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五里河

<h3>思念就象一根看不见的线牵着你,回忆又象一本永远翻不完的书吸引着你</h3> <h3>秋来了,秋又快要走了,想回家看看,看看那的树,那的楼</h3> <h3>一走进东北大学,路二边的银杏树就映入眼帘,几十年了它们也不换件秋装,还穿着黄色的外套站在路旁</h3> <h3>这的每一个拐角都那么熟悉,就好象昨天才刚刚在这走过</h3> <h3>二舍的红砖外墙早就换了颜色,原先的木窗户也换成铝合金的了</h3> <h3>这组塑像是新的,上学时天天在这过从没见过它</h3> <h3>以前我们上小学时的临时校舍应该就是现在饺子馆这个位置</h3> <h3>这是一舍,一舍和二舍是一样的,还保留着当年苏联设计的模样</h3> <h3>校园东面的那几排二层红砖小楼只剩下这一座了</h3> <h3>这是新建的教学楼,不知这名字是从何而来</h3> <h3>冶金馆的后面一直都很荒凉,在这三楼有个大会议厅,小时候放电影就在那,能有座坐在长条的带靠背的木椅上看就是过年了,更多的时候是想着怎么能进去,能混进去就各显其能了</h3> <h3>记忆中撸过榆树钱的小树现在已经长得很高很高了</h3> <h3>一舍二舍中间靠北有一个蓝球场,好象没多少学生在玩,大概他们现在更喜欢的是在屋里扒拉手机玩吧</h3> <h3>这是新建的办公楼,其实这里的新与旧是同当初最原始的校舍相比较的,所谓的新也不是只有几年,有些也十几二十多年了</h3> <h3>转到机电馆后面的小角门,印象中它就从来没打开过,当年的红漆木框门早已腐朽,新换的门还保留着以前的样式</h3> <h3>走进馆里看看当年上课坐过的教室,这正在上课,这么少的学生应该是研究生的课</h3> <h3>教室里同学的面孔是那么的亲切,想想当年也曾在下面认真的听过课记过笔记不由的感叹岁月这把杀猪刀舞起如风,只一招半式就把这一切变成了回忆</h3> <h3>在走廊的尽头一个学生在安静的看着书,快门的声音惊扰了他,他站起来说,老师我在这碍事不,我忙摆摆手示意他坐下说不碍事的,就是想照你认真学习的样子</h3> <h3>在大学当老师时站过这三尺讲台,台上台下只在一个阶梯教室就完成了身份的转变</h3> <h3>上学时看这个如同一加一,现在又变回了天书,其实上大学最后留下能陪伴并受益终身的是思维方式和能快速接受理解新知识的能力,顺便说一下,这板书写的真棒</h3> <h3>走到教室的最后一排坐了一会,闭上双眼,往事如过眼云烟般飘过,读过的书、念过的人象电影一幕幕在脑海中掠过</h3> <h3>现在教学楼里多了好些新设施,我们那时只有开水房</h3> <h3>有这个就再也不会进错教室了</h3> <h3>这个小楼还在,记得应该是热工仪表实验室,小学同学的父亲在那里,小时候进去玩过</h3> <h3>机电馆的正面,正在维修,满满的全是那个时代的印记</h3> <h3>机电馆门前的小花园,课间我们都会到这站一会放松一下</h3> <h3>新建的汉卿会堂,原先这地方是个不大的假山,山上有个大铁架上面挂着一个大钟,有什么紧急事会有人去敲钟,小时候我们捉蜻蜓也常去这,上山正面有三段水泥台阶,那时候觉得好高呀</h3> <h3>路的尽头就是家属区,小时候没有这么高的楼,住的一栋二层小楼有二个门洞,一个门洞只有四家,那时候人少住的没现在这么拥挤</h3> <h3>建筑馆是老东大校园最漂亮建筑,没有之一</h3> <h3>这是个天然滑梯,小时候等下大雪结冰时我们会去跑上滑下的玩个满头大汗</h3> <h3>新建的图书馆,我们上学时图书馆在冶金馆里</h3> <h3>这是东大的主楼,现在看它不起眼,想当年九层楼的它可是全沈阳市最高的建筑</h3> <h3>这是采矿馆,在这上课的不全是采矿系的,好多公共大课都在这上</h3> <h3>采矿馆和冶金馆之间的体育场现在变成了草坪,当年那可是一个标准的体育场,里面是足球场外圈是标准跑道,夏天我们在那踢足球,冬天在冰场上滑冰,那时候还讲德智体全面发展,现在好象也没人提了,对学校来说只要不挂科能正常毕业就够了</h3> <h3>冶金馆的正面</h3> <h3>以前化学馆的位置修了座新体育馆</h3> <h3>中国奥林匹克第一人是东大的</h3> <h3>这是老体育馆,现在叫羽乒馆,在它后面有新建的体育场和游泳馆</h3> <h3>这是东大小东门,再多走几步就出了东大了,每次离开学校离开家都会有那种依依不舍的感觉,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都是在这度过的,这又怎能不让人怀念呢,就算杀猪刀再快它能斩断的也只有岁月,而怀念却是它永远无法斩断的</h3><h3><br></h3><h3> 2019.10.31摄于沈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