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金秋灿灿,收获满满</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b></font><b style="font-size: 17px;">“丝路之秋”名师大讲堂(中学语文)</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程翔、丁卫军课堂教学评说</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 <b><font color="#010101">赵明</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font></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19.10.26.)</span></h3><h3> <b>秋天是收获的季节。</b></h3><h3><b> 今天在“丝路之秋”名师大讲堂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程翔老师和丁卫军老师的示范教学和精彩报告,让我们领略到语文课程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气象、新格局、新高度;让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学的灿烂的金色秋天!</b></h3><h3><b> 两位老师,一位来自北京,一位来自江苏,他们都是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者、探索者和领航者。他们在教学实践上成绩斐然,享誉全国;在理论研究上颇多建树,独领风骚。今天,在“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时节,我们相约在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携手开凿新时代语文教育的丝绸之路。两位老师就是我们这支队伍的领头骆驼,是我们前行路上的旗手。为此,特别要向程翔老师、丁卫军老师表达我们的敬意和感谢!</b></h3> <h3> <b>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目标是:立德树人。高质量的语文课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学生主体参与学习;二是以品味语言为主的语文活动;三是学生的问题意识。</b></h3><h3><b> 丁卫军老师执教的内容是《抓住细节,写好人物》,并作了题为《走向真实,简约语文的写作教学表达》的微报告。程翔老师执教的内容是《诗经·关雎》,并作了题为《关于<诗经>》的微报告。两位老师今天呈现了一场教学盛宴。在场的近千名老师及观看网络直播的无数老师受到莫大的启发、感染乃至震撼。语文课竟然可以这样上,竟然能够上的如此精彩,这是老师们的赞叹与感慨。</b></h3> <h3> <b>赞叹与感慨之余,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两位老师的教学和报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我们从中可以学习和借鉴到什么?我想从“目标意识”“生命意识”“问题意识”“对话意识” “守正意识”“创新意识”等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感受,与大家分享,供大家参考。</b></h3><h3><b> “意识”,在这里可以被理解为“自觉”“觉醒”。当行为成为“自觉”时,行为就会产生内在的驱动力,变得理性而高效。“意识到了”与盲目的被动行为是两重天地、两种境界,不可同日而语。两位老师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他们的教学是强大理论支撑下的意识行为,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琢磨品味。</b></h3> <h3><b> 一、目标意识</b></h3><h3><b> 教育是一种目标行为。一节课也应该有其恰当而明确的目标定位。《课程标准》制定的“三维目标”,落实到一节课,实际上是一个目标,那就是在教与学双边活动实践后,学生应当能做些什么,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要明确“老师为什么而教?”“学生为什么而学?”</b></h3><h3><b> 《抓住细节,写好人物》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可以这样分析:“抓住细节”是手段,“写好人物”是目的。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成功的细节描写会让读者印象深刻,提高作品的可读性。</b></h3><h3><b> 作为知识,“细节描写”的概念不难界定。作为技巧,“细节描写”的方法也比较容易说清楚。作为能力,“细节描写”并不是轻易就能够掌握的。原因在于,好的细节描写,首先不是得之于技巧,而是得之于观察和感动。因此,这节课的目标就是通过观察、感受,抓住表现人物特征的细节,用文字来刻画人物。那么,目的就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形成能力——观察能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我认为,这样的目标定位是准确的。</b></h3><h3><b> 今天,为什么要学《诗经·关雎》?这不是个理论问题,而是个实践问题。