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南极

蔡珉

<h3>  2019年10月31日,立志要行天下的我终于踏上了期盼已久的“圆梦南极”的征程!</h3><h3> 本次南极征程主要节点:</h3><h3><ol><li>(深圳)香港—美国/达拉斯。飞行近15小时(返程飞16多小时);1.3万公里。</li><li>达拉斯—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飞行约10小时;0.9万公里。</li><li>布宜诺斯艾利斯—火地岛/乌斯怀亚。飞行近4小时;约0.4万公里。</li></ol></h3><h3> 往返飞行累计约60小时,5万公里,比绕地球一周(4万公里)的距离还要长。</h3><h3> 从乌斯怀亚登船后,航行于横跨南美洲与南极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经过2天3夜的艰难行程,抵达南极洲的南极半岛;再根据大致的行程安排以及即时天气情况,由船长和冲锋队长商定能否每天两次登陆或登岛。一旦决定后,游客分乘十几艘冲锋舟登陆南极半岛的陆地或附近岛屿,观赏南极壮观的自然风光。往返累计在探险游轮上10天。</h3><h3> 胸有凌云志,勇闯世界巅!</h3> <h3>  在美国达拉斯机场转机。</h3> <h3>  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一个被称为世界尽头的阿根廷小城。</h3><h3> 世界各地的南极探险者大都从这个人口不足6万的阿根廷小城乌斯怀亚登船,踏上前往南极的探险之旅。</h3> <h3>  乌斯怀亚机场,独特的木制结构的机场候机厅,面积并不大。来自世界各地探访南极的游客聚集于此,人头攒动,显得格外忙碌。</h3> <p>  11月3日下午,有近150名各国极地游爱好者从乌斯怀亚登上抗冰探险游轮“亚特兰蒂”号(也称大西洋号,Atlantic),其中中国人占了七成多。</p><p> </p> <h3>  “亚特兰蒂”号一路向南穿越德雷克海峡,再穿插迂回南设得兰群岛,直奔南极半岛。</h3><h3> “亚特兰蒂”号排水量1.3万吨,长139米,宽21米,高度有8层。抗冰能力1B级,有冲锋艇20艘,全封闭式救生艇6艘。可搭载乘客198人,船员140人。</h3><h3> 船上有单/双/三人舱房六个等级、100多间。另配有剧院、餐厅、游泳池、桑拿房、健身房、图书馆、咖啡吧、酒吧、精品店、医务室等。</h3> <h3>  我们选的是船上双人海景方窗客舱。看似是一个酒店的标准间,有一个独立的卫生间,24小时供应热水浴,基本上应有尽有了。</h3> <h3>  两洋(太平洋与大西洋)之交的德雷克海峡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790公里),也是最深的海峡(最深处5248米)。德雷克有“魔鬼海峡”之称,因为这片海域西风和北风风力强大,风浪让船体尤其颠簸。</h3><h3> 尽管南极已近夏日(最低气温零下5度左右),但也经常是风雪交加。这成了许多到访南极一游的极友们的危途。</h3><h3> 我们的航船也遭遇了风浪而剧烈摇晃。有人被从昏睡中掀翻到床下,餐厅里不断有餐盘甩到地上乒乓作响(自助餐),也有人晕船严重而呕吐不止…</h3><h3> 虽说我俩不晕船,还是听领队的劝说提前吃了一片防晕船药,但没再接着服用,一夜相安无事。尽管我也曾多次爬起来捡拾被掀翻到地上的包包手机等物品。</h3><h3> 第二天,雪越下越大,船体表面结了一层冰,想到甲板上活动已经比较困难了。</h3> <h3>  在“亚特兰蒂”号穿越德雷克海峡,以及非登陆时间,船方安排了地质学家、生物学家、极地探险家等讲课,还有舞蹈课,到驾驶室参观等项活动。</h3> <h3>  壮观的德雷克海峡沿岸雪山与冰川及海面浮冰。</h3> <h3>  </h3> <h3>  日落🌅德雷克海峡。</h3> <h3>  夏季的南极天长夜短:晚上11点天才黑,第二天早上3点天就蒙蒙亮了。</h3><h3> 经过2天3夜的航行,我们的探险船终于抵达了南极!</h3><h3> 11月6日一大早,迫不及待的想一睹南极风采,爬到船头看日出🌄</h3> <h3>  南极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定居的大陆。