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碰撞 智慧的交融 ———冯彦历史工作坊走进九中

海口九中 王彬

<h3> 学习使人思想进步,交流使人视野开阔。为了促进冯彦历史工作坊教师们的教研教学质量,对部编版教材有更深更细致的把握,为此工作坊开展了听课活动。恰逢海口九中教学开放周,工作坊的王海燕老师承担这次公开课的任务。我们抓住此次机会,共同学习观摩。</h3> <h3> 当我们走进教室时,教室里已经传出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科代表已经带领同学们在预习新知识新内容。今年恰是五四运动百年纪念,结合时政热点,王海燕老师选取了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h3> <h3>  1919年,正值青春年华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人,为了拯救最可爱的祖国,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诗篇。视频中,小提琴演奏的《送别》的曲子悠扬的回荡在教室里,画面定格在毛泽东等人青春朝气的脸庞。王海燕老师通过播放视频《一百年华》片段导入《五四运动》这一课。</h3><h3> 王老师这一导入手法堪称完美。以学生熟悉的音乐旋律和伟人青春朝气的脸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王老师这一设计充分的体现了历史教学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的渗透。在润物细无声中,慢慢的把学生带入1919年那个积贫积弱的中国,那个让无数青年学生为之流血牺牲的中国。</h3><h3> 随后王老师播放视频《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让学生回顾那段屈辱的历史。由此让学生更能深刻的体会到弱国无外交,体会到中国人民的冤屈无处伸张。积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如火山一样喷发了!然后王老师通过播放视频《五四运动爆发》带领同学们再次走入那段燃情岁月。这一刻,同学们的在老师的引导下爱国情绪不断加深。<br></h3> <h3>  这节课的重点是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和意义。如何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王海燕老师把本课中重要的信息设计成表格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完成这一部分内容。这样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关注课本的基础知识并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概括能力。学生完成表格填空之后,老师在利用图片、史料加以对重点的补充。</h3> <h3>同学们热情的参与课堂的讨论。</h3> <h3>  同学们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探究而获得的知识。通过自主学习,使同学们掌握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五四运动的影响等等基础知识,使得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发挥;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提高了同学们对历史史料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等。</h3> <h3>五四运动这场伟大学生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呢?五四运动为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是该课的难点,王海燕老师通过展示史料、播放习主席关于五四运动的讲话视频引导学生去探讨、分析、问题。王老师在教材的处理上,每个环节都在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课堂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h3> <h3>历史教育教学中,最主要的是爱国主义教育。如何在《五四运动》这节课中渗透家国情怀的教育。王老师并没有过多的说教,而是在大屏幕上展示了同学们熟悉的面孔。其中有体育明星、士兵、学生等等,他们都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有些人为祖国挣得了荣誉。他们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的连在了一起。这时候,同学们脱口而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诗句。王老师在教学中,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同学们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这正是历史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的体现。与此同时,王老师提出了更贴切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即将步入自己的青年时代。学完这篇课文,你对自己的青年时代有何憧憬?</h3><h3> 同学们畅所欲言。有些说,自己想当科学家,以为祖国贡献微薄之力。有些说,学好英语,当一名外交官,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力量。等等同学们积极发言,让我们看到了少年强则中国强的美好蓝图。</h3> <h3>少年强则中国强。习主席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王老师在结束该课时再次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进行家国情怀的情感熏陶,使得这节课情感得以升华,这就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h3> <h3>  九中的公开课吸引了众多同仁的观摩。九中的校长带队认真听课,同学们各个聚精会神,海南省教培院的历史教研员吴永清老师和海口市历史教研员林子齐老师也在百忙中来到现场观摩课堂。</h3> <h3>王海燕老师是冯彦历史工作坊的骨干教师。咱们工作坊的老师们在温冬晓副坊主的带队下,早早就过来课堂上认真听课,课后积极交流。</h3> <h3>课后,由海口九中历史组组长李鸿运老师主持课后的教学研讨。首先王海燕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她设计这节课的思路,以及遇到的难题如何去破解,并如何设计问题,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又是如何渗透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接着由各校教师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h3> <h3>海南省教育培训院历史教研员吴永青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高度评价:</h3><h3>1.本课情感导入《一百年华》,一群人15岁,与孩子们相仿的年纪,于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努力拼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浓浓的家国情怀,用历史情感打动孩子。一节课的立意,即这节课的灵魂。历史课一定要有情!</h3><h3>2.在互联网加、大数据时代,教师敢于尝试新技术。比如这次课件中就穿插了微课。</h3><h3>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时空观念,比如数轴的使用。这点做得特别好。</h3><h3>同时,吴老师也提出了一些内容处理上要注意的问题:</h3><h3>1.每节课要讲清楚一个问题,即重点,从重点中引出关键概念。 2.要有课标意识。教师要研究、分析课标,教学的重点依据课标制定,难点依据学情制定。 3.课堂中历史材料和视频的才用,要为课堂内容服务。 4.学术观点以最新的为主。<br></h3> <h3>海口市历史教研员林子齐老师分享了他的课后反思。让我们收获满满。</h3> <h3>看,我们的笔记。满满的收获,满满的反思,指引着我们的教学。</h3> <h3>接下来,林子齐老师做了题为: 《关于提升历史表达能力的一些思考》讲座。</h3> <h3>就如何提升学生历史表达的能力。林老师从以下几点给我们进行讲解。</h3><h3> 一、各科通力合作,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h3><h3> 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达。</h3><h3> 三、引领示范作用。让表达能力比较好的学生上台概述。</h3><h3>四、历史表达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才能在回答问题时做到论从史出。</h3><h3>林老师的培训总是让我们受益匪浅。</h3><h3><br></h3><h3><br></h3> <h3>观摩完王海燕老师的课,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身负着重任。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号召学生,用青春为祖国为人民谱写出一首壮丽的篇章。而我们更要扛起五四的大旗,让五四精神薪火相传,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h3>

学生

老师

同学

王海燕

王老师

历史

五四运动

工作坊

这节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