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以上是不太喜欢秋天的,因女儿在这里上学,这个秋天我就来了。</p> <p class="ql-block"> 说到韩国、首尔,每个人脑中蹦出的词条必定是“韩剧”、“整容”以及那些俊男靓女的名字。这些对于我这个不大看韩剧的人来说,无疑是生疏的。因此,我对韩国的印象只停留在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达的国家。</p><p class="ql-block"> 其实, 我以上是不太喜欢韩国的,总感觉他们没多大的历史文化。她本身就是我们李氏家族的后裔辗转而来,文化传承来源于中国。所以女儿在首尔上学三年我是第一次来韩看她。</p> <h3> 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出国门,女儿在微信上千叮咛万嘱咐,从哪里坐车到哪里下车了,从哪里登机到哪里安检、到哪里提行李箱到哪里出口等等等等。(角色翻了个,仿佛我是女儿她是妈了)就怕我把自己弄丢了。</h3><h3> 在青岛机场候机大厅,遇到好多莒县的老乡,莒县去越南的了旅行团,却没见到有去韩国的。(近年来莒县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纷纷兴起出国游,已成为旅游达县了)。</h3> <h3>第一次体验头等舱待遇</h3><h3> 青岛到韩国很短的飞行,女儿却给订了头等舱让我体验一下。</h3> <h3>头等舱休息厅的各种小吃,饮料,啤酒,红酒,矿泉水随便用。</h3> <h3>头等舱晚餐——这么短的飞行(不到一个半小时)普通乘客飞机上不提供晚餐的。</h3> <h3>到达首尔仁川机场</h3><h3> 机场好大啊</h3><h3>毋庸置疑是韩国最大的机场,距离首尔市中心约70千米,在2001年初正式启用。也许朋友们并不知道,瑞士日内瓦国际机场协会2005年到2015年的调查,仁川国际机场连续10年获得“全球服务最佳机场”第一名。</h3> <h3> 出了安检口顺着箭头→指示一个人去取行李。</h3><h3> 我不懂韩语啊,不知道行李箱从哪个出口出来,问韩国乘务员,她们满嘴乌里哇啦的跑火车我根本听不懂。好在看到几个中国模样的姐妹从一号出口拿的行李,我也过去等着。等十多分钟没见有我的,一号口的行李传送机都停止运行了还是没见,中国的姊妹都已走远,内心难免有点叫急;急中生智,忽然发现一个韩国模样的机场青年,我作出提行李箱的动作向他求教,他看了一眼我的登机牌,用笔在上面划上一个数字(4),道谢之后去了4号工作台我才找到了我的行李箱。原来机组人员早给拿下来放在工作台边等候多时了。</h3><h3>哇哇!没文化(外语)真可怕!!</h3><h3><br></h3><h3><br></h3> <h3> 按箭头方向到达出口,女儿已在此等候多时了。</h3> <h3>韩国的第二天,起床沐浴更衣,穿上韩服(汉服)去看景福宫。</h3> <h3>《景福宫》</h3><h3>朝鲜王朝汉城正王宫</h3><h3> 韩国景福宫(Gyongbokkung)是李朝(1392~1910年)时期韩国首尔(汉城)的宫殿,也是李氏王朝的正宫,它是李朝的始祖——太祖李成桂(1392~1398年在位)于1395年将原来高丽的首都迁移时建造的新王朝的宫殿,具有500年历史,因位于汉城北部,也叫“北阙”。</h3><h3> 景福宫无疑是首尔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宫殿之一,是韩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中心。