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喜欢鲜花,✨也爱繁星密布,群星闪烁。</h3><h3><br></h3><h3> 自2017年12月来到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班,我找到了教育路上指明方向那颗星,仰望着他所在的那片星空,方向澄明,脚步坚定。</h3> <h3> 2018年9月,我在班里办起了作文周报,孩子们坚持为它取名——新星周报。受我影响,他们也对星星格外喜爱。</h3><h3></h3> <h3> 班级的“小星星”们闪烁着光芒,那光从微弱变得愈发明亮。</h3><h3> 寒来暑往,“新星周报”已经成为我们班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第一年共出版四十九期周报,下个星期将出版我们班的第五十七期周报。</h3><h3> 一个人办报,我一直把管建刚老师分享的那句话铭记于心:“教育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我也相信,登报带来的“发表”的喜悦,是对学生写作的最好的鼓舞和肯定。</h3> ⭐新星周报 <h3>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刚开学,可以写一写同学的变化。</h3> <h3> </h3> <h3> 语文书上的习作也能写,作后指导课结束,连从不动笔的学生都拿起笔开始写作。</h3><h3> 这一期投稿字数近7800字,我不禁再次感叹作文周报的“魔力”——让学生有写作兴趣,能从写作中获得乐趣,一张班级作文周报便能如此受益。</h3> <h3> </h3> <h3> </h3> <h3> 有孩子觉得读书“太辛苦”。受同事启发,这次我大胆向家长约稿,周报上新增“家长说”栏目。周报发下。霎时全班轰动,许多孩子跑来问我可不可以选择这一篇为佳作。</h3><h3> 身教重于言教,这位妈妈为孩子做好了榜样。</h3> <h3> </h3><h3></h3> <h3> 临近期中考试,学校的打印机日夜连台,一刻不停,纷纷“罢工”。偏偏这天是星期三,作文活动日可不能推迟,实在是搞不定,此时只能靠身边的朋友,给黄爱学校的小山老师打电话,午自习结束前,热腾腾的周报“新鲜出炉”,这天的经历着实可以载入班级“办报史”了。</h3> <h3> </h3><h3></h3> <h3> 从9月中旬开始带着学生种绿豆,长达一个月的观察记录后,观察日记特刊顺利出版。</h3> 意外之喜 <h3> 犹记去年在会场留下的遗憾。现在弥补遗憾的机会近在眼前——</h3> <h3> 对,没错,你没有看错,默默无闻每周雷打不动“办报勿约”的乡村女教师在下,我,将参加拜师仪式,正式拜管建刚老师为师。</h3><h3> 接到组委会的消息的第一时间,我的脑子里只闪过一个念头——今年一定能要到签名🙃</h3> <h3> 我把好消息告诉孩子们,办报不是我一个人在努力,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星星们闪烁的光芒。回家后学生们写下和周报的故事、对周报的期待、想分享给其他正在办报的小朋友的话……</h3> <h3> </h3> <h3> 新一期的投稿中,那个妈妈被邀请投稿的孩子这样写道:</h3> <h3> </h3> 重点来了! <h3> </h3> <h1> <b>第三届“后作文教学”高级研修班要开班啦!</b>还是在长沙,还是管建刚老师,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h1> <h3> 为什么要参加此次研修活动?</h3><h3><br></h3><h3> 现场能听到管大风趣幽默的演说——不亏。</h3><h3> 现场能学习管大充满智慧的教学方法——不亏。</h3><h3> 现场积极交流学习心得能获得与管大合影的机会,还有签名书赠送——不亏。</h3><h3> 坚持办报一年能拜入管大门下,成为管建刚老师后作文教学团队的一员——不亏。</h3><h3> 坚持办报班里的孩子将拥有一个永不磨灭童年,一本本珍贵的书、报,写作水平会大大提升——不亏。</h3><h3> </h3><h3> 你愿意与我一同赴约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