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美育:美国孩子的艺术启蒙:看重的竟不是“画得像”

童画李老师

<h3> 作者:苏妈,现居美国,是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的硕士,童书翻译,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对于儿童教育和双语启蒙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h3><h3> 记得我小时候感兴趣国画,爸爸给我报过一个班。第一节课上老师在讲台上演示画法,下面的孩子跟着模仿,然后老师端着一杯茶来回巡视,纠正孩子们哪里画得不好,哪里画得不对。国画课在一个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里,我因为无聊,和同学带上洗毛笔的小桶,溜到小院的池塘边去捞鱼,结果三个孩子连人带桶一起掉进了池塘。我的“国画梦”也就这么尴尬的结束了。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好笑,又有点可惜。<br></h3><h3> 苏宝大概从一岁开始对画画产生兴趣了,我们在纽约这边的幼儿园报了个亲子艺术启蒙课,班里主要是1-3岁的孩子。<br></h3><h3> 第一次上课的时候,一进教室,这个房间里除了洗手池和一面墙,什么都没有。老师简单介绍自己后,就给每个孩子发了围裙、颜料和笔刷,开始让他们在墙上自由涂抹:<br></h3> <h3>  接下来的几个月,除了“涂墙”,老师还和孩子们一起用气球、塑料卡片、牙刷等工具作画,唯一没有“教”的,是如何画画。</h3><h3> 现在再回想我小时候上过的国画班,或许老师所教的笔法,对打好国画基础确实很重要,但是在我眼里,更是一种专业技能的雕琢,对刚刚接触艺术的幼儿而言,并不一定是好的艺术启蒙。<br></h3> <h3>  以前我不了解幼儿画画发展的规律,以为艺术课的目的就是教孩子如何画画,这门“不教画画”的课,不仅成了孩子的最爱,也刷新了我对艺术启蒙的三观:</h3><h3>乱涂乱画是很宝贵的事:<br></h3><h3> 我曾问老师,他眼中艺术启蒙的目的是什么,他说to help kids appreciate and enjoy art, and express themselves through art (让孩子能欣赏和喜欢艺术,并且用艺术表达自己)。<br></h3><h3>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画画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涂鸦。孩子从一开始随机画出的点和线(1-2岁)到尝试画出不规则的形状(2-3岁),会经历一个漫长的“涂鸦期”。涂鸦英文叫做scribble, 能锻炼精细运动,颜色认知,更是孩子艺术创作的萌芽,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br></h3> <h3>  记得孩子第一次用蜡笔的时候,胡乱的在白纸上乱戳,纸上出现了一些凌乱的点和线,她高兴得手舞足蹈。</h3><h3> 在手指画课上,孩子发现两种不同的颜色碰撞,竟然变成了其他颜色,她脸上惊喜的表情我现在还记得。孩子这种惊喜的表情,就是艺术启蒙和创造力的萌芽。我所理解的艺术启蒙,应该就是在寻找这些让孩子惊喜的瞬间吧。<br></h3><h3>好作品没有标准答案<br></h3><h3> 前段时间,国内好友和我分享了儿子幼儿园老师教的简笔画,类似这种:<br></h3> <h3>  好友担心的告诉我,班里其他孩子学得有模有样,但儿子似乎总是画不像,应不应该担心。</h3><h3> 和美国的早教老师交流后,发现这种简笔画根本不利于于艺术启蒙,因为它按部就班,依葫芦画瓢,限制了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br></h3><h3> 这件事从某种程度上映射了我们中国教育模式的缺陷:崇尚标准答案。<br></h3><h3> 艺术的表达是多样的,这也是艺术启蒙应该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我们的每次课上,老师都会给孩子们最大的自由,用各种方式探索艺术,接触各种颜料,各种工具,比如水彩、刷子、粉笔、海绵、树叶、黏土、沙子。<br></h3> <h3>  好作品没有标准答案,大人真正应该注重的,是孩子画画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至于画得不像,是非常真实自然的事,不需要孩子一边画一边在旁边干扰,或者把“画得像”作为画画的目的。</h3> <h3> 孩子的天性都是爱自由的,艺术启蒙阶段的自由探索很重要。曼哈顿儿童博物馆是孩子最爱去的地方之一,因为那里有一个给孩子们不设限“玩艺术”的空间:</h3> <h3> 这几个月在纽约幼儿园上艺术课,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从不会干涉孩子的创作。这也让我意识到家长陪宝宝画画的时候,不需要一个劲的在旁边问,宝宝你画的是什么啊?更不要告诉她哪里画得不好,甚至帮她画。保护孩子的天马行空,鼓励她用自己的方式创作,就是在保护宝宝的创造力。</h3><h3>感受艺术馆和博物馆:<br></h3><h3> 记得孩子刚满月,我们逛博物馆时就会带上她。<br></h3><h3> 有人说,孩子这么小,哪里看得懂艺术作品,逛博物馆没有价值。这个我不同意。其实艺术作品并不是用来看懂的,而是用来感受的。我相信一个欣赏梵高毕加索长大的孩子,会比一个每天看电视的孩子有些与众不同。<br></h3> <h3>  我还记得在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孩子看到梵高的”星空”兴奋不已,叽里呱啦的讲火星语;而看到莫奈的“睡莲”完全变了个人,只是静静的看着,顺便拉了个粑粑……</h3><h3> 这些经历在我眼里都是艺术启蒙的过程,也是作为父母,和孩子一起欣赏艺术,感受美好的机会。<br></h3><h3>让艺术“创作”充满仪式感:<br></h3><h3> 记得孩子第一次在纸上胡乱涂鸦的时候,画完就把“作品”扔到一边,似乎不太在意。倒是我和她爸兴高采烈,把这张“画”捡起来认真欣赏,还郑重其事的把它挂在了墙上。</h3> <h3> 也是这样无意间的感情流露,让孩子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创作是有价值的。我和苏爸都很尊重她的创作,也会不厌其烦的把她的每副作品都挂起来,隔段时间换一批新的。现在她每次“画”完画,都会屁颠屁颠的把“作品”拿过来给我看,满脸自豪。</h3><h3> 孩子幼年时期所做的很多事情,看起来似乎是“浪费时间”,其实是在为以后的认知发展,阅读能力,艺术修养等打基础。艺术启蒙路上,我和苏爸一直是第一位为娃喝彩的粉丝,潜移默化中,艺术成了一件非常认真的,具有仪式感的事。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大家启发。<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