</h3> <h3>景福宫————勤政殿</h3> <h3>景福宫————勤政殿</h3><h3>皇帝的宝座</h3> <h3>勤政殿里的雕梁画栋</h3> <h3>勤政殿全景图(皇帝宫殿)</h3> <h3>景福宫——夕阳西下的景福宫</h3> <h3>景福宫大门(正门)————光化门</h3> <h3>景福宫————宫(贡)院深深深几许,花团锦簇万千重</h3> <h3>《汉宫秋院》————景福宫外墙</h3> <h3> 景福宫建立于我们的明朝早期,是在1395年的时候修建的,比修建于1421年的紫禁城还要早上二十来年的时间。</h3><h3> 景福宫的面积并不算小,有大概57万平方米大,只比面积72万平方米大的故宫小了十几万平方米。</h3><h3> 与紫禁城一直在历史中保存完好不同,景福宫在历史中曾经两次遭受到严重损毁,而且这两次严重损毁都是由日本人造成的。</h3><h3>在万历年间的时候,日本大军入侵了朝鲜,准备从朝鲜一举入侵明朝,正是在那个战乱时期,景福宫遭受到了战火的焚毁,最终变为了一片废墟。</h3> <h3> 面对着这片废墟,劫后余生的朝鲜王室并没有把这里重修继续居住的想法。</h3><h3> 他们接下来把自己的王宫迁移到了另一个地方,一直到了清朝晚期,朝鲜的王室才把景福宫修建好,把他们的王宫再度迁回了景福宫。</h3><h3> 由此可知,韩国景福宫最古老的建筑其实都是清朝晚期时修建的,虽然开始时景福宫的历史要比故宫悠久,但是在经历那一次劫难之后,它的历史却是无论如何都比不上故宫的。</h3> <h3>韩国景福宫的第二次被毁重修</h3><h3> 在1894年的时候,日本和清朝爆发了甲午战争,在那场战争中,清朝被刚强大起来不久的日本狠狠修理了一番。</h3><h3> 而朝鲜这个清朝的藩属国则因为清朝这个大哥无法保护它的原因,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被日本给霸占走了。</h3> <h3> 二战结束后,朝鲜被划分成了两部分,韩朝自此分离。</h3><h3> 韩国建国之后,他们先是拆除了日本人建造的总督府,然后开始陆陆续续重修起了那些被日本人毁掉的景福宫建筑,一直到了2010年,他们才把被日本人毁掉的景福宫重修完好。</h3><h3> 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了。</h3> <h3>景福宫北门———(神武门)</h3> <h3> 《青瓦台》,一座典型朝鲜风格建筑。晴空之下,造型美伦美奂,气势不凡。然而,这幅白砖青瓦的画面,却总透出一种不可言说的、诡谲隐秘的气息。</h3><h3> </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青瓦台</h3><h3> 青瓦台,原名“景武台”,建立之初,并非王宫,而是太子宫,后成为李朝正宫—景福宫的后园。</h3><h3> 景武台北靠北岳山,东西有骆山、仁王山侧护,南临汉江,既有龙脉延伸,龙虎雀武又都齐全,按理说,可号称“风水宝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h3><h3> 1910年,日本人侵占朝鲜,开始殖民统治,可能是觉得抢人家正宫当办公室不太合适,便把景武台,作为总督府。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撤出朝鲜,某种程度上讲,景武台的煞气,算是在日本人头上,先开的光。</h3><h3> 1948年,韩国正式建国,李承晚作为第一任总统,入主景武台。届此,这里便成了历任韩国总统挥之不去的噩梦,仿佛一个诅咒,使得无人全身而退,善始善终。因此,民俗众说纷纭,把一切恶果,都归结到青瓦台的凶险风水上。