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春城用夏天一样的热情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主持人李志坚老师激动的向大家介绍本次主讲人:德高望重、久仰大名的黄恕伯老师,黄老师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高中物理教科书》副总主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江西省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黄恕伯老师为2019届的昆明市高中物理老师带来了一场精神饕餮盛宴:从高考视角谈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h3> <h3><br></h3><h3>黄老师首先从高考物理试题难度因素分析的启示谈起,给各位老师揭示了试题数据分析中显示出来的最难的难题难在何处?不是物理知识解答的困难,而是难在知识与情景的转化上。</h3> <h3>黄老师细致的分析问题,解说像这样的物理高考问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素养”,实现文字→情景→解题条件的顺利转化,才能抓住突破问题的关键。</h3> <h3>接着黄老师又给大家呈现了一道2018年高考最容易的题,让大家看到最易的题不是考“记忆”,而是考“推理”。</h3> <h3>再来一道最新的高考题,从审题素养的培养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巧妙解题,黄老师通过分析,让老师们领悟到高考的趋势,是重视考察学生的素养,也就说提升学生素养和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两者的目标是统一的。自此,老师们的思想统一到了和黄老师的一致阵线上。</h3> <h3>当今物理教学和高考复习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黄老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引发老师们深刻的反思。</h3> <h3>黄老师所说实例,都有平时老师们自己教学中的影子,从中既发现了值得改进的地方,也明确了应该坚持的方向。</h3> <h3>把试题当习题用,这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做的事,在黄老师眼中却是教学中的一大陋习。黄老师明确指出试题与习题是不同的,并从两者的区别谈起,亲自示范怎样将试题改编成习题,让学生从练习题中收获学科素养,也让老师们认识到平时教学中练习题所存在的问题及弊端。</h3> <h3>关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认识,黄老师指出用训练技能的方法来提升能力是不对的,要正确认识技能和能力,才能更好的把握怎样培养考试所需的能力。</h3> <h3>关于方法的学习,黄老师指出:方法,不是用讲知识的教学策略去完成教学要求的,方法也不是学生自己“生成”的,而是“学成”的,教师要用渗透的方法来讲,让学生去“养成”方法。黄老师例举了科学素养中“变”与“不变”的模型的建构问题,让教师们体会到教科书中贯穿着“变”与“不变”的暗线,从讲解实验→讨论→推导→练习→实验探究,每次接触都是不同的情景,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内容中都在应用这样的思想方法,不断地渗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去体会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h3> <h3>关于力的分解与合成的方法,黄老师例举了一个力的分解的错误分析案例,再回归课本及课标的要求,让老师们看到课本已经做的非常好的教学设计的示范。</h3><h3>此时,老师们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在现实教学中,仅凭经验而不依据理念和核心素养需求来开展教学的危害性。</h3><h3><br></h3> <h3>课间休息,黄老师的粉丝们将黄老师团团围住,不停的咨询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黄老师一一耐心的解答。</h3> <h3>明确的目标指引,提升习题课教学的层次。 针对高三复习课教学中的典型教学之一,习题课教学,黄老师将习题教学目标分为三种层次,指导教师们从教学设计上如何逐步升级,开展以提升素养为目的的课堂习题教学。</h3> <h3>黄老师从试题的难度系数与录取率的相关性分析出发,指导教师要形成正确的难度观,对于不同的学校要形成不同的难度观。认清高考命题专家的难度观,对本校、本班的学生,在四个档次中,高校的录取率作出评估,对自己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好高考复习的难度,将教学难度结构与高考难度结构对接,合理把控综合和灵活问题的教学策略,灵活才是考查素养,在一轮复习中,严格控制综合性,在问题的灵活性上多做文章,使我们的教学难度观能与高考命题专家的难度观接近,有利于高考物理复习教学的成功。</h3> <h3>研究并提高学生的解题素养,黄老师认为解题素养包括着许多的核心素养,要进行深入研究,落到实处,切实可行的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复习过程中系统化的进行覆盖,反复不断地覆盖,教会学生把题目文字转化为物理情景,转化为物理、数学条件,对学生审题过程素养的培养有规划性的进行系统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素养。</h3> <h3>关于实践素养,黄老师建议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体验中去形成,将物理事件与物理实验形成关联。</h3> <h3>培养实践素养,不是通过刷题来做到的,而是以生活和实践相结合,教师要有意识地用真实的情景创设问题,进行物理教学,以真实的实验、真实的例子开展教学,用真实的案例巩固教学。</h3> <h3>黄老师还例举了几个优秀的教学案例,让老师们去体会真实的情景实例建构的物理知识,处理物理问题对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是何等的可贵。</h3> <h3>黄老师通过积极提升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练习题的举例,让我们明确怎样做才能充分发挥习题课的“建构”和“培养”功能:</h3><h3>1.完善知识建构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h3><h3>2.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h3><h3>3.认识物理模型特点,会把现实原型转换为理想模型。</h3><h3>4.经历多种思维形式的科学推理过程。</h3><h3>5.用证据表达观点和证明物理结论。</h3><h3>6.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乐于发明。</h3><h3>7.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检验猜想。</h3><h3>8.合理设计研究方案。</h3><h3>9.用恰当的方式对事实进行解释。</h3><h3>10.正确认识物理学,增强掌握科学知识责任感。</h3> <h3>整个一天的讲座,云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院方贵荣院长莅临,黄恕伯老师围绕着新课程高考复习与核心质养的培养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老师们在高考复习中如何对接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了更深的认识。</h3><h3>主持人李志坚老师最后总结:博学多才、又有扎实深厚教学功底、治学严谨的黄老师的讲座,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既是为高考备考的准备又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是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的实践性很强的指导。得到大师的引领,老师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和自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的深化→转化→优化教学,从学生长远发展和成长来思考,如何开展自己的教学,使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得到了更好的体现。</h3><h3><br></h3><h3>黄老师的讲座留给老师们不仅是一天满满的反思,更多的是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的建设性的指导,以及由黄老师亲自引领实践的深刻体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