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狼山观海</h3><h3> 王安石</h3><h3>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h3><h3>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h3><h3>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h3><h3>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h3> <h3> 早就知道南通这个名字。不是因为它有什么名胜古迹和珍馐美味,而是它一年好过一年的中高考成绩。</h3><h3> 2019年10月14日,教师进修学校批准我到南通参加研修网主办的《高品质名师工作室建设——南通样本研习活动》的学习。终于有了和课改样本零距离接触的机会,我的内心十分激动。</h3> <h3> 为了珍惜这次外出研修的机会,我提前进行备课和预习。我上网了解南通的人文历史,查询南通的教育名人,尤其是课程改革以来涌现出的教育名家。我记住了许多南通教育名家的名字,粗浅地记住了他们的教学主张。我还搜肠刮肚地设计了若干问题,准备向这些名师请教。</h3> <h3> 10月28日,早上8时30分,我们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名师工作室研修之旅。等着我们的是一场正宗的法式盛宴。</h3> <h3> (一)盛宴开胃酒</h3><h3> 首日上午,我们聆听了南通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导师团团长王笑君老师的讲座《南通名师培养机制创新》。他为我们介绍了南通市名师培养工程所取得的成绩和名师培养的机制,听了他的讲座,如醍醐灌顶,一下子就明晰了我们名师工作室的培养方向。他的讲座让我明白了:名师工作室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群人的事。名师工作室不只是为自己,更是为别人,为教育。</h3> <h3> 首日下午,南通教师发展学院鞠九兵院长为我们做了《远见与远行——新时代名师发展攻略与路径》。鞠院长不仅为我们指明了名师成长过程中所需培养的各项能力,也再三告诫我们:名师成长过程中要不惧经历各种风雨的挑战!</h3> <h3>导师孟老师虚心聆听。</h3> <h3> 首日的培训和研修,正如这杯干白葡萄酒,细细品味,唇齿留香。口感和味道瞬间刺激了我的胃,迷我的心,在我的体内氤氲弥漫。</h3> <h3> (二)盛宴冷拼</h3><h3> 29日上午,南通中小学名师培养导师团副团长郭志明老师为我们做了题为《品牌,名师工作室的灵魂》,为我们系统解读了南通名师工作室品牌建设的经验,为我们指明了名师工作室的发展路径!他明确指出:每一个工作室,每一位领衔人(主持人)必须树立品牌意识,确立自己工作室与其它工作室显著的差异性标识。否则,就和一般的学习型团队没有差别,它也缺乏存在的必要了。</h3> <h3> 29日下午,我们实地观摩并倾听了《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吴建英名师工作室活动——“中国风-母语美”微课程群的研发与实施》,让我们看到了名师工作室为学生成长搭建了丰富的平台,也助力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也深深意识到深度卷入课程研发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和吴老师都是语文教师,只是所处学段不同。我的学生年龄更大,智商和情商都更强更高。回去以后,我也要在我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多地融入中国风,让学生更多地感受母语美。</h3> <h3> 次日的研修带给我的感受就是一个字——鲜。无论是“树品牌”的观点,还是一幅幅有中国风的画面,一言一行,一点一滴,都让我产生一种海鲜入口的兴奋和满足。</h3> <h3>姜虹老师一边听课,一边认真记录。</h3> <h3> (三)盛宴热菜</h3><h3> 30日上午,我们聆听了南通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冯卫东老师的《点亮教育人生的“灯”——和中小学优秀教师谈“教学主张”》,冯院长用炼制教学主张为名师成长点明了心灯!他的提炼“教学主张”的观点,其实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顶层设计”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一边听讲,一边勾画自己的教学主张和美好未来,热血沸腾。</h3> <h3> 30日下午,我们实地观摩了如皋县景中中学,切实感受走在教育改革前沿的先进理念和扎实做法。一线教师实实在在的讲座,乡村学校实实在在的实践,校园内的每一个标语,教室内的每一名上课学生,大到课桌椅的摆放,小到课程表的设置,都带给我强烈的视觉冲击,引发了我的许多思考,让我心潮澎湃。</h3> <h3> 第三日的研修犹如冷餐三文鱼之后的香煎牛排,吃的我嘴巴香香的,周身暖暖的。</h3> <h3> (四)盛宴主菜</h3><h3> 31日上午,我们聆听了南通教育科学研究院陈杰院长的讲座《课程改革:全球趋势与南通实践》。陈院长指出:课程改革势不可挡,无论是否愿意,都会被裹挟着前行。他总结不同教师的区别:平庸的教师叙述,一般的教师讲解,较好的教师示范,优秀的教师启发,卓越的教师放手。</h3> <h3> 31日的下午,我们参观了鞠九兵名师工作室。工作室的三位成员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和研究成果。最为重要的是鞠九兵院长向我们介绍他的教学主张《智性语文》。鞠院长以《百合花》和《七根火柴》等多篇文本为例,对他的教学主张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他的对语文的痴迷,对教育的热爱,他对教育理论的深入思考,对教材文本的细致解读,都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不只是一个只会讲座的专家,他是一个又会教课,又懂教研,又有情怀的教育家!</h3> <h3> 当天下午的研学带给我的收获最多,启发最大,感受最美妙!它不正是大餐中的主菜——法式鹅肝吗?</h3> <h3> 姜虹老师参观南通市鞠九兵工作室。</h3> <h3>工作室成员与鞠九兵院长亲切交流,并互留联系方式。</h3> <h3> (五)盛宴甜点</h3><h3> 研修最后一日的上午,我们聆听了李凤老师的报告《名师工作室成果申报艺术》和王晓东老师的报告《名师工作室成果炼制》。这其中,李老师的报告朴实无华,令人难忘。她深情回忆了从代课老师成长为语文名师的成长过程。2个小时的时间,没有任何诘屈聱牙的词汇,没有任何不着边际的慷慨抒情,也没有任何故弄玄虚的理论,她用一个个课例,一个个事例,向我们诠释着自己的行事风格和教学主张——无痕。她讲得朴实无华,我们听得如痴如醉,不但没有一丝一毫的枯燥感,而且听了她的报告,做教师的幸福感爆棚,自豪感陡然而生!</h3> <h3> 李老师的报告就像餐后的甜点,不但不感到甜腻,还会让身心得到彻底放松!</h3> <h3> 最后一日的下午,所有的老师分组进行研讨。来自于五湖四海的老师,畅所欲言,谈心得,描未来,交朋友。</h3> <h3> 几天来的研修学习,让我们充分了解到南通教育鲜活的经验,研修到来自于教学最前沿最基层最“劲道”的学术之果!我们也要努力构建自己的教育,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主张,用美好的方式播种工作室成长的种子!一路培育,一路呵护!</h3> <h3>姜虹老师在分组研讨中认真记录。</h3> <h3>孟老师在分组讨论中发言,介绍我区语文工作室的经验。</h3> <h3> 七天的研修即将结束,谨以拙诗一首抒怀,并表达对南通研修全体成员的敬意。<br></h3><h3> 南通研修有感</h3><h3> 江海交汇处,研修南通行。</h3><h3> 离家四千里,路远夜尤凉。</h3><h3> 白天学习紧,夜半反思忙。</h3><h3> 无惧住行苦,只为读书郎。</h3> <h3> 我愿意做用精神的暗香和灵魂的蜡烛燃烧美丽人生的歌者,行走在语文教育的路上,哼唱着生活的歌谣,追逐着温暖的向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