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走圈——闲言不闲

久泰平

<h3>南山走圈(6)<br>——闲言不闲<br><br>久泰平<br><br><br>  南山在九台区城里,是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加入走圈的队伍后,曾经写过几篇“南山走圈”的系列小短文。<br><br>  上次写的是“南山走圈”走进了“朋友圈”,讲的是网友们在朋友圈里“晒步数”的故事。现在走圈的人们,又多了不少玩快手直播的。有挑人多的地方放上音箱支上“麦”现场直播才艺表演的;有叨叨咕咕搞怪搞笑喊“扣1、扣6”要“穿云箭”的;还单手举着手机边走边拍用眼神撩人的……其实,不光城里,农村人都玩快手了,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几乎有手机就扒拉快手,你说这形势变化得多快啊!<br><br>  快手是挺热闹,据说上热门打赏的多,一天晚上能挣不少银子。但作为旁观者也就是看看热闹。能吸引我的,还是走圈的人深情的聊天唠嗑。<br><br>  有一天,遇见一位很面熟但不知叫什么名字的中年人,跟同行走圈的朋友关系肯定不一般,听唠的嗑儿就能听出来。在快要上陡坡的路段时,他讲了一个当年单位派他上省城长春培训的事。<br><br>  他说:有一年单位派上长春培训,每天给伙食补贴6毛钱。要现在看,6毛钱补贴太少了,可那时候工资也低,物价也不高,只有公出才有这待遇。关键不在钱多少,而在于这6毛钱怎么花。<br><br>  他说,那时候培训都想多学点,周末有时能回来,多数时回不来。每次回来时,都想着给老妈和孩子买点好吃的。为了买好吃的,他提前两天少吃一顿饭,还能多节省下来几个6毛钱,而且从培训那个地方走到火车站,把坐公交的钱也省下来。“少吃”“省下”用到这里,不是简单的词汇,已经融进了情感,还有孝老爱亲的传统伦理,其实这就是生活。<br><br>  一老一小是最大的民生。在走圈的人群中,时常听到谈论养老的话题。 <br><br>  全面小康社会,没有老人的幸福生活,是不完整的。如何让老人健康快乐地生活、优雅地老去,是关系“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大问题。截至去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49亿,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了近七成,达1.67亿。深度老龄社会正加速到来。养老困局撕扯着无数家庭,子女与父母各有各的难。<br><br>  一位看上去能有六十来岁的妇女说,她们邻居年逾古稀的老太太前些日子在家摔了一跤后,被邻居送到医院救治,幸好伤势不重,治疗一周后回家休养。就老人的养老问题,让老人在长春上班的女儿没少费脑筋。<br><br>  接到身边吧,由于工作忙,隔三差五出差,甚至一两个月都不着家。雇保姆吧,已经换了好几个,三天两头请假、要求涨工资,也闹心得很。后来打算送老人去养老院。谁知老人一听大为恼火:“养你们这么大,现在你们倒嫌我累赘了?”老人大骂儿女不孝,“只要有一口气在,就不离开这个家。”原来,老人觉得去养老院会被人说子女不孝,没面子,同时还担心在陌生环境住不习惯。这让子女们左右为难。<br><br>  还听到一个故事。有一家老俩口退休前都是公务员,他们养育了一个特别优秀的儿子,从大学开始,一路从中科大,到清华,再到牛津,如今在英国工作。在一般家庭看来,有这样一个儿子,对任何的父母来说,都是一种骄傲和幸福。起初,老俩口还没觉得孩子不在身边有什么问题。直到年老多病住了院,老俩口才感受到空巢的危机。<br><br>  旁边走圈的人插话道:这就跟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一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太优秀,将来都飞向远方不会回到家乡的,还是那些留在本地的高中生借力。另外一个人也总结道:培养孩子也是这么回事。不成器的小孩是养来讨债的,太优秀的小孩是给社会培养的,只有养个“中不溜”小孩的父母最幸福。我觉得,这话背后,反映的是现实社会养老没跟上的无奈。<br><br>  又有一天,听到走圈的人议论扶贫干部“骂”贫困户的事。<br><br>  一名年轻的女扶贫干部在给群众开会,面对着贫困户讲话情结有点激动,态度有点严厉,话有点刺耳:“幸福不是靠张嘴要来的,不是伸手要来的,不是在家中跷着脚等来的。”“扶贫,就是贫困了就帮一把,牵着你走一步。”“如果不是国家政策,灯会不会亮、路会不会通、房子能不能盖起来?”走圈的人议论这事时,有的认为这样“骂”有点过了,多数人认为话刺耳但用意不坏,是为了让贫困户别成了“精神懒汉”。<br><br>  对思想顽固的个别老百姓,光讲道理还真不进“盐酱”,有时还真就是“骂”管用。在农村,有时“骂”也是工作方法,但是,可但是,不是什么人都能用,都会用的。<br><br>  我就听人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地一位派到乡镇工作的选调生,镇上分配他包村包户,他很上心尤其跟村上老支书学做群众的工作方法。有好几次他发现,自己去跟群众讲大道理,群众的思想做不通,老书记一顿臭骂,反倒听话顺从了。于是他认为农村工作得粗点,布置工作遇到群众不听时,也学着老支书骂骂咧咧动硬的,结果,他这一“骂”不仅没骂服,反倒“炸庙”激化了矛盾,群众指着他鼻子质问他“小毛孩子吃几个咸盐?凭啥骂人?”事后才明白,老支书有资历,接触群众时间长,能摸清摸透什么时候“骂”,更重要的是关键时“骂”,平时也给群众解难事,这才是工作方法。<br><br>  可见,“骂”这种工作方法也不是万能的,不要盲目仿效,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骂”中得到一种启示:做群众工作要从实际出发,不论什么方式方法,都要把握正确的出发点,最为关键的是让群众能理解“骂”中的善意,这是最难的,需要历练。由此我也在想,云南那位年轻女扶贫干部“骂”贫困户后,平时是否关爱群众,恐怕也是个考验。<br><br>  走圈儿的群体成分复杂,谈论的话题非常广泛,其中确实有实实在在的民意。民意中可能有抱怨、有闲话,但怨言有时就是诉求,闲话可能也有背景。稍微留意听着,回味一下,有时可能也有点收获。<br><br> <br> (2019.11.02原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