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场校园新闻报道培训所想到的

马耀斌

<h3>  为了提升从事校园新闻报道采编学生业务能力的提升,更好的反映校园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传递校园文化的思想性、亲和性,宣传各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和动态,相关学院负责学生工作和宣传工作的同志,联合邀请人文学院从事新闻专业教学工作的张涛同志,给学生们就校园新闻报道的采编和撰写进行了系统培训。<br></h3> <h3>  张涛同志专业的新闻素养,明晰严谨的逻辑思维,通俗易懂的耐心讲解,简明扼要的要素凝炼,游刃有余的遣词造句,使我受益匪浅。 学生,我想至少获取了新闻报道写作的基本能力,至于水平的提升,我想还有待于多读、勤练、推敲、反思、总结,当然包括顿悟。</h3> <h3>  由此,我想到了前几天在西安与大学同学交流时的一个话题:为什么单位能写材料的人越来越少了,或者说,愿写材料的人越来越少了。</h3><h3> 细想一下,似乎这是一个的确存在的现象。</h3> <h3>  按理来说,公文写作能力应该是党政机关人员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站起来能讲,抓起笔能写,俯下身子能干。</h3><h3> 但是,在交谈中发现在一些单位,能讲的很多,能干也不少,就是能写和愿写的少之甚少。这是为什么?</h3> <h3>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h3><h3> 一、写材料煞费苦心。写材料是一种繁重的超负荷创造性脑力劳动,自从接到任务,就茶不思饭不想,无时不刻都在考虑结构布局,思量语言风格,主题表达张力,心理负担较重。</h3><h3> 二、写材料耗费体力。写材料熬夜是常态,生活饮食不规律,长期伏案,会造成睡眠紊乱,腰椎盘突出。目前,有电脑帮助还好,原来,手抓一支笔,伏案爬格子,那是何等的一种劳心费力。当然,长期伏案打游戏,也会造成上述问题,那属于自找了。</h3> <h3>  三、写材料容易出力不讨好。按照常理来讲,作为一个工作人员材料写好属于本分,材料出问题属于失职。而不写材料的人往往相安无事,还会关切的来一句:何必呢?</h3><h3> 四、能写的不愿意写。因为以上原因,许多有能力写材料的人,在工作中便自我否定,躲避麻烦。长此以往,写的还在写,不写的看在写的写,随后高谈阔论提出修改意见,算是关切。</h3> <h3>  这样看来,写材料的人越来越少,或者说,愿意写材料的人越来越少就不足为怪了。</h3><h3> 我想,其实能写材料的人还是很多的,关键是愿意不愿意写。</h3><h3> 以此,总结和回复与大学同学交流时的心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