</h3> <h3> 这里还要提一下,李承晚下台后,尹潽善入主,因忌讳“武”字,又想学人家“白宫”,就把原来的琉璃金瓦(不错,原来是金瓦),换成了青瓦,并改名“青瓦台”。讲真,选这么个献祭的色调,实在难以理解尹潽善团队清奇的审美,总感觉有人坑了他。</h3><h3><br></h3> <h3> 透过景福宫北门(神武门)拍到的青瓦台,看上去更像一座坐落于山中的皇帝陵。</h3> <h3> 有网友做过比较,青瓦台(左)南京中山陵(右)相似吧。</h3><h3> 中山陵,去年夏天我也去看过。可能是因刚看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烈吧。归来之后不知怎么的心中一直有种“国恨家仇”的压抑,久久不能平复!!</h3> <h3> 青瓦台用的是蓝白色,这种色很罕见,不知道为什么要用这种色,因为一般老百姓家也只用单白色。我们北京的故宫都是用暖调的红黄色,看上去很吉祥。而蓝白色搭配起来,给人阴森的感觉,难怪网友会说像陵墓了。其实就是陵墓也不这样搭配,韩国的建筑师也是乱来了吧。</h3><h3> 我曾经去看过明十三陵的房子,就是周边百姓的村落与环境也是同样很和谐。</h3> <h3>明代所建的十三陵</h3><h3> 我也看过北京明代的十三陵 ,陵地和皇宫差不多。</h3><h3> 我国的建筑取决于《天人合一》的理念</h3><h3> 天人合一 建筑是对空间的人为分割,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中国人一向将大自然看作自己的"母亲"与"精神家园".受到老庄哲学以及道家思想的影响,认为人与大自然是和谐相处,同构对应的.人对待天地自然,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是一种亲情的道德关系,而不是单纯的征服与索取关系.</h3><h3> 明十三陵是明成祖为明朝皇帝精心挑选的陵墓,为了在死后还可以继续享受做皇帝的尊荣,十三陵建在地下的宫室跟生前居住的宫室是一样的。</h3><h3> 陵墓建在地面的房屋也是和天寿山的山水自然完美相融的,这里的绝佳风水,即便是后来清朝修建的东陵西陵也是跟十三陵没办法相比的。</h3> <h3> 在传统文化上,韩国算是中国的学生了,在一些大殿上,跟中国也相近,不知道这个总统府为什么要用蓝白色调。</h3> <p class="ql-block"> 《青瓦台》</p><p class="ql-block">青瓦台上青山丘,凤去台空青苔留。</p><p class="ql-block">汉城花草埋幽径,晋代王妃衣冠冢。</p><p class="ql-block">三山半落青天外,汉水中分鹦鹉洲。</p><p class="ql-block">总为浮云能蔽日,首尔不见使人愁。</p> <h3> 韩服(汉服)——最初主要是受中国唐代服饰的影响。对此,史书中就有记载:“服制礼仪,生活起居,奚同中国”。唐代时,新罗与唐朝交往非常密切,服饰特点几乎与唐朝无异。韩服的个性发展开始于李氏朝鲜中期。从那以后,韩服特别是女装,逐渐向高腰、襦裙发展,同中国服饰的区别逐渐增大。但官服、朝服等重要礼服,仍一直延续着较多的中国特色。 </h3><h3> 朝鲜战争期间(1950—1953),西式服装进入韩国。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人们觉得韩服太过繁琐,穿着不便,因而使用者大为减少。但是,韩服爱好者一直积极推销韩服,并设计出了合乎时代、容易穿着的式样,使韩服重新恢复了活力。</h3> <h3> 在景福宫方向的路边,到处都是这样出租韩服的招牌店,游客可以持护照随便租赁。(两个小时大约100到200元不等)。</h3> <h3> 过了马路就是景福宫了,宫门外到处都是着韩服的男女们。