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说起电影,对我来说情有独钟。我村在70年代末期就有电影机了。当时的电影机不像现在的那么高级,都是老式方幕的。</h3><h3><br></h3> <h3> 村子里当时没有影剧院,就选择了村东边儿的篮球场。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所在地。</h3><h3> 那时候村子里的露天电影可以使人兴奋,在那个年代能看上一场电影,可以说是无比的快乐。只要一听说要演电影了,消息传的非常快,不用大喇叭广播,老百姓更没有手机,用不了多会儿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村子。甚至于邻村的老百姓都来我村看电影儿。</h3><h3> 我记得为了看电影,我晚饭敷衍了事,稀里哗啦的填饱了肚子,拿上小板凳就去篮球场占据有利的地形。其实这个时候太阳还没有落山,不大工夫很多人都来到篮球场,可以看出老百姓们为了看电影的心情。</h3><h3> 放电影的,是村里一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姓蒋,现在他也已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了。我们通常管他叫老蒋。老蒋为了放电影,要骑着自行车到房山影剧院去取电影片子。来回一趟多达70多里路。为了给村里人放电影提高村里人的业余生活,不管刮风下雨,一次都没落下过。保证准时播放。</h3> <h3> 在篮球场的两边竖起两根四五米高的铁管儿,为的是挂电影幕。挂幕可不是一个人的活儿,村里的年轻人为了看电影都争着,抢着爬杆儿去挂幕。</h3><h3> 老蒋每次放电影之前都要调光。光照在幕布上显得非常的亮,于是我们很多小朋友都用手摆出很多姿势,在电影光的照射下映到了幕布上有的摆出小兔子,有的摆出小鸟,样子都非常的可爱。</h3><h3> 后来篮球场被石板厂占领,不能播放电影了。村里决定把露天电影搬到大北沟的大槐树下。来这里看电影的人照样不减,依然人山人海。</h3><h3> 我记得村里有一位姓李的老人。那个时候他估计有70多岁了。他看到露天电影人很多,就来到大北沟卖瓜子儿。买瓜子儿的人很多,有男有女,最多的还是像我这样的小朋友。那时的瓜子儿非常的便宜,就买二分钱就足足有半兜儿。最多的也就买五分钱的。老人很会做生意。他一般先收钱后抓瓜子儿。他卖瓜子儿从来不用秤,由于小朋友们都伸手等瓜子儿。最后他也分不清谁给钱,谁没给钱。我还没给钱,居然也给了我一把瓜子儿。</h3><h3> 那个年代放映的影片以革命战斗故事片居多。如:《地道战》.《上甘岭》.《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这些影片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h3><h3> </h3> <h3> 转眼到了1982年9月,我村要播放红极一时的武打片《少林寺》。这下可把我给激动坏了,这个消息不胫而走。</h3><h3> 大北沟也就能容纳几百人左右,如果要上演武打片《少林寺》,大北沟就显得小的多了。</h3><h3> 播映员老蒋决定在正村口的瓮前面,也就是现在士友超市的左右,演《少林寺》。这里有四五亩地大小。一条大坝挡住了大石河。河边儿绿树成荫。环境特别的好。两边儿且还有两排大青杨正好儿挂幕布。这个时候,电影已经开始实兴宽银幕的了。</h3><h3> 演《少林寺》这天人很多。上至班各庄,下至磁家务村的年轻人都来了。我长这么大,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人。完全可以形容为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挨肩擦背。这个时候卖冰棍儿的,卖瓜子儿的也早已等候在这里了。以前卖瓜子的李姓老人现在早已经不卖了。</h3><h3> 我这个时候就不用拿板凳找好位置了。因为就在我家的院子里就能观看,且居高临下。瓮口两边儿的院子里坐满了人,且树上还有人。</h3><h3> 我估计那天,瓮口儿有几千人。人声鼎沸,热火朝天。声音小了根本就听不见。终于熬到了天黑,老蒋把电影机一开,一束强光照射在幕布上。顿时瓮口的露天电影场地鸦雀无声。连一声咳嗽声都没有。可以看出老百姓为了看武打片儿的心情。</h3><h3> 以前播放电影要换片,一般都在四片左右。现在比以前高级的多了,这个刚演完另一个机子又开始播放。一共演了两个多小时,有的小孩子还尿了裤子。</h3><h3> 随着银幕上出现:剧终,再见电影就结束了。人们意犹未尽地拿起板凳往家走。这时路上又混声一片。人们交谈着少林寺中电影的剧情,沉浸在电影的乐趣中。</h3><h3> 第二天早上我发现瓮口的场地上被挤掉了很多鞋。由于人非常的多,根本就来不及捡。</h3><h3> 随着改革开放,电影慢慢的退出了农村的舞台。彩色电视在农村,家家兴起。农村的电影就像一朵烟花一样,绽放在那个年代,燃烧过后,就成为了历史。</h3><h3> 电影《少林寺》在我村成功播放之后,精彩的武功打动人心。所以一时间的习武热,在我们小朋友们之间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俗话说:天下武功出少林。像我这样的小朋友也像少林和尚那样舞枪弄棒。整天个嘿,哈个不停。虽然没有练出少林和尚那样绝世的武功。但:弯腰,劈叉,拿大顶。都略微会一点。</h3><h3> 直到现在露天电影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非常想念那段美好的时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