们的身上永远流淌着军人的血脉,骨子里已凝铸了军人的铁骨铮铮......。</h3><h3>这是怎样一种情感表达?这就是当过兵的人,难以忘记的军营情怀。</h3><h3> 2019.11.4</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