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学习的往事

勾股定理

<h3>&nbsp; &nbsp; &nbsp; 1984年10月,我从偏远的湘西调入长铁二中,算是从糠箩跳进了米箩。意想不到的是,到了第二年的暑假,教办给了数学组两个到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参加暑假培训的名额。当时的数学教研组长是赵长安老师,有一天他很神秘的将我叫到一边,说他已跟学校讲好了,这次培训就我们俩去参加。我当时就像一个乡下人刚进城还分不清东南西北一样,根本领会不到外出培训是一个什么样的福利,还以为仅仅是上上课而已。我犹豫了几天,不太想去。正好这时,刚调来学校不久的周美轮老师得知此事,找我问了原由,说她想去,我便将这个名额给了她。<br data-filtered="filtered">&nbsp; &nbsp; &nbsp; 赵老师得知我让了名额后,马上找到我,狠狠地说了我一顿。他告诉我,我们铁路职工出差可以开免票,说是到苏州学习,但我们的免票可以开到上海等地,我们一来一回就可以顺道游玩很多地方,这一下子又勾起了我的兴趣。他又告诉我说,校医刘敏的姐夫在苏州警备区当司令,说他已给刘医生讲好了,我们到苏州后可以去找她姐夫行方便。我不知道我们需要行什么方便,但在他的鼓动下,我倒是又很想去了。<br data-filtered="filtered">&nbsp; &nbsp; &nbsp; 指标已给了周美轮,不好再要回来,怎么办?赵老师给我出主意,要我去找教务主任肖仕秀,要她找教办教研室的田慧再要一个指标,结果一切都很顺利,教办又给了我们一个指标。于是我们三个便一起去苏州参加了暑假培训,培训结束后又一起到上海玩了一趟。<br data-filtered="filtered">&nbsp; &nbsp; &nbsp; 我们去苏州的火车卧铺票也是赵老师找得关系弄来的,我们三个在火车上都很兴奋,一路聊天扯谈。周美轮刚调来不久,原本不熟悉,在火车上接触多了也就熟悉起来了。</h3><h3>&nbsp; &nbsp; &nbsp; 那时出门在外都要自带水壶,周美轮带的是一个美国军用水壶,说是她父亲抗美授朝时的战利品。这个水壶有一个金属外壳,取下来可以盛水,可以煮东西,还有一个把手可以支撑,足够多功能了,我很好奇,把玩了很久。周美轮人很知性,有大家闺秀的范,我们在火车上玩了一阵猜谜语的游戏,还即兴自创了些哑谜互相猜,玩得很是尽兴。<br data-filtered="filtered">&nbsp; &nbsp; &nbsp; 赵老师一直当我是小弟,我刚来铁二中时,被安排教两个初三班数学。学生调皮,我很不适应,苦不堪言。赵老师大约是在尽教研组长的职责,他教我:要我拉拢几个为头的学生,培养自己的亲信,然后就如何如何……,这很不符合我的教育理念,我没办法照此去做。赵老师也不以我愚钝为意,继续指点我,常跟我分析学校的形势,讲述学校的陈年往事,偶尔也请我上他家去吃吃饭。<br data-filtered="filtered">&nbsp; &nbsp; &nbsp; 交往多了,赵老师的另一面我也慢慢见识了。他在教导我的时候,常常会不自觉的吹一吹他的事迹。比如说,有一次他班上的一个学生犯了事,被派出所的警察寻到学校。他见势不妙,叫来这个学生,当着警察的面,一脚将这个学生踢翻在地。这气势将旁边的警察都吓了一跳,用赵老师自己的话讲就是:“警察都不如我凶,只好将学生交给我处理了。”<br data-filtered="filtered">&nbsp; &nbsp; &nbsp; 赵老师的气势确实很能镇住学生。当年运一班的学生在铁二中称得上是空前绝后的调皮,前面换了两个班主任,都带不下去,到了他接手后,整得学生老实了许多。他跟我吹牛说:没有他带不了的班,然后云山雾罩的说了一通带班的诀窍,反正我那时还没当过班主任,没有什么经验可以与他交流,他就这么一说,我就姑且这么一听。<br data-filtered="filtered">&nbsp; &nbsp; &nbsp; 还说当时在火车上,我们东扯西拉,免不了赵老师要吹吹他过往的英雄壮举。周美轮就不像我那样老实了,她听着听着,就要寻根问底,常常弄得赵老师下不了台。周美轮与赵老师的志趣完全不同,两人到了后来,常常弄得争锋相对,我只好在两边打着圆场。<br data-filtered="filtered">&nbsp; &nbsp; &nbsp; 我们在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习期间,每天不过是按时上课、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值得回忆,只有一件小事让我记忆犹新:一次在食堂排队打饭,我排在赵老师的后面,别人打饭都是轻言细语跟师傅说几两饭、什么菜,轮到赵老师打饭时,他突然用高了八度的声音说:“给我来半斤饭!”这气势让半个食堂的人都为之一震,以为他紧接着就会报出一个最贵的菜名,我也以为他不过了,那知他接下来报出的菜名却是一个最便宜的菜。我笑得喘不过气来,跟他说:你点了一个最便宜的菜也用不着这么大声呀,他自己也不好意思的笑了。</h3><h3>&nbsp; &nbsp; &nbsp; 事后想想,这也很符合他的性格,他就是一个能把一粒芝麻吹成一个西瓜的人;一个能把最便宜的菜吃出最贵的菜的味道的人。<br data-filtered="filtered"></h3><h3><br data-filtered="filtered"></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