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结束篇

南雨

<h3>制作:晓晓</h3><h3>文字:晓晓整理</h3><h3>音乐:昔情难追</h3> <h3>走进西北,了解敦煌!</h3><h3>策划:晓晓</h3><h3>同行:百合</h3><h3>规划:西北强子</h3><h3>行程:杨凯成师傅</h3><h3>承运:西宁长云国旅</h3> <h3>  零乱的行李洒落在房间里,在我身旁,与我平行躺着,无声无息。同伴来回整理着两人又一天的开始。</h3><h3> 疲惫一天,眼睛紧闭,可眼帘总有城墙一道又一道,拐角错错落落我数不清,只能随着客流来回穿梭,人流中的长枪短炮对着高墙,对着历史的缩影捕逐、无论是男女老少清一色的拿着手机,对着镜头有千万次的碰撞、凝结成块。目的都想把这历史承载了太多太多带回去……。</h3><h3>也许是疲惫了吧?还是在想心事?原本是饿着肚子的我,而那些出现在眼帘的影子渐渐远去……,我也在朦朦胧胧中回到江南水乡,又是新的一天开始。</h3> <h3>  如果敦煌不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的要冲,不是千里荒漠中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绿洲,不是中原商队出阳关和玉门关的分岔路口,不是佛教传入中国并落地生根的第一站,便不会成为旅人的歇脚之地和货物的中转站,也不会成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关键点。</h3><h3> 资料查询~网络</h3> <h3>莫高窟的保存与基本构造,除了地理环境之外,构造要件是很大因素。</h3><h3> </h3> <h3>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季羡林)</h3><h3><br></h3><h3> 资料查询~网络</h3> <h3>一个活着的敦煌!</h3><h3>它传唱于曲子戏中,它流传于飞天舞中,它藏身于胡饼、蒸饼、煎饼等26种饼中,它化身为三维重建后的数字敦煌,它链接于全球共享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它跨界于游戏、动漫、音乐、文创之中。</h3><h3>“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她永不磨灭。”在敦煌研究院的一面墙上,写着这样一段话。</h3><h3>“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因为,敦煌打通了人类文明的任督二脉,它是属于全人类的敦煌。</h3><h3>大漠与敦煌相亲相爱上千年,现在如此、将来如此、永远如此。</h3><h3><br></h3><h3> 资料查询~网络</h3> <h3>嘉峪关~~西北汉子的堡垒,男人的世界。</h3> <h3>  登高俯瞰,长城像巨龙在广袤的瀚海飞舞,须晴日或可见海市蜃楼。城下戈壁滩的驼队传来悠扬的铃声,令人蓦然回想起丝路商队和旅行者穿越关城,信步走出光华门外,放眼望去:祁连山脉绵绵不绝,落日为终年不化的雪峰抹上了一缕淡淡的玫红.</h3><h3>戈壁大漠,除了生命力极强的红柳之外,就是一些耐旱耐寒的骆驼草,一蓬一蓬的妆点着苍茫大地。这才叫天宽地阔,这才叫西北的大气。这种况味,在细雨江南是无法真正体味的。</h3><h3> </h3><h3> 资料查询~网络</h3> <h3>  如果鸣沙山不是遍地翻滚着大妈和丝巾,敦煌之魅就不会留在更多人眼里乃至心上,被带到更远的地方。~~我相信在这里绝对没有贬义。🌹🌹🌹</h3> <h3>我来了,梦寐以求的胡杨林</h3> <h3>不如归去</h3> <h3>我之所以把怪树林排在后面,是因为它的出现有着过于沧桑与凄婉,虽然她有着三千年不死、不倒、不朽的浪漫史诗集,可我的脑海总有千丝万缕的凄婉……。</h3> <h3>这些图片一次次被使用,可她就是一个真实写照……怪树林历经的磨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