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最好的生活方式</h3><h3> 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h3><h3> 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h3><h3> 回头有一路的故事</h3><h3> 低头有坚定的脚步</h3><h3> 抬头有清晰的远方</h3> <h3> 木铎,北师大校徽标志物。铎”出现于夏商,是一种以金属为框的响器,古代用以木为舌的木铎宣布政令,后来木铎就成了教师的指谓。《论语》记载:“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后人将此说法扩展,称老师为执掌木铎的人,“木铎”是以一直作为北师大的校徽标志物。</h3><h3> </h3><h3><br></h3> <h3> 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十所大学之一。<br></h3><h3> 百余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五·四”、“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秉承“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h3> <h3> 秋日的北京,阳光不燥!当清晨的第一抹阳光泼撒在祖国的大地上,行色匆匆的人们纷纷奔向自己的目的的,我们组一行6人跟随运城市教育局道德与法治教师核心素养提升培训的大队伍,在市教育局郭辉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中国师范类的最高学府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学习(2019.10.27--2019.11.02)。</h3> <h3> 运城市教育局何科长在开班仪式上致辞!他对学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高度认识本次培训的意义,将此次培训学习与新时代赋予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时代使命紧密结合,自觉提高政治站位,专心学习,认真笔记;二是要在生活上主动适应环境,一切以学真经,悟真理,得真谛为首要目标!三是要严格遵守学习,生活纪律,服从安排!</h3> <h3> 北师大心理学部副部长王君致欢迎词!</h3><h3> 她首先对各位老师表示欢迎!接着她给我们介绍了北师大悠久的历史,完备的学科体系,严谨的教风,优良的学风,历数北师大先辈巨匠,指点北师大莘莘学子!随后她给我们重点介绍了北师大心理学部以及本次学习提升的意义所在!</h3> <h3> 培训学习课程安排</h3> <h3> 伍新春教授给参训教师详细解读了核心素养的内涵,使我们全面,深入了解,认识,理解核心素养的时代需要!</h3> <h3> 张西超教授以《如何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为题,从心理学角度帮助教师在了解影响职业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并给出解决建议!</h3> <h3> 治学严谨的北师大心理学刘儒徳教授重点以“沉锚效应”谈到教师们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巧妙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h3> <h3> 北师大副教授李晓东,硕士生导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组成员,他讲座的题目是《新时代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首先谈了国家对思想政治课程及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接着重点介绍了“八个相统一”的时代背景、时代价值、内容及相关要求,最后指出了道德与法治课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国家即将出台的解决方案,更增强了我们今后努力工作的信心和决心!</h3> <h3> 夏县道德与法治培训学习2组的六位教师积极探讨,交流学习心得!</h3> <h3> 北师大教授李晓东针对道德与法治目前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惑以及对学科发展的期待。分组讨论,气氛热烈,交流发言。</h3> <h3>《让学生爱上思政课的有效策略》,姚梅林教授从教师的必备素养,课程的价值功能,学习的基本心里规律,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学习动力到学习能力的转化等五个角度,指导教师更好的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程!</h3> <h3>朝阳区思政课教研室主任康利老师</h3> <h3> 东城区思政教研员李婉华老师</h3> <h3> 朝阳区思政课教研员刘秀洪老师</h3> <h3> 康利,刘秀洪,李婉华等三位老师从自身教育、教研的经验,心路历程,对新教材的详细,准确的解读,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刚好的去完成教学目标,实现价值观教育,法治意识培养,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培育!</h3> <h3> 10月31日下午,我们来到了陈经纶中学崇实分校,参观校园,观摩课堂!</h3><h3> 在这个紫藤花开的、美丽的地方,我们观摩的是任丹丹老师的一堂单元式课堂实录!授课老师巧妙的设计,扎实的教学作风,深厚的教学底蕴,自然的教学过程,有效的教学反馈,给与会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的杨晓霞老师还和授课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h3><h3> </h3> <h3> 李晓霞(夏县)在和授课老师交流</h3> <h3> 执行校长高殿军介绍陈经纶崇实分校的建学理念:</h3><h3> 崇实分校秉承经纶办学传统,发扬光大“老实、宜强、勤奋、创新”的校训,办学定位“和谐、儒雅、多元、开放”,把“书香敦品,德行励学”的办学理念,根植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目标之中,培养“有德、有识、有礼、有趣”的社会人,促进了经纶学子的全面发展。</h3> <h3> 北师大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葎教授!王老师就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提升,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对思政课教师如何进行经验总结,归纳,教育教学反思等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h3> <h3> 我们毕业了!!!!!</h3> <h3> 每一天的学习总让所有的参培老师深深地感受到培训的意义所在。每一位授课的教授,老师有的是高屋建瓴,有的是深入浅出,为参培教师提供着教育教学的营养大餐!</h3><h3> 一周的培训让我们有着醍醐灌顶般的洗礼,我们对核心素养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对道法课的课程性质,地位,价值与功能,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对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时代使命和肩上的担子有了更新的理解!</h3><h3> 今天的培训,就是为了明天的精彩!</h3><h3> 北师大之行,感受到了教育的伟大,更坚定了我们对教育的信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