大而言之,学习古典诗歌就是要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品味古人语言技巧和表达艺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但是,回到课堂,初中生为什要学习这样一首古代的 “爱情诗”?这是涉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大问题。对此,应该有清醒的“意识”。程翔老师不回避这个“敏感”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直接把问题提出来,启发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达到涵养“情感”、端正“态度”、培育“价值观”的目的。</b></h3> <h3><b> 二、生命意识</b></h3><h3><b> 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感情投入。语文教学不是“技术活儿”。在方法技巧之上,还有更为重要更为本真的东西,那就是对生命的呵护与塑造。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说:“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我们都应该做歌唱生命的人。</b></h3><h3><b> 丁卫军老师提出“简约语文”有很强的针对性。繁多的名词概念、教学模式,繁杂的教学内容,繁复的教学程序,繁杂的声光影像,繁重的考试训练……把语文搞得失去了本来的样子,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伤害。正是从对学生的少年生命的呵护与塑造出发,“走向真实”,还原语文的本来面目,“简约语文”便有了生命意义。在《抓住细节,写好人物》的课堂上,老师站在生命的高度去理解写作和写作教学,耐心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获得真实的体验,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培养学生形成真实与独到的思维品质,让学生终生受益。</b></h3><h3><b> 程翔老师立志于“教有学理的语文,做有灵魂的教育,当有理想的老师”,表现出他的扎实的专业基础,厚实的学养积累,崇高的人文情怀。他坚持“文学是审美的,不追求实用价值的理念”,引导学生理解当下学习《诗经》的现实意义。我们学习一首古诗词,就是在学习一点语言知识,邂逅一位古人,倾听一段心声,走进一个社会,触摸一段历史,感受一种文化,欣赏古人怎样通过艺术的眼光来看待生活,看待人生;领略古人的精神境界,涵养中国人的生命意识。</b></h3><h3><b> 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说:“古典诗词可以陶冶人的情趣,可以给人以诗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并体味生活的多姿多彩,可以启发我们体会人生的道理。”通过《关雎》的教学,学生感触到古代“淑女”“君子”的形象的内涵,认识到古人情感世界的美好追求,理解到《关雎》不是一首简单的爱情诗,而是关乎婚姻、家庭、人伦的儒家经典。这就是《诗经》的审美的价值,可以濡染精神情操、陶冶生活情趣,使之朝向多彩和优雅。</b></h3> <h3><b> 三、对话意识</b></h3><h3><b> 平等而有意义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苏格拉底说:“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之间的对话更能提高沟通能力,更能启发思维技能。”在这个方面,两节课都有可圈可点的出色表现。</b></h3><h3><b> 在一番铺垫之后,丁卫军老师让学生以“初见小丁老师”为题,完成“抓住细节,写好人物”的目标任务。学生初写“小丁老师”,再写“小丁老师”,从抽象概括到具体传神,“升格”的过程中师生间风趣、幽默的对话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最初的陌生、紧张(师生双方都有些紧张)到后来的融洽和谐,课堂气氛渐入佳境,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进入写作状态。很佩服老师的耐心倾听、循循善诱。老师一再提醒不要忘“我”,启发学生的“自我”意识,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个性化表达的需要。</b></h3><h3><b> 程翔老师的课堂充满微笑、欢笑,乃至爽朗的大笑,笑声来自贴近学生心灵的对话。像是“作品介绍”这样的比较呆板的教学环节,也可以在轻松的对话中完成,在古今中外的比较中体认《诗经》的历史地位。在教学的一个重要节点上,师生间有一段问答:</b></h3><h3><b>师:平常作文时老师让你们写爱情诗吗?</b></h3><h3><b>生:不让。</b></h3><h3><b>师:为什么不让写?</b></h3><h3><b>(学生有些不好意思回答……)</b></h3><h3><b>生:不合适吧!</b></h3><h3><b>师:有什么不合适的?</b></h3><h3><b>生:太敏感!</b></h3><h3><b>师:啊?还有吗?</b></h3><h3><b>生:腐败。(笑)</b></h3><h3><b>生:怕早恋。(大笑)</b></h3><h3><b>师:那你觉得什么时候写合适?</b></h3><h3><b>生:高中吧!(大笑)</b></h3><h3><b>(这段对话是下面一个重要问题的引子)</b></h3><h3><b>师:老师不让写,那我们为什还要学这首诗?