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h3><h3> 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h3> <h3> 大船上的冲锋艇被一一下放到南极水面。</h3> <h3>  11月6日,上午,探友们分乘十几部冲锋艇,驶向我们这次南极探险的第一站:库佛维尔岛Cuverville Island(64°40'S,62°37'W)。<br></h3><h3> 每次登陆前,专职的冲锋队员们都要率先登陆目的地勘察,准备。而我们这些访客被分成两组,一部分登陆,另一部分在陆地或岛屿周围巡游观景。然后再互相轮换。</h3><h3> 这里是巴布亚企鹅(也称金图企鹅)最大的栖息地之一;海豹也进入了我们的视线。</h3> <h3>  2019/11/6,下午,登陆南极丹科岛Danco Island(64°47'S 62°35'W)。</h3> <h3>  喇叭里发出提醒,海面上突然发现鲸鱼群。爱好者们纷纷涌上船甲板瞭望。</h3><h3> 除了用望远镜或者远焦镜头,用肉眼很难看到,俺的华为P30pro发挥了手机拍摄王的神威,居然拍摄到了虎鲸鱼群的踪影。</h3> <h3>  南极天堂湾的日出🌄。火红的朝霞洒满宁静的海面,天空也被染上了一抹红云,不禁让人心潮澎湃,浮想联翩…</h3> <h3> 日照金山,宏伟壮观。</h3> <h3> 2019/11/7,上午,天堂湾/布朗站(64°53'S 62°53'W)。</h3> <h3>  南极的冰雪按生成累计时间分为三种形态:</h3><h3><ul><li>雪,由水和大量空气组成,一般存在几十年以下;</li><li>蓝冰,由水和少量空气组成,一般存在几百年至上千年;</li><li>黑冰,由水和极少空气组成,在水下呈现黑色,离开水面则呈现透明状,存在几千年上万年以上。</li></ul></h3><h3></h3> <h3>  整个南极的淡水资源占地球的90%,冰川占地球的70%。</h3> <p>  BROWN~布朗南极科考站,隶属阿根廷,建于1951年,1984年被人为烧毁。</p><p> 那年,科考队的一个医生被宣布强制留下越冬,他极不愿意又在南极渡过漫长酷冷的冬季,为达到离开南极的目的,当晚这货放火烧毁了布朗站。</p><p> 重建后的布朗站一度因财务问题关闭,今天已经被巴布亚企鹅重新占领。</p> <h3>  山岩上的鸟类栖息地。</h3> <h3>  2019/11/7,下午,达摩伊角(64°53'S 63°42'W),立马海道。</h3><h3> 陆地上分别有阿根廷和英国早年建筑的补给站房屋。</h3> <h3>  立马海道。各种冰山的造型千奇百怪、晶莹剔透,令人叹为观止。大自然才是最神奇的雕刻师!</h3> <h3>  南极特有的浮游生物。</h3> <h3>  勇敢的38位勇士们跳入南极冰冷的海域冬泳。</h3> <h3>  这位77岁老太太也在冰水里畅游了一把!</h3> <h3>  2019/11/8,纳克港(也称尼克港,64°50'S, 62°33'W),在南极大陆上。</h3><h3> 导游及探险队员们都说, 我们超级幸运,这趟南极半岛探险之旅遇到了3个大晴天!而上一个航次大都是坏天气。</h3> <h3>  2019/11/9,半月岛Half Moon Island(62°35'S, 59°54'W)。</h3><h3> 这是本航次最后的登陆&amp;巡游。</h3> <h3>  南极上气候条件恶劣,几乎寸草不生。各种藻类、苔癣类植物有几百种。</h3> <h3>  南极洲真正开花的高级植物只有三种。这种青草植物是比较少见的。</h3> <h3>  又一次近距离接触了玳瑁企鹅🐧<br></h3> <h3>  航船返程时专门绕行到智利海域,远眺著名的合恩角,一个与好望角齐名的世界著名海角。标志性的信天翁雕塑屹立在海角的山头上。</h3> <h3>  这趟南极之旅经过阿根廷,也顺路游览了其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景点。</h3><h3> 阿根廷总统府,著名的玫瑰宫,以及附近的五月广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