一排排,一队队的走来,就像宫廷大戏电视剧《甄嬛传》里进宫选秀的女儿们,个个美得花枝乱颤,成为首尔街头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h3> <h3>我和女儿也在其中</h3> <h3>吾家有女初长成</h3> <h3>到达景福宫南墙外</h3> <h3>景福宫南外墙</h3> <h3>穿上韩服美美的去拍照(景福宫着韩服是不收门票的)</h3> <h3>感觉回到了大长今的年代</h3> <h3>这个有没有像(延禧攻略)里的小美女</h3> <h3>景福宫正门口</h3> <h3>景福宫北门(神武门),在这里就可看到青瓦台</h3> <h3>宫廷大鼓</h3> <h3>景福宫——用成门</h3> <h3>景福宫北门————神武门</h3> <h3>景福宫————兴礼门</h3> <h3> 迎秋门——(午饭后,我们从这里沿路继续向北去看青瓦台的)。</h3><h3> 景福宫东面是建春门,西面是迎秋门,北面是神武门,南面(正门)是光化门。光化门在朝鲜战争时期曾遭全毁,重修后的光化门的门匾,据称是韩国唯一用韩文写成的门匾,而且是前总统朴正熙的手笔。景福宫内有勤政殿、思政殿、康宁殿、交泰殿、慈庆殿、庆会楼、香远亭等殿阁。景福宫的正殿勤政殿是韩国古代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物,最雄伟壮丽,是举行正式仪式以及接受百官朝贺的大殿。 景福宫主要按中国风水建造,所有的宫殿牌匾都是汉字的,门板都是吊在半空中的,一些允许进入参观的宫殿需要脱鞋。景福宫所有宫殿的牌匾都是汉字书写,当今韩国的上层社会及法律学习都还是以汉字为基本书写。可见汉字在韩国的发展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也可以看出韩国为什么要认为汉字是韩国发明的重要原因。 </h3> <h3>沿途的银杏树和山东老家莒县的一样,开始落黄了。</h3> <h3> 偶尔看到有的民众安静的坐在地上吃饭,竟然还带着吃的喝的,像周日出门做短期度假一般。</h3> <h3> 无意间拍到的警察警车了,不知道让不让拍,我是拍完之后才知道这些大巴车竟然是警车的。(女儿告诉说的是警车不能拍照)</h3> <h3> 青瓦台的山下,警车一字排开像火车那么长。</h3><h3> 静坐民众大概是又是反对现任总统(文在寅)的吧,大家好像都不愁吃喝不折腾点事闲着没事干。</h3> <h3> 路边到处是警察👮,或者是便衣警察。</h3><h3>奇怪的是这些警察叔叔们好像在看着这些民众们在静坐,并不干涉什么,只是远远的看着,像旁观者。</h3><h3> 看见他们时,因为我的拍照吧内心感觉有点紧张,还看见前面青瓦台方向有隔离带拦截,以为不让通行;没想到他们很友好,看到我们稍稍犹豫,远远的就招手示意让我们通过。</h3> <h3>韩国皇宫————总统府(总统府右面就是青瓦台)</h3> <p class="ql-block">青瓦台</p> <h3>总统府外面的岗哨亭(手机抓拍)</h3><h3>从这里继续往东到大使馆右拐是景福宫东外墙。</h3> <h3>景福宫(北门口)的便衣警察</h3> <h3> 韩屋——分布于斋洞、嘉会洞、苑西洞的韩屋建筑群是北村韩屋村最大的看点。除此之外,凸显传统特色的各种博物馆、工房和工艺品店点缀其间,赋予了韩屋除参观以外的更多功能。漫步在或宽或窄的胡同,你还会看到有历史痕迹的洗衣店、食品杂货店、杂乱得有艺术感的电线、堆得很整齐的大酱坛子……这些不刻意向观光客展现的真实生活面貌,也是北村韩屋村最打动人心的部分。</h3> <h3> 《北村韩屋》北村,是指景福宫和昌德宫之间的斋洞、嘉会洞、三清洞、苑西洞等地区范畴,以前曾是朝鲜时期王公贵族或高官们居住的地方,因位于钟阁的北部,被称为“北村”。