</b></h3><h3><b>(学生陷入沉思……)</b></h3><h3><b> 闲聊式的对话,隐含着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学生的深入思考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b></h3><h3><b> 师生对话的逐步深入,同时也就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因为所有对话都是围绕着对作品的理解、感受来进行的。</b></h3><h3><b> 如果课堂上能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说的那样,“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那么今天的课堂对话就会更理想、更完美。</b></h3> <h3><b> 四、问题意识</b></h3><h3><b>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核心是思维品质。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特征就是“问题性”。任何学习中的思维均由问题开启。有了“问题”才会有质疑和发现。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在语文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深度研读文本,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课堂提问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家对老师课堂上的“多问”“碎问”“浅问”颇多微词的情况下,我们来欣赏一下程翔老师的课堂提问,会发现“问题”的价值。老师依次提出了八个问题:</b></h3><h3><b>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间是什么关系?(关于表现手法的问题)</b></h3><h3><b> “什么叫‘淑女’?什么叫‘君子’?”(关于人物形象的问题)</b></h3><h3><b> 这首诗是谁写的?(关于作者的问题)</b></h3><h3><b>我们为什么要学这首诗?(关于学习目的的问题)</b></h3><h3><b> 如果说“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写的是“婚礼”的话,那这场婚礼是真的吗?(关于表现手法的问题)</b></h3><h3><b> 这首诗反映了谁家的思想?(关于作品主旨内涵的问题)</b></h3><h3><b> 你还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吗?(纠错性的问题)</b></h3><h3><b> 这些问题在恰当的时刻提出来,就成了推进课堂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加油站”,并且呈现出一定的层级和逻辑关系,一步一步把教学活动推向高潮。表面上看问的“是什么”,实质上却在问“为什么”,是“深问”而非“浅问”。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实现了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问题的解决,主要靠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的答案。这时,学生便成了老师的 “助手”,也成了课堂的主体。这里,不必拘泥于“主问题”教学法。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只要问题提得有梯度有深度有温度,就是好问题。</b></h3><h3><b> 除了老师提出科学有效的问题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就此而言,今天的两节课也有遗憾,那就是没有一个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来。</b></h3> <h3><b> 五、守正意识</b></h3><h3><b> “守正”,就是守住中华传统文化这个根本,守住“教文育人”这个根本,守住语文的本真,守住“听说读写”的“一亩三分地”,耕耘文字,播种希望;坚持用语文的方法解决语文的问题。实际上,老祖宗创造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足够我们学习、消化和应用的了。朗读吟诵、咬文嚼字、想象联想、琢磨切磋、慎思明辨、贴近生活、注重实践,那一条都是语文教学的“真经”,都是语文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b></h3><h3><b> 拿写作来说,生活是第一位的,实践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作文首先要解决的是“写什么”而非“怎么写”的问题。于是,“学生没有生活”就成了不会作文的一个借口。其实,这是个伪命题。学生怎么会没有生活?学生有学生的生活,课堂也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今天丁老师上课之前我曾设想,“抓住细节,写好人物”,细节在哪里?学生怎么才能抓住刻画人物的细节?按照大多数老师的做法,就是先讲一下“细节描写”的概念,再从课文中找一个细节描写的例子进行分析,让学生学习、参考或者模仿。学生则搜肠刮肚,或想象,或杜撰,写出一个“细节”来对付,效果往往不好。