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野人寨》之4

徐霁旻

<h1><font color="#ed2308"><b> 景忠园 ▎抗战烽火相伴生 </b></font></h1><h3> 徐霁旻</h3><h3><br></h3><h3><font color="#b04fbb"> 在野人寨这座小镇,有一所学校,校园里面埋葬着近千具烈士遗骨。而且,这所学校,就是为了这些遗骨而建。这所学校,就是“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但是,创校之初的校名可不是这个,而是名叫“景忠中学”。 </font></h3> <h3>  抗日期间的1942年,国民革命军第48军176师为国捐躯的烈士公墓,在这里建设。公墓建设好了,怎么管理呢?谁来管理呢?于是,筹建委员会主任范苑声提议,建设烈士公墓的同时建一所学校,作为常设的护陵管理机构。</h3><h3> 开始是准备建一所私立小学,但教育主管部门不允许私立小学,只得建一所中学。名称呢,因为是为了烈士而设立的中学,就叫“景忠中学”,那意思就是敬仰忠烈的学校。显然,这里的公墓是主体,学校是附设,学校是为保护管理陵园服务的。</h3><h3> 景忠中学的架子搭起来了,范苑声自己兼任校长。聘任省府安庆所属地区的社会名望担任校董事会成员。15位校董中,记得有著名教育家程勉旃、孙闻园、光明甫、王贯之、张国乔、郝履中,还有作家张恨水等人。这些都是当时安徽省的社会名流。</h3> <h3><font color="#ff8a00">  范苑声本是安徽省第一行政区专员,主持党政军,不可过问学校教学具体事务。那又叫谁来承担教务工作呢?</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此时,人们的视线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这个人就是隐居在天柱山上的乌以风。别看此时的乌以风正是处于穷愁潦倒落魄之中,可他本来就是大名鼎鼎的教授。他是山东省聊城市人,北京大学毕业高材生,安徽省教育厅主任秘书、省立第一中学校长、重庆大学副教授、复性书院典学,只是妻子被国民党军阀强占而走,他一时悲观无奈而隐居安徽省天柱山。</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人们疑惑重重,担心乌以风不能愿意接受此任。范苑声想了想,估摸着说,乌以风先生在省教育厅工作,我是有所耳闻,人品相当不错,而且学问又高,虽然现在隐居天柱山,只是感情受挫,内心仍然热爱教育,非常敬业。于是,范苑声亲笔书写竖格八行信件,聘请乌先生出山,担任教务主任,实则主持校务。范苑声秘书怀揣书信,带着轿夫,到天柱山上的三间茅庐。乌以风看到范苑声专员的亲笔信,看到范专员溢于言表的盛情邀请,一时兴起,教育之情难耐重燃。当即答应,一道下山,来到景忠中学,主持校务。从而,这所护陵学校就交给了40岁的乌以风先生管理。</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1943年6月招生,9月开学上课。一所抗战学校就此诞生。</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今为完整的了解创校经过,如怎么发起、筹募经费、领导机构等究竟如何,让人们不忘记这段真实的历史,我不妨在这里援引1943年176师有关档案资料如下——</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1. 筹备经过</font></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本师阵亡将士公墓,自去年秋鸠工庀材建筑后,师长、副师长、参谋长、暨各团长等咸以为此崇祠高塚,固已足慰英灵。惟为期永久纪念忠烈,培植烈士遗族及地方优秀青年起见,有于墓园设一纪念学校之必要。乃于去年十月二十八日召集各团长及师部官佐举行谈话会,决议建筑学校一所,并决定全师官兵最少认捐两万元作为学校基金,其认捐办法如下:(一)列兵壹元;(二)军士二元;(三)准尉壹十元;(四)少尉壹十五元;(五)中尉二十元;(六)上尉卅元;(七)少校四十元;(八)中校五十元;(九)上校以上特捐。