</h3><h3> 出来景福宫的北门往东路过青瓦台继续往东到大使馆门口处的路右拐,走完景福宫宫墙后左拐大约5、6百米的样子就到北村韩屋了。</h3> <h3>北村韩屋分布图</h3> <h3>雕梁画栋</h3> <h3>《梨花女子大学》</h3><h3> 门口象征学校名字的梨花墙</h3><h3> 首尔第四天,睡到自然醒,早餐后想去汉阳大学看看,女儿说:那里太远又没什么好看的。</h3><h3> 于是,我提议去参观首尔(梨花女子大学)。听说周边风景很美,女儿说她只冬天去看过,网友们说那里的秋天才是首尔最美的季节。</h3><h3>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个祸害《朴槿惠》的闺蜜女儿曾是这个学校的学生。</h3><h3> 介绍一下《梨花女子大学》</h3><h3> 梨花女子大学是一所专门招生女生的大学,在为韩国培养了一个又一个总统夫人。但是,这所大学能吸引到中国的一个普通英语老师,在大中午两个胳膊被晒的秃露皮,脸被晒的成了黑炭的情况下,依然跨过首尔市区的高低起伏的街道,自有她的魅力所在——破解韩国人性格特征的魅力。</h3><h3> 梨花女子大学属于韩国的名牌大学,绝对的韩国的985。对于韩国女孩来说,考上这个大学很不容易。16年,该大学成立了一个“未来life学院”,学费很贵分数很低,这引起了很多学生的不满,觉得这是学校敛财的方式,并会稀释他们的文聘含金量。于是,学生就组织游行抗议校方。于是,学校组织了一千多警察和学生对峙。</h3><h3> 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加入,学生和校方的矛盾逐渐进入白热化,一个人渐渐成了焦点:郑维罗。她是韩国前总统朴槿惠的亲信崔顺实的女儿,在2014年以马术特长生的身份进入梨大。而在此之前,梨大的体育特长生项目中,并没有“马术“这一项。这仿佛是为她量身定做的。</h3><h3> 入学比其他寒窗苦读的学生容易,入学后也享受着特殊待遇,并且态度极不端正。大二上学期,她一堂课都没上过。匪夷所思的是,授课教授给了她较低评分后,居然被校方开除了。</h3> <h3>而这位大小姐还在网上炫富,说自己的一匹马就要十亿韩元,并且说其他学生是loser,要怪就怪自己的父母没本事。</h3><h3> 但郑维罗不知道的是,这些她眼中的“loser“在钻牛角尖的性格驱使下,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国家的历史。</h3><h3> 从揭发郑维罗开始,这场女孩们掀起的抗议,形成旋风之势,横扫韩国政坛。人们由崔顺实为女儿铺设的种种特权,开始对崔顺实是否利用朴槿惠谋利进行猜测。</h3><h3> </h3><h3> 而后韩国电视台JTBC的记者追查到,崔顺实的电脑里有朴槿惠的演讲稿。民众抽丝剥茧搬,发现崔顺实能知晓韩朝秘密会谈的内容,能参与青瓦台人士的任命和撤职,对国务会议的内容也了如指掌。</h3><h3>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郑维罗,崔顺实纷纷入狱,朴槿惠被弹劾罢免,并被判刑三十六年。</h3><h3> </h3><h3> 这一切,让我对这所大学充满了极度的好奇;于是,到了青瓦台,怎么会不去导致使它换主人的梨花女子大学看看呢?</h3><h3> </h3> <h3>梨花女子大学下沉式教学楼</h3> <h3>梨花女子大学沿途美景</h3> <h3>大学外墙</h3> <h3>大学周边古老的建筑</h3> <h3>首尔明洞闹市区</h3> <h3>《梨花女子大学》外面的石雕像</h3><h3>大概就是这所学校的发起人</h3> <h3>梨花女子大学外面林荫小道的地面上,写有各国文字的问候语,为这条路增添了不少浪漫与温馨。