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美哉,大敦煌

真言堂最诗文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囗邓家恂</h3></font></h3> <h5></h5><h5><b style=""><font color="#39b54a">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大敦煌,见证了中华民族向西交流的积极开放,承载着先民向东回望的无限乡愁,凝结着中华儿女的历史记忆。走过丝路繁华,拂去岁月风尘,古老的大敦煌,在新时代焕发着更加夺目的光彩......</font></b></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i>------题记</i></font></h3> <h5><h5>  夜深了,周围一片安静,连犬吠的声音也没有。我独自一人坐在桔黄色的台灯下,已经沏好的一杯茉莉花茶,还在桌上冒着热气。我一边品啜,一边构思着这篇迟迟不敢搦管为文的敦煌散文。我凝视着挂在窗前树丫上的那弯钩月,那久别了的敦煌渐渐向我走来,它飘逸着飞天的神韵,摇动着绝响的戈壁驼铃。敦煌啊,原来在那么久长的时间里,你并没有从我的记忆里逝去,而我也没有被俗世的尘埃湮没。我曾披着皎洁的月光,沿着漫漫的河西走廊,沿着古丝绸之路,穿越大戈壁滩苍凉的旷野,一路走进了大敦煌的腹地。</h5></h5> <h5><h5>  敦煌,它在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上古时代称为三危之地,春秋时称瓜州,至汉代始置郡谓敦煌。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可见,敦煌即盛大之意。据史书记载,自汉代之后,从敦煌至玉门关和阳光的大道上,驼队络绎不绝,商旅相望于道,匹匹如流的丝绸,铺就了唐时的鼎盛,架通了走向开放、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然而,经过历代风雨沧桑,丝绸古路早已湮没,古敦煌的繁荣和历史传说已被嵌进到那一幅幅令世人都在解读的大壁画中,这就是20世纪被誉为又一历史“显学”的大学问——敦煌学。每个到过敦煌的人,面对窟内那浩繁丰富、形态各异的壁画,有谁能说得透它的深广、它的厚重以及它的悠远呢?</h5></h5> <h5><h5>  关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以怎样一种工艺技术镶嵌在悬崖断壁上,烙印在历史文化的长廊里?这一点,我没有必要再去考证,这是考古学家的事情。我只是想到,莫高窟和莫高窟内珍藏的历史、神话、艺术,在那么久远的岁月里留传下来,并且镇守在西部沙漠腹地,是这么凝重地厚叠在我们的精神之上,令人神往和渴慕,以至到今天,20世纪的历史已经过去了,新的世纪已经来临,大敦煌,必将再次成为西部一道文化风景线,亮丽在21世纪的窗口。</h5></h5> <h5><h5>  然而,独步行走在敦煌,置身于敦煌博物馆的历史里,我还是记得了这样两个令人疼痛的故事:一个是敦煌壁画遗失的故事,一个是莫高窟附近月牙泉遭人破坏,泉水濒临枯竭的故事。关于敦煌壁画遗失,敦煌文献记载,发生在20世纪初。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箱经卷和大部分绘画;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又用极少部分银元换走6000多卷敦煌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吉川小一郎等人又从敦煌拿走了300多卷经卷和两樽唐代雕塑;1914年,斯坦因还不甘心,第二次来到敦煌,取走了六百多卷经卷。在此,我除了感叹那个王道士的愚味无知外,我更感叹旧中国的贫穷和落后。不论怎么说,这大批珍贵的敦煌文献流落于异国他乡,是整个敦煌文化的缺憾,更是我泱泱大中华民族的疼痛。