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周末,我和爸爸一起去办公室里加班,看着坐在电脑桌前全神贯注工作的爸爸,我突然萌发了想采访爸爸成长奋斗经历的念头,和爸爸一说,爸爸欣然应允,他思索片刻后,便慢慢开始和我讲起他的成长历程。</h3> <h3>爸爸登顶大理州第一高峰~~雪邦山的照片</h3> <h3> 爸爸说,他出生的那年是文化大革命刚结束不久,一切都百废待兴……爸爸的家乡是一个被群山包围的小乡村,以前那里道路不通,到县城都是靠走路,要一天一夜。爸爸在高中之前从来没有去过县城,所以他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怎么样,他也同大多数孩子一样,没有太多的想法,读书对于他来说仅仅只是一种兴趣爱好,是为了能和更多的小朋友在一起玩,所以他一开始不怎么努力,但既使这样,他小学的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h3> <h3>爸爸的家乡</h3> <h3> 爸爸小时候的生活十分艰苦,兄弟姐妹多,爷爷奶奶负担很重,爸爸每天放学后都要马不停蹄地往家跑,一到家就要拖着瘦小的身躯帮爷爷奶奶干活,有时还赶着牛羊到很远的山上去放。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爸爸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生活,正因为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造就了爸爸坚毅的性格,也让爸爸萌发了出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想法,从此这种想法像一颗种子深深的埋在爸爸的心中。而让爸爸心中的种子生根发芽的是爸爸在读了路遥的长篇纪实文学~~《人生》之后,爸爸走出大山的想法更加坚定,更加势不可挡。</h3> <h3>爸爸高中毕业照</h3> <h3> 从那以后,爸爸开始努力学习,每天晚上他都只睡3、4个小时,终于在爸爸的辛勤努力之下,他考起了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走出了大山…………</h3> <h3>爸爸2007年带队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时照片</h3> <h3> 在大学,爸爸更加努力,积极参加各种学生活动。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他说他只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勤能补拙,很快爸爸便从一个羞涩腼腆的小男孩成长为一个坚毅果敢、侃侃而谈、运筹帷幄的大学学生会主席。大学毕业后的爸爸最初的意向是进入边防武警部队。但由于家人的反对,他只好回到大理参加公务员考试,报考了州政府的民族宗教事务局岗位,并以优异成绩被录取。</h3> <h3>爸爸2011年挂钩的洱源西山上村孟村</h3> <h3> 进入民族宗教局后的爸爸,每天早出晚归,工作更加努力,尽心尽力的为山区少数民族群众做好事、做实事,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特别是他两次被下派到偏远山区开展脱贫攻坚,更是以山区为家,想群众之所想,积极到省里州里为当地少数民族山区群众争取项目资金,切实帮助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真正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爸爸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18年被洱源县委县人民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h3> <h3>爸爸2018年在洱源扶贫时的部分照片</h3> <h3> 听完爸爸成长的经历,我的双眼突然湿润了,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他成长奋斗的经历也让我深受启发和触动,心里也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做一个和爸爸一样对社会有用的人。</h3><h3><br></h3> <h3> 爸爸经常和我说,他的人生格言是:"不管做什么,不做就不做,做就要做最好!"爸爸的一生也正如他的人生格言一样…… </h3><h3> 爸爸是千千万万公务员中普普通通的一员,但是我为有这样一个爸爸而骄傲自豪,我爱我的爸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