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b>当餐桌上上来第一个菜时,主人抱歉的说:因为猪肉太贵,饭店已基本上不用猪肉做菜了。当然这个饭店还保留着一个肉菜一一红烧肉。</b></h5><h5><b>已有几年不吃肉的我,刚开斋,就遇上这事,看来天命不可违,我必须再回到素食中去了。</b></h5> <h3><br></h3><h3><br></h3><h3><b> 【为素食干杯】</b><br></h3><h3><br></h3><h3><br></h3><h3>今天参加一个小聚,人不多,四位。<br></h3><h3><br></h3><h3>当服务员把第一个菜端上来时,做东者抱歉地说:<b>想点两个肉菜,饭店说已经有段时间不进猪肉了,因为太贵。</b></h3><h3><br></h3><h3>近段时间参加了几次聚餐。</h3><h3><br></h3><h3><b>做东者都不约而同地道出了这个现象。</b></h3><h3><br></h3><h3>饭店不做肉菜了,这里所谓的肉,于食客而言就是猪肉的专称。</h3><h3><br></h3><h3>目前至少暂时还不包括鸡肉,牛肉,羊肉。</h3><h3><br></h3><h3>餐桌上一向不缺猪肉的宴席,当突然消失时,才突然意识到,不管什么肉都取代不了猪肉。</h3> <h5><b>这是宴请中唯一的一份肉菜一一红烧肉。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一上就是一盘,而是一人一小盅,每盅里盛一块红烧肉。曾几何时,鲍鱼、海参才这个盛法。如今却变成了红烧肉。</b></h5> <h3><br></h3><h3><br></h3><h3><b>一个月供应半斤肉的年代已经过去四十余载了。</b></h3><h3><br></h3><h3>再往前推推,一个月供应19斤粮食,并且以粗粮为主。加之没有肉、油、副食品等辅之,甚至连菜都不能满足的情况下,一人一天6两的粮食供应是个什么状态,现在的人估计是不会想像到它的严重性的,反而会认为“哈哈,这状况实在是太好了,有利于减肥”。</h3><h3><br></h3><h3>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对“饿"是没有体会的。</h3><h3><br></h3><h3>曾经见过一篇描述上世纪60年那场三年饥荒饿死多少人的文章,在留言栏目里就见过这样的留言:<b>真是危言耸听,别说饿死几千万人,就是几十万人我都不相信。</b></h3><h3><br></h3><h3><b>历史大约都是这样:如果你不把真相及时告诉给大家,随着岁月的流逝,真相也会一同随着岁月逝去了。</b></h3><h3><br></h3><h3>尽管那时我才七八岁,<b>但我确实是亲眼见过饿死在道旁的死人,</b><b>也亲耳闻听过在县城附近的农村,因饿而绝户的乡人,后来甚至于活着的人也没力气去料理逝者的后事,</b>只能就地挖个坑,好的用一张席子卷卷,更多的是啥都没有,放在土坑埋上土就算下葬了。</h3><h3><br></h3><h3>城里的人孬好有那19斤粮食撑着,饿死的少了许多,可人人脸都没有个正色,<b>菜青色的脸成了那个年代人们普遍的基色,浮肿成了那个年代最常见的人形。</b></h3><h3><br></h3><h3>如果你有兴趣找出那个时候的电影《洪湖赤卫队》看看,<b>从那些演员瘦骨嶙峋的脸上,就可以窥见饥饿年代之一斑,</b>因为在我看来,电影演员至少在拍电影时应该是不缺吃的,但他们那可怜的形象,却明白无误地告诉了我们“三年饥荒”的严重性。</h3> <h5><b>清炒山药,还有一盘炒河虾。请客主人不止一次地向我们解释,我们当然都理解。从这件小事上我看出了国人的忍耐性。</b></h5> <h3><br></h3><h3><br></h3><h3>当几个月以前一个朋友告诉我们:快买点肉放起来吧,以后可能就吃不起猪肉了时,<b>我们几个朋友都信,真得去买了不少肉切成一块一块的放起来,直到现在我还在吃这储存的猪肉。</b></h3><h3><br></h3><h3><b>前两天这个朋友又在提醒我们再应该储存点什么时,我深信不疑,并照此办理了。</b></h3><h3><br></h3><h3>至于应该储存点什么,你们自己去琢磨去吧。</h3><h3><br></h3><h3>这叫“未雨绸缪”。</h3><h3><br></h3><h3>至于能不能成为事实,我想目前的猪肉供应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了我们。</h3><h3><br></h3><h3>如果一些“面子”是建立在牺牲老百姓切身利益基础上的,那我们真得要认真考虑考虑相对于老百姓的民生大计,<b>“面子”真得比老百姓的民生大计重要吗!</b></h3><h3><br></h3><h3>我们还有很多人沉睡在“岁月静好”、“形势大好,越来越好”的梦中。</h3><h3><br></h3><h3>其实我们真没有必要去唤醒这些人,因为他们内心是幸福的。</h3><h3><br></h3><h3><b>当他们看着猪肉价格,打着滚儿似地爬升时,我不知道他们这种幸福感是否也会随着猪肉价格翻倍的猛涨而猛涨!</b></h3><h3><br></h3><h3>当我今天听到请客的主人说饭店因价格太高基本上不进猪肉时,我奇怪自己竟然是如此平静。</h3><h3><br></h3><h3>这已经是这几天我在第三家饭店听到不做猪肉菜了。</h3><h3><br></h3><h3>当然这个饭店在说明情况后,也给我们每人上了一块红烧肉,大约有火柴盒大小,置放于一个小盅里,<b>看到这种盛法,不由让人想起当年招待珍贵的客人一人一盅鲍鱼或一盅海参的情景。</b></h3><h3><br></h3><h3><b>真是“物以稀为贵”,如今猪肉也以这种仪式上桌,真是让人颇为感慨,唏嘘不已。 </b></h3><h3><br></h3><h3>我也曾经是个素食者,刚开戒不久,却遇到了这种状况,<b>看来是命中注定的“肉不可食”的命吧!</b></h3><h3><b><br></b></h3><h3>每次遇有什么变故,总有“砖家”出来振振有词地道出这种变故的种种好处。</h3><h3><br></h3><h3>这不“砖家”的预测来了。</h3><h3><br></h3><h3>据中国著名营养“砖家”预测:<b>如果猪肉50元一斤持续3年,人均体重将减少10~20公斤,心脑血管发病率降低30~40%,平均寿命延长3~6岁。</b></h3><h3><b><br></b></h3><h3>好好期待吧!好日子来了</h3><h3><br></h3><h3><b>既然有如此多多的好处,那就从命,让我们来一场素食的狂欢吧!</b></h3> <h5><b>这是本次宴席上,主人最为得意的菜,一道清味鳕鱼,这个菜给主人增加一些底气,一股劲地劝我们多吃点。</b></h5> <h5><b>看到这个视频我忍不住笑了,有种含着泪的感觉。在人们常吃的食物中,肉火烧是既便宜又实惠的食物。如今肉价涨的这么高,只能算计着吃了,原来一顿能吃四个的,现在吃两个再搭上两个素火烧,如果价格再疯涨,以后就只吃杠子头火烧了。</b></h5><h3><br></h3> <h5><b>骑着自行车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见这副深秋的景象。似乎有点变天的味道,风中带有一种寒意。毕竟冬天马上就会到了,我使劲缩着脖子,顶着有几分寒意的秋风,朝家里赶去。</b></h5> <h3><br></h3><h3><b> 完稿于2019年11月2日晚10:30时</b></h3><h3><b> 编辑于11月3日凌晨的秋雨声中</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