丁老师这节课的导入很有意思,他让学生微笑着看老师,介绍自己从哪里来,说自己的学生叫他“小丁老师”或“老丁老师“,然后跟学生互相打招呼,问好。借班上课,先做自我介绍,师生打个招呼,化解一下陌生感,这也是惯常的做法,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我们发现这一招其实是老师在“暗度陈仓”,为下面写“初见小丁老师”做铺垫,是在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不用凭空想象,不用搜肠刮肚,人物刻画的“模特”(对象)就在眼前,只需观察,感受即可。这就守住了写作的本真,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这就是教学的艺术和智慧。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慢慢对“小丁老师”有了感觉,从“我”的视觉里、感觉里出现了能够抓得住的“细节”,描写便从笔下流淌出来。然后,在发现描写中问题,进行修改、提升——写作的全过程真实地发生了,能力自会得到提高。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没有感受;不是没有素材,而是没有发现。道理原本很“简约”,我们往往却把事情弄颠倒了。</b></h3><h3><b> 程翔老师的课堂朗诵艺术在中语界是出了名的,他的课也特别注重学生的朗读。他不要求学生齐读,读整齐,而要学生“放声朗读,读给自己听”。这才是“真读”。“放声朗读”就是释放感情,“读给自己听”就是个人感受和体验。小学生齐读还可以,中学生再齐读就不好了。因为齐读会把注意力放在“保持全班一致”上,放在语音上,而不是放在情感体验上。老师们可能没有在意程老师轻轻说出的一句话“读给自己听”,我请大家牢牢记住这句话,教学生学会“读给自己听”,这才是“真阅读”。那位女生朗读了《关雎》的前四句,程老师大加赞赏,高兴得哈哈大笑,说“你朗诵的比我好,你到前边来做我的助手……”接着让这位女生对四句诗作了讲解。当这位“老师”让同学们看注释的时候,程老师又难掩心头的喜悦,大声说“这就对啦!这才是读课文的好方法。”利用偶然出现的一个教学场景,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这也是教学的艺术和智慧。</b></h3><h3><b> 大家注意到没有?今天两位老师的课都是“裸课”,一支黑笔,一块白板,不拿教材,不拿教案,没有包装,没有程式,“裸”到一览无余。大家可能还记得,我们的领导20多年前要求我们“不能用电脑打印教案”,七八年前要求我们上课必须有ppt。真是做官风格,行政手段,与教学艺术格格不入。教育技术的应用是现代教育行为发展的必然需求,但必须符合教学实际,必须为教学服务。可以选择教育技术,也可以不选择教育技术;唯独不能搭花架子,图热闹,声光影像,花里胡哨,喧宾夺主,失去本真。两位老师的课,让我们想到曾经的语文,朴素而本真的语文,不用ppt一样能把语文课上得很好。这也是“守正”。</b></h3><h3></h3><h3><b> 老师们,语文教学更像是“农耕文明”,“手工操作”,需要耕耘文字,品味语言,而拒绝套路化、模式化、标签化、流水线化、非语文化。语文教学的现状有些部分是不正常的。层出不穷“现代概念”,花样翻新的“教学模式”,五花八门的教学资源,声光影像的教育技术,既带来了课堂教学的新气象,也带来课堂教学的新问题。程红兵老师指出:“我们不缺新名词、新概念、新知识,我们唯独缺乏常识。”常识是什么?就是基本原理,就是教学规律,就是要守住的“正”</b></h3> <h3><b> 六、创新意识</b></h3><h3><b> “守正”与“创新”并不矛盾。“守正”不守旧,“守正”要求新。“创新”要以“守正”做基础。程翔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关雎》是不是一首“爱情诗”?这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程翔老师关于《诗经》的“微报告”,生动地告诉我们什么叫“独立思考”,什么叫“创新思维”。他对《诗经》的解读独立在名家定论之外,完全是自己的特到见解、独特感受,给我们打开了欣赏《诗经》的另一扇窗口,真有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的感觉。程翔老师的“创新”不是凭空而来,这是与他的扎实的专业基础,厚实的学养积累,崇高的人文情怀是分不开的。“教有学理的语文,做有灵魂的教育,当有理想的老师”是他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想。我们要向程翔老师学习,做一个“守正创新”的新时代的优秀语文老师。</b></h3><h3><b> 课堂教学是有规律的自由行动;是教师的即席创作,是展现教学风采的舞台。名师都是有个性、有风格的人。课堂教学评价既要体现规范性,也要体现人文性。而课堂教学评价有时是很主观的一件事情,难免存在个人的偏爱或偏见。所以,上面的评说可能会有偏颇或谬误之处,请两位老师指正,也欢迎大家批评。</b></h3><h3><b>谢谢!</b></h3><h3><b> (2019.10.27.整理)</b></h3> <h3><b> 作者简介: 赵明,西安市中语会原理事长,全国中语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教育学会名师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十三五重点科研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组长。西安市中小学《素质教育文化读本》主编。西安出版社、陕西师大出版社、首都师大出版社特约编审。出版110万字三卷文集《落叶满长安》。</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