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课堂 共促成长

连连

<h3>  为引领教师钻研教材,增强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师执教水平,自9月24日开始,一实小二年级语文组开展了为期近一个月的研讨课交流活动。</h3> <h3>  管连连老师抛砖引玉,率先执教了一节古诗研讨课《登鹳雀楼》。她通过“知诗人”“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四个环节层层推进。同时,她运用欣赏图片,简笔画,音乐渲染等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边读诗边想象画面,进而语言描述画面,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育效果。</h3> <h3>  杨付英老师执教的是《黄山奇石》一课,可以看得出杨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活泼、自主的学习空间。教师首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然后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从而使学生相互交流,畅所欲言。</h3> <h3>  王苗苗老师执教的是《田家四季歌》。这是一篇识字课文,识字写字更是重中之重。因此王老师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识字方法的教学,力求识用结合。她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识字,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br></h3> <h3>  杨欢老师执教了《寒号鸟》一课。课堂伊始,她用图片激趣导入。之后检查字词,解决了生字词问题。再通过几个关键问题,引领孩子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同时,引导学生反复对比朗读,明白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h3> <h3>  朱素凡老师执教了《妈妈睡了》第一课时。本节课,朱老师围绕识字写字,读准读通的重点,运用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识字。她鼓励学生用多种识字方法,如加一加,换一换,猜一猜,编一编等与伙伴分享识字认字的好方法。在扫除生字词障碍以后,朱老师引导学生筛选课文主要信息,即抓住睡梦中的妈妈“美丽”“温柔”“好累”三个特点进行逐段朗读检查,适时识字,指导读好长句子。如此,真可谓是扎实高效。</h3> <h3>  朱艳老师执教的《日月潭》一课。她首先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通过出示地图,和学生们聊聊都去过哪些地方,自然地揭题。识字环节,朱老师的设计颇费心思。 在认读词语环节中,朱老师巧妙地穿插了识字写字的教学。</h3> <h3>  吴静老师执教了《葡萄沟》。她语言亲切,笑容温暖,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油然而生。吴老师教学生字词语的方法灵活多样,朗读课文时也形式多样。她能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h3> <h3>  胡秋茹老师执教的是《狐狸分奶酪》。正所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胡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清晰。她通过图片导入,一块诱人的奶酪将学生的思绪拉入课堂,引出课题。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课堂的重点,胡老师抓住课题,随着课题顺势指导了本课要写的生字“奶”,并分析认识“酪”。检查认读的同时,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掌握的识记生字的方法。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轻松自在。</h3> <h3>  张雪老师执教的是《黄山奇石》的第二课时。她利用课件呈现黄山奇石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的热情。她通过对比段落,发现构段特点。通过抓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为学生的语言训练做铺垫,使学生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实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的充分发展。</h3> <h3>  随着统编语文教材的全面铺开,面临全新挑战的一线语文教师们,带着一颗空瓶子的心态,满怀热情,行走在探索新教材的路上……</h3>

学生

识字

老师

执教

课堂

教学

字词

教师

生字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