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学共”课堂的美―碧流台寄宿制学校开展数学教师外出学习汇报课活动

孙东莉

<h3></h3><h3> 两天的学习,两天的聆听,两天的近距离接触“学共体”,感受到“学共体”的专家们、上海世博实验小学的老师们对创建“学共体”的执着,对课改的那份坚持,更是对孩子们回归学习本真的一种不懈的追求。</h3><h3> 外出学习的三位数学教师结合自己所学所想、本班学生的实际,用心用情的设计教学,力争把最精彩的课展现给老师们,能让老师们有所收获,能让老师们感受到“学共体”课堂的美。</h3> <h3>  第一节课孙东莉老师在六年一班授课,执教的是《圆的面积》。曹校长、张主任、数学组的老师们都早早的来到班级,都期待着“学共体”的课堂。</h3><h3> </h3> <h3>  孙老师课前让学生了解并知道本节课的学习规则与方法。</h3> <h3>  课前复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数学思想的重要性,为新课做了铺垫。</h3> <h3>  随后孙老师就抛出了问题,要求学生用手中的教具,尝试得出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方法。</h3> <h3>  在学生动手操作拼出近似于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图形后,孙老师又抛出了问题,学生观察拼成的近似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和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进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h3> <h3>  孙老师把“学共体”的理念融入了课堂中,为学生创造了舒适的学习环境,通过生生握手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气氛,学生慢慢放松了下来投入到学习中,并以高阶问题引领,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学生真正的成为了课堂学习的小主人。</h3> <h3>  第二节课李永旺老师在四年五班授课,执教的是《烙饼问题》。</h3> <h3>  李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为学生创作了舒适安全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激情高涨。</h3><h3> 随后李老师抛出了问题,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学生用手中的教具操作起来,边操作边思考,遇到不会的学生积极交流,学习氛围好不热闹。</h3> <h3>  学生汇报时,李老师会提醒孩子注意倾听,倾听他人的想法后,再次修改完善自己的想法。接着,李老师又抛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填一填,发现其中的规律。</h3> <h3>  李老师把“学共体”的理念融入到了课堂,注重为学生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能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李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在倾听他人中学习、进步。</h3> <h3>  第三节课钱海志老师在五年二班授课,执教的是《用字母表示数》。</h3> <h3>  钱老师出示了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在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后,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之旅。钱老师的课前复习,为新知的学习做了铺垫。提高了学生对新知学习的信心。</h3> <h3>  钱老师抛出了一个高阶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遇到困难可以像其他同学请教。</h3> <h3>  钱老师设计了一道提升拓展题,不仅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h3> <h3>  钱老师把“学共体”的理念融入到了课堂中,钱老师注重学生是否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在高阶问题的引领下的学习。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探究,注重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h3> <h3>  下午4:00,讲课、听课的老师们在数学备课室开展评课活动。</h3> <h3>  首先由三位做课教师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设计理念。</h3><h3> 孙老师的设计理念是:教师做到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小主人。</h3><h3> 李老师的设计理念是:本节课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探究最优烙饼法。二是拓展烙4-9张饼的最优方法。教师选择放手,让学生借助教具独立思考,最终得出烙饼的最优法。</h3><h3> 钱老师的设计理念是:以高阶问题引领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的发展。</h3> <h3>  接下来,听课老师们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h3><h3> 屈丹丹老师:听了三位老师的课后,感觉与我们的课有着很明显的不同,三位老师都关注学生的心理是否安全,是否能够投入到学习中。三位老师都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操作和探究。孙老师设计的学习单与我们以往的学习单有着大大的差异,从学习单中就可以看出学生成为了学习的小主人。三位老师的课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学共体”的课堂果然是与众不同的。</h3><h3> 李鹏飞老师:从三位老师的课中我学到了很多,结合我自己的课,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关注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探究。把“学共体”的理念也融入到我的课堂中。</h3><h3> 张连红老师:三位老师的课对我触动很大,他们都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模型。学生不用机械记忆。能体会到“慢就是快”的道理。</h3><h3> 李刚老师:听了三位老师的课,我发现课堂有了变化,一是学习单的设计,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学习目的明确。二是跨度大,原来是一步步引导,,现在是高阶问题引领下的学习。三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探究。我建议我们可以试试排成大课。</h3> <h3>  张主任谈到,在赤峰市,“学共体”做的好的旗县有松山区和克什克腾旗。左旗也开始了“学共体”的研究,我们应积极响应号召,我们要在理论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学共体”。我们学校先要打造数学、英语两大学科的学习共同体建设。</h3><h3> 张主任强调我们在观察学生时,要选择在课堂生存中学习困难的学生,老师不要干预学生的学习,只是作为观察者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观察。根据观察写观察记录和关键事件时要真时,要触发思考。把你的观察再反馈给授课教师,授课教师根据老师们的观察记录,反思自己的课堂,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提升我们的课堂,让学生们感受到课堂是他们的,他们才是课堂的小主人。</h3> <h3>  “研无止境”,短短的4字充分概括了我们教学教研的方向。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既有分享,也有火花的碰撞。让我们对“学共体”的课堂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学路上任重而道远,我们唯有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且行且思,且悟且进,才能在“学共体”课堂改革的瞧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