结果全师官兵共捐得贰万四千陆百二十四元。十一月廿二日,筹建会第五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复决议纪念学校定名为景忠小学,校舍建筑费除由会内筹措外,并函请潜山县政府补助捌千至壹万元,结果县政府补助五千元。于是本年三月间即开始建筑校舍,至六月初旬全部完成。六月十五日筹建会第二次委员会议,曾有因校具尚未购置完备,校舍暂行借与潜山县政府开办示范小学之决议,迨七月中旬,副主任委员李宣从大后方参观军事教育归来,力主迅速开办之议,乃于七月廿三日,公墓管理委员会第三次常(委)会会议提出讨论当经决议筹办景忠中学(因教育部规定小学不准私立,故决定改办中学)。并定于卅二年下学期正式成立,又即席推定谭何易、范苑声、储应时、孙闻园、范春阳、乌以风、李宣、漆仍素、郝文波、杨慧存、于树屏、程勉旃、王贯之、王雪桥、郝如壎等十五位先生为发起人,范苑声、李宣、乌以风等三人为负责筹备人。七月廿九日举行发起人会议,决议学校名称定为安徽私立景忠初级中学,推定李鹤龄先生、苏馥甫先生、许静山先生、方希孔先生、光明甫先生、张恨水先生、陈访先先生、杨佐禹先生、马佐华先生、丘渤海先生、林和笙先生、王贯之先生、覃惠波先生、杨创奇先生、周益雄先生、李祖霖先生、刘文潮先生、杨骐先生、袁书帛先生、张国乔先生、操雨含先生、李节甫先生、李怀德先生、冯绍虞先生、郝履中先生等为名誉董事。谭何易、范苑声、储应时、孙闻园、范春阳、乌以风、漆仍素、李宣、郝文波、杨慧存、于树屏、程勉旃、徐嘉禾、王雪桥、郝如壎等十五人为董事,同时开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聘请范苑声先生为校长,定于本年八月成立,于是即聘定乌以风先生为教导主任。八月廿八日招考新生一百六十五名,九月十日正式开学,而此纪念忠烈培植后进之景忠中学于此诞生。</h3><h3><font color="#ff8a00"> 2. 劝募基金</font></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纪念学校原拟呈办理小学,故最初预定筹措建筑费、开办费及基金总数是五万元。除全师官兵认捐贰万四千六百廿四元外,蒙苏军长、杨参谋长、丘司令、储厅长、范专员、暨热心教育人士慨捐叁万二千一百一十五元二角,合共伍万七千一百四十四元五角贰分,迨决定改办中学。经本年七月廿九日发起人会议,决议指定本师阵亡将士公墓管理委员会全部产业(除每年田租收益三分之二作为春秋二祭及修葺加葬费之用外)作为学校基金,又蒙郝文波先生捐助田产五十六担租、郝鸾鸣先生捐助田产一百一十担租,李氏宗祠捐助田产七十担租,潜山县政府捐助田产二十八担租,现尚有几位爱护本师、热心教育人士愿以产业捐助学校,正在接洽划拨之中。更蒙李司令长官、李副司令长官允谕力助学校办理完善,是则景忠中学基金势必日益充裕,学校前途极为乐观。</h3><h3><font color="#ff8a00"> 3. 董事会成立</font></h3><h3>&nbsp;&nbsp;&nbsp;&nbsp; 自七月二十九日发起人会议推定谭何易、范苑声、储应时、孙闻园、范春阳、乌以风、李宣、漆仍素、郝文波、杨慧存、于树屏、程勉旃、徐嘉禾、王雪桥、郝如壎等十五人为董事,谭何易、范苑声、李宣、漆仍素、乌以风等五人为常务董事后,即由孙董事闻园、李董事宣、于董事树屏起草董事会章程,并负责办理呈请立案一切。</h3><h3>&nbsp;&nbsp;&nbsp;&nbsp; 当今于本年×月×日呈请潜山县政府转呈安徽省政府呈报备案,……政府本年×月×日×字第×号×令略开……是董事会生成立正获蒙备案。一俟各项手续办理完竣,即可以呈报立案矣。</h3> <h3><font color="#167efb">  由于景忠中学是安庆地区专员与176师共同参入筹建的护陵学校,因而在管理上,有明显带有军队性质。教官是176师的,起床、就寝都是吹号,号兵也是176师的广西人。学生平常的服装,裤脚都是打绑腿,行动实行军事化。吃饭时,是10个人一桌,四菜一汤端摆于地上,等10人全部到齐,才能一齐坐下动手开始吃。教官日常巡视,非常严厉。