</h3> <h3>梨花女子大学马路的对面</h3> <h3>梨花女子大学周边小息片刻。</h3> <h3>好多游客在此走过 ,都会被这里了的美景所吸引纷,纷纷驻足拍照留念。</h3> <h3>梨花女子大学周边风景</h3> <h3>梨花女子大学周边幽静,环境优美。</h3> <h3>周边草木皆泛黄,唯独这棵树像在春天里。</h3> <h3>校园外的林荫小道</h3> <h3>林荫小道上女儿抓拍</h3><h3>来第一次来首尔,女儿把我打扮成了这个样子 。历来被同事和闺蜜们称为(江南小女人)的我,感觉有点不适应。</h3> <h3>梨花墙上,女儿为我拍照留念</h3> <h3>地铁深电梯(足有百米长)</h3><h3> 首尔的地铁很便利,出门不到300米就到地铁站口了。而且没有交通阻塞的麻烦,昨晚搭乘出租车回家时,路上好几次交通阻塞,车费贵如油。</h3><h3>4公里路程,出租车费11000韩元(折合人民币近70元)。</h3><h3>地铁乘车进出都要刷卡,乘车一次差不多8元人民币。</h3><h3>房价更贵,女儿租住的小复试宿舍楼大约有13、4平米,每个月房租6000多元。幸亏女儿随其(20岁就成为沈阳武警部队独立排排长)父(也可说虎门无犬子)自己有能力干事,要不我这工薪阶层的妈妈恐怕连女儿的学费也供不起。</h3> <h3>梨花女子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h3> <h3>这里风景真美,百看不厌,拍个不停。女儿喊我两次要离开了,我还是只答应着继续拍照 并不离开半步。</h3> <h3>“似这般姹紫嫣红开遍,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 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是答儿闲寻遍, 在幽闺自怜”。</h3><h3> 不知怎么忽然想起《牡丹亭》里的杜丽娘来了。</h3><h3> 年少时曾经听过昆曲《牡丹亭》里杜丽娘的(游园惊梦)一段,依然记得她的唱词,应景了。</h3><h3> </h3><h3><br></h3> <h3>图中是个教学楼,你能看出来吗?这是该大学现在标志性的建筑——下沉式教学楼。图中的两面墙其实都是教学楼主体。中国的教学楼都是往高盖,韩国的教学楼往低盖。(简直就是胡搅蛮缠)的节奏。</h3> <h3>下沉式教学楼前留个影</h3> <h3>梨花女子大学下沉式教学楼里面的学生正在学习</h3> <h3>这样的教学楼这么深下大雨时,会不会淹了?</h3> <h3>梨花墙全景</h3> <h3>兜兜转转了一中午,跟着女儿七拐八拐才恋恋不舍的离开梨花女子大学,拐进一家地下餐厅去(梨东鸡拌饭),里面有不带骨的鸡肉块、粉条、土豆块、小包子、小面饼加佐料炖汤浅浅的一大石锅。说白了就像我们吃过的(东北乱炖)锅。</h3><h3><br></h3> <h3>首尔新村路的老火车站,已经不用了。</h3> <h3>石锅鸡(梨花女子大学附近吃饭)</h3><h3>首尔的市政,比起北京来说要差很多,裸露在空中的电线网,遍布在市区,好像整个城市被一只巨大的蜘蛛覆盖,然后在上面吐丝,然后在这个巨大的网络里,住了两千多万人口。</h3><h3>所幸的是干净。而且这个国家的发达,更多的是体现在日常,比如地铁里清晰的路标告诉离最近的洗手间还有多少米,出租车上的3D GPS,出入境按手印时的中文语音提醒。听说当年南北分家,大部分的矿物资源都在北方,而南方就在相对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汉江奇迹,而北方却依然在贫穷线上挣扎,不仅让人唏嘘。