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日去延安体检,闲暇之余怀着对知青时代的崇敬来到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参观,心潮澎湃,面对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把我带回到了那个火红的年代,不禁令人肃然起敬。</h3> <h3> 火红的旗帜迎风飘扬,火红的青春驻足在广阔的天地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1000多万稚气未脱的青年人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知识青年要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号召,告别了爹娘;告别了家乡奔赴祖国的农村、草原、兵团,誓死扎根农村一辈子。</h3> <h3> 送行的站台上锣鼓喧天,人们互相道别着,知青们个个精神饱满,身着黄军装,背起背包拉住爸爸妈妈的手“你们放心,我不会辜负你们希望的”。</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呜――”汽笛欢唱,</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列车载着28000多名知青一路飞奔,向着陕北高原,向</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着他们心目中的圣地――延安。</span></h3> <h3> 分布在延安各县的知青,他们与老乡们同呼吸,共命运,把青春和才智献给了这片黄土地,有部分知青为了这里的建设,为了保卫这里的集体财产不被阶级敌人破坏,把宝贵的生命也留在了这里。</h3> <h3> “娃娃们,快进窑里暖暖身子。”纯朴善良的陕北乡亲热情地迎接着来自北京的娃娃们。</h3> <h3> “大娘,我们给你们添麻烦了。”“说甚呢,娃娃们,额们这里生活苦啊,你们来了要吃苦了。”“大娘,我们是来接受再教育向你们学习的。”</h3> <h3> 陕北高原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一群北京的孩子们。</h3><h3> 每当夜幕降临时,一盏盏煤油灯透过窑洞窗棂映照出他们的身影,“延安窑洞里住上了北京娃”。</h3> <h3> 一切从头学起,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h3> <h3>春耕大忙,知青们和村民们忙碌在田间地头。</h3> <h3>开山凿石,修建水利,引来清泉灌农田。</h3> <h3> 在没有电视、电脑、手机的时代,农闲时拉起胡琴,吹起口琴,引吭高歌,唱上一段信天游,窑洞传出动人的歌声。</h3> <h3> 设备简陋的乡村医疗室,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h3> <h3> 赤脚医生走村串户,把健康奉献给了纯朴的村民。</h3> <h3> 一块小黑板,几张凳子就是教室,知青把山外的新鲜事传播给了孩子们。</h3> <h3>手把手地教会孩子们写字学文化。</h3> <h3> 手扶拖拉机现在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当时可算是很普及的农业机械。</h3> <h3>原始简陋的农具,给人们带来已久的回忆。</h3> <h3> 知青们不仅和善良的村民们感情深厚,还有的和驻地俊女女产生了爱慕之情,结为幸福的伉俪。</h3> <h3> 知青们来到农村后,积极工作,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毛泽东选集》,涌现出许多先进模范人物。</h3> <h3> 在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知青和村民们战天斗地,受到各级部门的表彰奖励。</h3> <h3> 1973年6月,敬爱的周总理来到延安,看望延安的乡亲们,人们喜笑颜开,奔走相告,当小车陷入延河,老乡们硬是给抬了出来,周总理老泪纵横,发出了“只要我还活着,我一定回来看你们”的坚强音。</h3> <h3> 周总理来到知青中间,嘘寒问暖带来了党中央毛主席的关怀,勉励知青们要扎根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给了知青以极大的鼓舞。</h3> <h3> 来到甘泉的知青虽不多,但他们发挥了聪明才智,为甘泉的农田和水利建设,医疗卫生和教育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甘泉的老乡们至今仍记忆犹新,期望你们常回“家”看看。</h3> <h3>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忆梁家河插队时的岁月后题词。</h3> <h3> 知青的岁月是一个青春的祭坛,知青的岁月是一个永恒的记忆,今朝回忆那段峥嵘岁月,就是唤起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创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步伐,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h3><h3><b><br></b></h3><h3><b><br></b></h3><h3><b> 贾 斌 制作 </b></h3><h3><b> 二0一九年十一月一日</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