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客语方言“唱”进小学课堂 原创: 伍志洁

三亚文艺

<h1><b><font color="#ed2308"> 崖州客语方言</font></b></h1><h3> </h3><h1><b><font color="#b04fbb"> 方言保护:</font></b></h1><h1><b><font color="#b04fbb"> 崖州客语方言</font></b></h1><h1><b><font color="#b04fbb"> “唱”进小学课堂</font></b></h1><h1><b><font color="#b04fbb"> 文/伍志洁</font></b></h1><h3><b> </b></h3><h3><b> 海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移民岛”。从古至今,迁移过来的人口不可计数。也正因如此,人们也称之为“方言岛”。</b></h3><h3><b> 俗话说“隔山一个腔,隔水一个调”,方言的复杂性可想而知。岛上汇集了各种复杂的方言,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不同的方言之间相互碰撞、交融,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同时,为了方便沟通,方言逐渐趋同,衍生出新的方言,形成了今天众多的海南方言:海南话、儋州话、迈话、军话、客家话、临高话、黎语、苗语、回辉语等。其中,“海南话”是全岛使用率最高且分布最广的方言,属于汉藏语系中汉语方言的闽南方言。</b></h3><h3><b><br></b></h3><h1><b><font color="#ed2308"> 古崖州的“通用语”</font></b></h1><h3><b> “海南话”的前身是南宋末年为了躲避战乱迁移而来的福建莆田人所讲的莆田话。后来,由于他们迁徙上岛后定居的时间和空间不同,他们所说的闽南方言也发生了变化,演变成为海南次方言,如“琼文话”、“崖州客话”等,并以片块状分布。在琼南地区,“海南话”也称为“客语方言/客话”,是过去古崖州地区人们广泛使用的方言。</b></h3><h3><b> “在过去的崖州,客话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是通用语,如果不会说客话就很难交流”,崖州民歌的代表性传承人张远来老师如是说。张远来是崖州保平人,年过七旬的他谈起自己家乡的方言文化,泛起笑容的面颊上时而眉头紧锁。</b></h3><h3><b> 关于古崖州的方言,清朝的《崖州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崖语有六种。曰军语,即官语,正音,城内外三坊言之。其初本内地人仕宦从军来崖,因家焉,故其音语尚存,而以军名。曰迈语,音与广州语相似,附城四厢,及正三亚里椰根里言之。曰客语,与闽音相似,永宁里、临川里、保平里及西六里言之。与郡语同。曰番语,所三亚里言之,即回语。曰儋语,儋人隶籍者言之,与迈语相似。曰黎语,东西黎言之,互有异同。”文中提到,古崖州有六种方言,但实际上,根据古崖州辖区的分布位置,当地方言除了军话、迈话、客话、黎话、回语、儋州话之外,应该还有疍家话、客家话、苗话。</b></h3><h3><b> 张远来说,古崖州讲军话的人主要分布在州城,讲迈话的人主要分布在州边、水南地区、羊栏(今凤凰镇),其他绝大部分地区讲的是客话。这个信息也得到了陈光良教授的证实。他在考察古崖州“客话”方言人口的乡村分布后总结:说客话的地区除了崖城西界“西六里”之外,还有三亚里(临川)、桶井、马岭、西岛,崖城治所西界还有保平、港门、头灶、镇海、长山、梅东、梅西、角头等传统村落。可见在当地说客话的族群并不少。</b></h3><h3><b> “不管你从哪里移民过来,不管你原先讲的是客家话,是粤语,或是黎族话,要想在崖州地区生活,就得学会讲客话(海南话),这样才能办得了生活中的大事小事。”张远来解释,这是方言“同化”的现象,随着说客话的族群增多,久而久之,当地人不约而同地把“客话”作为日常沟通的通用语。</b></h3> <h1><b><font color="#ed2308">  “说不好客话,就唱不好崖州民歌”</font></b></h1><h3><b> 在海南,方言式微的现象已普遍存在,绝大多数的年轻人不会说(听)海南话。作为一个国际旅游城市,随着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本地方言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情况自然是不容乐观。其中,崖州客语方言在当地的使用率正逐步递减。年轻的父母虽然会说客话,但极少使用客话与孩子交流,觉得说普通话更方便和简单。慢慢地,说客语方言的年轻群体在缩小,有的人完全不会说,也听不懂;有的人能听懂,也能说一些,但发音不标准,词汇量也不丰富,表达时磕磕绊绊,经常加入一些普通话。</b></h3><h3><b> 谈到此处,张远来一脸严肃,“这样挺危险的”,他说,“要是没有人讲客语的话,崖州民歌就没人唱了,那就可惜了”。</b></h3><h3><b> 崖州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崖州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崖州民歌是一种用客语方言咏唱的汉语民谣,发展至今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是当地人喜闻乐见的古韵乡音,富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b></h3><h3><b> 客语方言是演唱崖州民歌的语言基础,而说好客语方言则是唱好崖州民歌的关键。