</h3><h3>而吃饭比北京要贵一些,这几天因为我来,每顿饭钱都在200——300元左右不等。几次想提醒女儿吃的简单一些,女儿制止说,妈妈别担心,女儿有能力管起妈妈几天的饭钱的。</h3><h3><br></h3> <h3> 意犹未尽,下一站四乘地铁去南山塔。女儿在后面抓拍了一张,说妈妈就像从巴黎来的女郎。</h3><h3> 上了车,看见前面一个空位我就坐下了。女儿喊我:妈妈,座位是留给老年人的;我刚想起来,又说,坐吧,你也算老年人了。<br></h3><h3> 出来地铁又转乘直达南山塔站的公交车去看南山塔,这样会省去上山一段很远的路程。</h3><h3><br></h3> <h3>原来这里乘车 ,不管是公交还是地铁,前面的座位都有老年人、残疾人或者孕妇的标记。年轻人是不会去坐的,哪怕是一直空着也不坐。</h3> <h3>这个座位都空了两站了,年轻人站在一边也不去坐,爱心孝心不亚于我们的礼仪之邦。</h3> <h3>地铁里拍到的一对着韩服的韩国老夫妻,他们向女儿打听去景福宫该从哪里下车,女儿用流利的韩语告诉他们站台后,满心欢喜的致谢后,手挽手走了。</h3><h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是这个样子吧。</h3><h3> 祝福他们……</h3> <h3>南山塔路上</h3><h3>南山海拔265米,虽然山不高, 但是因为在市中心,在山顶可俯瞰周围的美丽景致,是市民喜欢的休息场所。除了首尔塔,山顶上还有八角亭、海洋水族馆、喷水池,半山腰有植物园和南山图书馆等。</h3> <h3>南山塔公共汽车道,上面还有一条大道,公交车在那里停车,我们是从上面那条大道上来的。</h3> <h3>我们故意选择下午去的,步行的上坡走得很慢,为的是看南山塔的夜景。</h3> <h3>南山之南已是江山如画,层林尽染。</h3> <h3>南山塔</h3> <h3>汉江桥</h3> <h3>南山塔夜景</h3> <h3> 首尔南山塔上的爱情锁墙颇负盛名,韩剧中的男女主角都曾于此结下情缘。挂上锁头、丢掉钥匙,锁住一生一世的永恒爱情,是多少情侣无比向往的美好期愿。</h3><h3> 我就是看看不说话。</h3> <h3> 首尔塔旁边的爱情锁🔒一角,这么厚重,但不知道能锁住多少爱情💑锁了🔒的爱情树是不是就没人离婚了?</h3><h3> (2006年)在华山北峰论剑处,我也锁过一把锁🔒。锁再重但究竟是锁不住爱情。</h3><h3> 那几年因为很多事情加上在单位忙得晕头转向,学问做得并不好,心态也时好时坏,从来也没有好好陪陪孩子;小学起女儿都自己整理书包,自己自觉完作业。因为工作我没有时间管孩子。从初中到高中女儿一个人在外地上学,养成了顽强自主不服输的独立性格。</h3><h3> 正好借着这两年单位里办内退,我有时间了,(孩子也长大了)得好好的提高一下自己,该学习了。不可以自欺欺人,也不能做井底之蛙。要永远保持一颗谦虚,谨慎,坚持,学习的心,才可以走得更远。</h3> <h3>几天来这里都是艳阳高照,今天稍微有点阴天了。</h3> <h3>(汉江月)在南山塔上能看到整个首尔市</h3><h3> 原以为首尔很小,站在塔上才知道首尔很大且真的非常繁华。</h3><h3> 且不说街头闹市区里的人头攒动,奇怪是好像每条大街小巷里都挤满各种穿戴的年轻人。昨天去(明洞)闹市区转了一圈,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年轻人。他们或在跳街舞,或在做城市10多年前就流行的快闪、嬉皮士、嘻哈风等街头文化。其中(快闪)(街头演唱)这东西并不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之前闲暇之余我也参加过这种时尚娱乐,只是随着工作的压力加大很少有时间去娱乐了;换句话说,我上班上傻了。