遇到早上不出操、夜间不按时就寝的调皮学生,实行木棍击掌惩罚,学生俗话叫做“打板子”。</font></h3><h3><font color="#39b54a"> 时至今日,景忠中学首届毕业生还有两位在世。一位是林野青,1928年出生,现年92岁,野人寨东风村人,他跟着学校迁移去了安庆大南门念书,至今记得许许多多的事情。一位是徐际淦,1927年出生,现年93岁,源潭镇三妙严庄人,是插班生,1944年毕业时正是抗日战争快要取得胜利的时刻,积极响应国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在是离休干部。</font></h3><h3> 乌以风先生因为景忠中学,而与光明甫、孙闻园等人,结下了友谊,影响了此后几十年间,还互相交往。</h3><h3><font color="#167efb"> 1946年,范苑声辞去景忠中学校长之职,遂由乌以风正式接任校长。但是,随着解放战争的兴起,景忠中学经历了一段不平静的岁月。枪林弹雨拉锯战,无法正常上课。乌以风就将学校,迁移到安庆市的大南门(今安庆市依泽小学)。1949年3月,安庆市解放。乌以风带着景忠中学学生回到潜山县城,先借读县城的徐氏祠堂。不久,又迁回野人寨,回到了原地。</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1951年,土地改革期间,野人寨附近的群众,以为景忠中学是私立学校,乌以风校长在这里已经10年了,以为学校是乌以风个人的资产,纷纷到学校闹着要分地分山。面对校园古木参天,风景如画,如不珍惜,毁在一旦。乌以风深感问题的严重性,刻不容缓,连夜步行赶到县政府,向县长汇报。县长姚奎甲第二天亲自到学校召开群众大会,宣布自己兼任校长,宣布学校从此为公立学校,改名野寨中学。随即,乌以风被县政府调到文教科工作,不久到安庆,出任安庆女中、安庆师范教授。从此,野寨中学一路走来,弦歌不断。76年来,学校培养了4万多名毕业生,为新中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一代代人才。</font></h3><h3><font color="#b04fbb"> 1958年,大炼钢铁期间,全民毁林砍树做柴。当时野寨中学校长郑大国,顶住各种压力,坚决维护校园树木不许砍伐。从而保护了野中校园参天古木,绿树成荫。时至今日,而成为安徽省园林校园,可谓功德无量。</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1980年代,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著名版画家赖少其到野寨中学招待所住宿,应邀为学校题写校名“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这就是现在使用的野寨中学校名书写体。据野寨中学信息处主任方立平说,赖少其是临时题写的,没有落款,也没有盖章。现在校名落款是把赖少其的其他题款借用来的。</font></h3><h3><font color="#b04fbb"> 现在,野寨中学校园将士公墓的南端,有一块石头,上面题写着“景忠园”3个字,这是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的手迹。我想,景忠园,是景忠中学与野寨中学的结合体,是从景忠中学延续到野寨中学的一个最紧密的链接,也是学校从历史到现在、从创校到如今的发展象征。但愿具有辉煌历史的野寨中学一如既往,越来越好,越来越美。</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2019年10月31日于野人寨)</font></h3> <h3>(本文引用176师档案资料转自野寨中学网及采访林野生、徐际淦。谨谢!)</h3> <h3>(赖少其下榻的野寨中学招待所)</h3> <h3>赖少其书写的野寨中学校名</h3> <h3>(作者采访景忠中学首屆毕业生、退休干部、92岁林野青老人)</h3> <h3>(作者采访景忠中学首屆毕业生、离休干部、93岁徐际淦老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