这是因为,一直以来崖州民歌在创作的过程中,歌词里所采用的修辞都要严格按照客语方言的韵脚来定,这样唱起来既能恰到好处,押韵动听,又耐人寻味,满足人们需要的艺术美感。</b></h3><h3><b> 当前,崖州民歌的传播与推广工作存在巨大的困难,传唱人老龄化现象严重,缺乏新生力量。纵观三亚、乐东等流行崖州民歌的地区,崖州民歌的传唱人年纪在五十到八十岁之间,年轻人很少。经过小范围的调查,同笔者一样是九零后的崖城年轻人多数表示,自己不会唱崖州民歌的主要原因是不会说客语方言或者发音不标准。</b></h3><h3><b> 对于这一现象,作为崖州民歌的代表性传承人、传唱人的麦宜斌也感到担忧。纯正的客语方言是崖州民歌传唱的关键,只有保护了客语方言,才能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b></h3> <h1><b><font color="#39b54a">  </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 </font></b><b><font color="#ed2308"> 崖州民歌进课堂 </font></b></h1><h3><b><font color="#39b54a"> </font>采访的那天是周三,走进港西小学,正好下课铃声打响,一群稚嫩淘气的小学生在教室外头上蹿下跳,我惊喜的发现他们在嬉戏间还会用客话聊着天。麦宜斌解释,这是因为学校的位置偏离城镇,规模较小(全校有120多个学生,11个老师),覆盖的教育范围是港西几个居委会的子女,并且外地人少,学生几乎都是港门人,所以相较于城市里的孩子,这里的孩子经常接触到客语方言。</b></h3><h3><b> 虽然他们对客语方言不陌生,会说一些日常用语,但无法完整地表达。会说客语的多数是五六年级的学生,而刚升上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就很少说了。这些孩子们的父母都很年轻,在家里都用普通话交流,仅有爷爷辈的人还在使用方言,但是孩子们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他们也听不懂小孩子的意思,久而久之代际间的沟通越来越困难,家庭中没有形成说客语方言的语言环境。麦宜斌觉得,教小孩子说方言是有难度的,除了要有语言环境支撑,还需要提升他们对方言的兴趣。因此,他想通过学唱崖州民歌,用音乐的方式将方言教学串联,这样既能学到客语方言,还能将传统艺术传承发扬。2013年,作为当时港西小学语文老师的麦宜斌决定给学生们增加一堂“崖州民歌”课。</b></h3><h3><b> 港西小学共有6个班,一个年级一个班。除了一年级和六年级,二、三、四、五年级一周要上两节音乐课,教唱崖州民歌是音乐课的主要内容。麦宜斌通常会从歌本中选择传统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摇篮曲教给学生,例如告诫大家珍惜时间、自立自强、仁义处事、尊重他人等等。</b></h3><h3><b> 一首摇篮曲并不长,看起来短短的七字四句,却在教二年级的过程中把麦宜斌给难住了。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年纪尚小,对客语方言不熟悉,认识的文字也不多,常常唱着唱着就“跑调了”,或者唱成了“普通话”,再或是记不住发音最后“不唱了”。</b></h3><h3><b> 即便这样,麦宜斌也不担心。他觉得,只要有这门课在,学生的客语方言就会有进步。方言进入课堂的优点之一,是能营造一种语言环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语感,保持兴趣。“现在四五年级的小学生都唱得很好了,六年级因为升中学的原因停了崖州民歌课,但是他们照样能把教过的崖州民歌唱得有模有样,同样再拿一首新歌,我教给他们,快的话半节课就能唱好了”,麦宜斌笑着说,自信溢于言表。</b></h3><h3><b> </b></h3> <h1><b><font color="#39b54a">  </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 听一堂“特别”的方言课</font></b></h1><h3><b> 上课铃再次敲响。麦老师邀请我去听一堂崖州民歌课。</b></h3><h3><b> 刚进到教室,学生们已经挺直腰杆端坐着,目视黑板。这节课上的是一首新的《摇篮曲》。在上课之前,班里的两位“小歌手”各自领唱了一遍曲子。两位11岁的“小歌手”长相文静甜美,可唱起崖州民歌来底气十足,声音嘹亮,充满着一股力量。</b></h3><h3><b> 老师把歌词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用红色的粉笔标出每一句话的关键字、词。这首《摇篮曲》的歌词如下:</b></h3><h3><b><i><font color="#b04fbb"> 摇侬咧,摇侬大来振家声,摇得侬大知应嘴,牵母衣裳跟后行。</font></i></b></h3><h3><b><i><font color="#b04fbb"> 摇侬咧,摇侬大来拾好样,侬见好样侬味拾,勿用给人骂母娘。</font></i></b></h3><h3><b> 这是一首母亲在哄小孩入睡时轻声哼唱的摇篮曲,歌词大意是希望孩子快快长大,健康长大。长大以后,要懂事,要做个好人,努力读书,将来做一个有作为的人,光宗耀祖,不要让母亲失望。</b></h3><h3><b> 在讲课的过程中,麦宜斌用“方言+普通话”的方式,先是带着学生用客语方言诵读几遍歌词,之后再分析重点字词,然后才是学唱。他会花半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讲解和分析歌词里的字、句,弄清楚这些汉字、生僻字的意思,以及它们在客语中的标准发音,避免发音和理解上的偏差。