不知道首尔的青年哪里来的这么多时间和心思,心想这些年轻人难道每天都不上班吗?</h3> <h3>街头嬉皮士(昨天在明洞闹市区拍到的街头嬉皮士文化表演)</h3> <h3>明洞”,韩国的购物天堂,集购物、美食和娱乐于一体。</h3> <h3>欣赏街头嬉皮士文化</h3> <h3>街头文化(想唱就唱)</h3> <h3>各种街舞团</h3> <h3>明洞街头的那些小吃啊,色香味句惧佳 满意到处生意兴隆的节奏。</h3> <h3>华灯初上的首尔街头</h3> <h3>跟着女儿吃了三天韩国烤肉,韩国料理,就想吃自己家乡的家常便饭了。</h3><h3> 昨天在明洞闹市区,看到各种美食,走着走着就感觉饿了。女儿问我想吃什么,我走到一个餐车前,看着餐车上的美食像我们家乡的塌饼就停下来看,想吃我们山东莒县的美食了。</h3><h3>女儿买了三个来吃,24元人民币。做这塌饼的是来自中国的一个留学生,毕业后留在了首尔。</h3><h3>塌饼(8元一个)在家乡,这么小小的一个也就一元钱,花给了中国人值得。</h3><h3>真是有点(洛阳纸贵)了。</h3> <h3>不知因为是周末还是咋滴,到处都是这么拥堵。</h3> <h3> 《汉江》 韩国的母亲河</h3><h3> 能看到背面繁华落尽处的一条江了吧,这就是韩国闻名的(汉江)。 它正如中国的长江、黄河一样,养育了一代代韩国子民。</h3><h3> 汉江横贯韩国首尔,从此让这个城市有了灵动与璀璨。</h3><h3> 汉江名字来源于中国,和中国的汉江却不是一条江。</h3><h3> 中国的汉江,是依汉取名。</h3><h3>汉朝时代(从汉高祖刘邦)起,中国号称《大汉天子》。</h3><h3> 说起“汉”,在古代“汉”是指天上的银河浩瀚无垠,也称云汉 、银汉、天汉,譬如《诗经·大雅·荡之什·云汉》中“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 看那浩瀚的银河啊多么高远,白光闪亮回旋在天。再譬如《诗经·小雅·荡之什·云汉》中“维天有汉,监亦有光。”——仰望那高天上灿烂的银河,如同明镜似的熠熠生光。</h3><h3> 中国汉江,又称汉水,是长江最大最长的支流,在中国历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历史上,汉江流域曾是重要的军事重镇。</h3><h3> 韩国的汉江与我们的汉江无论如何都是无法相比的。</h3> <h3>汉江第一桥——汉江大桥</h3><h3>汉江有二十五座大桥依次连接江北与江南</h3><h3>每一座桥都有一个名字</h3><h3>每一座桥都有一个故事</h3> <h3>汉江第一桥夜景</h3> <h3> 傍花大桥</h3><h3>横跨首尔汉江上的一座大桥</h3><h3>下了飞机从仁川去首尔的途中就能看到,夜晚的大桥格外璀璨夺目。</h3> <h3>奥林匹克大桥</h3> <h3>还有这,都锁成了几颗大树了。</h3> <h3>南山塔(首尔塔)周边美景鸿城</h3> <h3>无视身边的爱情锁🔒</h3><h3>我只管鸟瞰首尔市</h3> <h3>通往首尔塔的屏幕隧道口</h3> <h3>首尔塔海底隧道屏幕墙</h3> <h3>南山之南——首尔南山顶最高处</h3> <h3>前面的水就是汉江</h3> <h3>首尔夜景</h3> <h3>汉江月</h3> <h3>南山塔上拍到的首尔夜景</h3> <h3>仁川机场</h3> <h3>临行的早餐</h3> <h3>一家(越南风味)小吃店,来自中国吉林的朝鲜族姊妹开的店。</h3> <h3>中国姊妹在韩国</h3> <p>踏上归途————青岛上空</p> <p>在飞机✈️上拍的另一架飞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