我们坚信,随着我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日益强大,100多年前的那种民族屈辱将一去不复返。</h5></h5> <h5>  关于鸣沙山上月牙泉的故事,史料上都有详细的记载,也流传下了很多美丽的传说。可以这样说,敦煌因莫高窟而闻名于世,莫高窟因月牙泉而具有恒久的生命,月牙泉灿烂着敦煌,灿烂着敦煌文化。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的唐代写本《敦煌录》记载:此山(鸣沙山)神异,峰如削成,其间有井,沙不能蔽。另据唐代《元和郡县志》记载:鸣沙山有一泉水,名曰沙井,绵历古今,沙填不满,水极洌满。泉中原生有铁背鱼和七星草,相传能治百病,故此水又有“药泉”之称。据载:唐代这里有船舸来游,泉边建有庙宇,“风俗端午日,城中子女泛舟湖畔。”到了清代,泉南岸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00余米的高台上,建有龙王宫、药王洞、玉泉阁等殿宇100间。然而,谁又敢相信呢?这一泓弯弯的清泉,自进入20世纪以来,竟遭到了灭顶之灾,泉边庙宇全部被拆毁,无一幸存。大量抽水造成泉水枯竭,泉眼堵塞,月牙泉的平均水深急剧下降到不足0.5米,水域面积缩小为1668平方米。</h5> <h5>  上世纪专家在《民主与法制》上发出呼吁:不久的将来,被誉为“塞外神泉”的月牙泉将会从地球上消失。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这是专家真诚的呼唤。那一年的八月,当我和我的老师站在鸣沙山上向月牙泉凝望的时候,我才感觉到那泉再不是昔日的神泉了。泉边芦草稀疏,岸边的古柳杨树所剩无几,泉水浑浊不堪,这时我才真正懂得了月牙泉的悲哀。我想,整个一座大敦煌一旦远离了这片神水,岂不要被沙漠吞没,永远失去其昔日的神采?</h5> <h5>  随着莫高窟对外开放,一年数十万游客参观,令狭小的洞窟和脆弱的壁画不堪负重,可是壁画不让看是不行的,看坏了也不行。这让许许多多敦煌专家彻夜难眠,真担心有一天从梦里醒来,莫高窟从敦煌消失了。2003年敦煌研究院着手搞数字化,敦煌文化研究专家樊锦诗也在琢磨,莫高窟能不能数字化,让游客在洞外看?为了能将莫高窟更好地保存下来,一个大胆的构想在樊锦诗心中渐渐清晰起来——为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建立数字档案,利用数字技术让莫高窟“容颜永驻”。2016年4月,网站“数字敦煌”上线,不必去敦煌即可参观30个经典洞窟、4430平方米壁画。莫高窟终将生病、老去,而这些数字影像将长留人间,延续着敦煌莫高窟的神秘传说。谁能想到呢?这个现代化+高科技的成品竟是出于一个不怎么懂互联网的近八旬老太太樊锦诗先生之手,这让我们这些所谓的互联网原住民怎么能不汗颜呢?我为樊锦诗先生点赞,为大敦煌再永存千年而骄傲!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柔弱北大才女,25岁远离恋人只身从上海来到大漠腹地,守护敦煌五十余载,把一生都献给了大敦煌。先生从不喜欢记者采访,她说我的故事很简单,不要写我,多写点敦煌,要不是敦煌,人家知道我是谁?那不是我的荣誉,那是敦煌的荣誉!有一天我成灰了,历史在这儿。这是多么朴实而又充满哲理的语言啊!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考察,在众人面前,樊锦诗先生看起来很羸弱,但我觉得她很伟岸 ,这个简单而又倔强的老太太,在青葱的岁月,只身奔赴荒漠研究大敦煌的故事,怎么也说不完、说不厌……</h5> <h5>  月牙泉呵,我真想长成一株野草、一朵野花,匍匐于你最温柔的地方;我更想变成一掬清泉,悄悄地流进你深情的怀抱。</h5><h5> 我知道,敦煌是西部瀚海中一座文化名城,敦煌是永远读不完的一部大书。其存在,拓宽了美学家、历史学家的视野,更坚固了大中华文化的底蕴。敦煌是属于中国的,敦煌文化更属于世界。让我们以生命和真诚来呵护敦煌,呵护月牙泉;让敦煌文化永远灿烂在西部,飞天神韵永远飘逸于人间!</h5><h5> 美哉,大敦煌!壮哉,大敦煌!</h5><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