</b></h3><h3><b> 由于崖州民歌产生于民间,是土歌,歌中包含许多客话俗语。这些俗语的发音比较特殊,无法用文字体现,所以当地人就选择用具有相似客语方言发音的文字来代替俗语的发音。例如,“棉花”这个词在歌词中就变成了“剪半尼”,但是实际上这三个字并不是棉花的意思,只是起到替代作用。不仅如此,俗语中还有一些熟悉的字但另有它意,例如歌词里的“味”,不是平时我们理解的“味道”,而是“要”“就”的意思,或者有时候只做语气助词,通常是一个俗语表达。在演唱的时候不唱“wèi”,而是唱“vī”,这是客语里的发音。</b></h3><h3><b> 三十几名小学生,自然又朴实地唱着崖州民歌,干净清亮的嗓音把摇篮曲演绎得真实、生动且细腻。没听这堂课之前,笔者认为,这应该和平时的音乐课没什么两样。参与之后发现,这比普通音乐课要复杂得多。从诵读到学唱,从一句一句分解,到整首歌齐唱、分组演唱,再到最后的纠错总结以及合唱,麦宜斌没有一刻是松懈的。正如他所说,崖州民歌里有大量的俗语表达,许多字词的含义深刻、复杂,是学生平时的生活中接触不到的词汇,理解起来有难度。只有反复的教唱、讲解,学生才能唱好这首歌。</b></h3><h1><b><font color="#39b54a"> </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 </font></b></h1> <h3><br></h3><h1><b><font color="#ed2308"> 方言保护刻不容缓</font></b></h1><h3><b> 对人类来说,维护语言的多样性就和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一样重要。美国的语言学家戴维·哈里森称,差不多每两个星期,就有一种语言从地球上彻底消失。而地方方言本身就是一种更为多样的语言类型,是一种不可再生、不可复现的资源,一旦失传,必定无法再造。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保护方言迫在眉睫,也势在必行。</b></h3><h3><b> 保护方言,是保护家乡文化,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方言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活化石”,承载着这片土地上浓郁独特的家乡文化。崖州客语方言是天生的音乐语言,表达风趣幽默,很有乐感,而方言中的俗语记录着当地文化的与众不同。张远来说,崖州民歌要用俗语唱,这样“味道”才纯正,意义才深刻,是普通话演唱无法达到的效果。笔者随机询问几个上过崖州民歌课的小学生,问他们在学唱中获得了什么。几个唱了三年崖州民歌的小学生纷纷表示,在唱歌的过程中,他们掌握了家乡文化中丰富的俗语知识,不仅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加深对崖州客语方言的理解,还拉近了他们与家人之间的距离,也提高了自身演唱崖州民歌的水平。</b></h3><h3><b> 张远来说,好的崖州民歌即要“入文”,也要“入俗”,意思是既要能用文字清晰地表达意思,传递情感,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还要接地气,通俗易懂,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了解崖州民歌的人都知道,民歌讲究押韵,其韵律藏于方言,方言让崖州民歌充满了韵律美,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独有的“魅力”。因此,保护方言,既是保护文化记忆,也是保护汉语的生命之源,有利于传播更优秀的传统文化。</b></h3><h3><b> 保护方言,是把“根”留住,加强文化的归属与认同感。无论走到哪儿,人们总会被问到“你是哪里人”,如果说不出自己家乡的方言,别人还会对你所说的归属地产生质疑。方言,是我们身份的认证,是故乡的胎记。土话是根,它如同一张名片,一句乡音轻易就能让乡情昭然若揭。浓重的乡音能引发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唤起人们对家乡的记忆。一位在外地工作的崖州人告诉笔者,因为工作的原因,他几乎每天说普通话,在一次工作中遇到一个会说崖州客语方言的老板,本以为自己遗忘了乡音,没想到在和老板对话的时候自然地脱口而出,他顿时觉得心里一阵暖。两人相聊甚欢,唤起彼此共同的家乡记忆,他说,那一刻,他意识到方言是自己的“根”。这种瞬间撞击内心的“归属感”一辈子都忘不了。</b></h3><h3><b> “普通话可以让你走得更远,方言则让你不要忘记从哪里出发;普通话让你交流及其顺畅,而方言让你感到无限温暖。”这是著名主持人汪涵常说的一句话。他作为“语言保护者”的身份,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保护方言的重要性。方言,是我们安放乡愁、守望故土的情感纽带。而对这份情感的传承和保护能让我们记住我们的“根”在哪里。</b></h3><h3><b> 麦宜斌说,高年级的小学生在学崖州民歌的时候已经不像低年级时那么困难了,他们对旋律、客话的掌握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些年的“崖州民歌进校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张远来感慨,这就是方言的力量,只要人们有心、用心去想办法保护,方言就能保留下来,就能让古老的崖州文化造福崖州人民。</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