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发虑宪,求善良</b></h1><h3><b> </b></h3><h3><b> 一一一前言</b></h3><h3><b><br></b></h3> <h1><font color="#167efb"><b>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br></b><b> 大学施教的方法: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叫做预防;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互相取长补短,叫做观摩。这四点,是教学成功的经验。</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br></b><b>一、中国教育的源起<br></b><b> 中国最早的教育论文就是学记,它是我们教育的根,中国教育必须从根上学习,从根上抓起,从西方学习到的文化要中国化、本士化,我们的教育才能稳步健康的发展。所以,不学《礼记》,就无法教育,即使教书也就是盲目的教育。<br></b><b>二、发虑宪,求善良<br></b><b> 作为老师如何去设学施教,考虑用什么方法去教育孩子们为善去恶,做有道德的人才,自己也无愧于教师的称号。<br></b><b> 我校精细化管理以来,学校以创建文明学校为目标,突出从小、细、实着手,注重管理细节,从长远着想,细处落实,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br></b><b> 自本学期开始,学校将学生军训成果长期坚持下去。学生每天按时作息和活动,能够做到绝不拖延,铃响人到,按标准打扫寝室卫生整理寝室内务,寝室物品摆放做到“毛巾一条线、水杯一条线、鞋子一条线、被子一条线”。按照统一的时间就餐,排队整齐有秩序,节约粮食不浪费。课外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有序进行,保质保量完成每日活动。<br></b><b> 这些教育就是养成教育,小学中低年级的孩子,学习、生活大部分靠“他律”,也就是家长和老师的反复督促、细致管理。而到了中学,老师们经常是交代完注意事项,就不再唠叨提醒。也就是说老师在逐步放手,靠的是孩子的 自律。学生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必须中国先贤的经典文化《弟子规》不断的熏陶,不断的融入教学之中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孩子才成为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先别人后自己,先责任后爱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有道德中国人。<br></b><b>二、化民成俗<br></b><b> 老师想要教化学生,并形成良好的习惯,就一定要重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因学施教。老师先改变自己的言谈举止,再改变学生,后改变班级。如果我们自己都做不到,那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做到或者责怪别人呢?<br></b><b> 10月24日四川仁寿县某中学一位15岁的学生因对教师的日常管理不满,在教室用砖头将老师头部打伤。看到消息我第一感觉心寒。校园是社会中最幸福的地方,那是谁给了这个孩子胆量,竟然对自己的恩师下如此毒手?心中万分失落,中国教育怎么了?教育的规则和标准在哪儿?<br></b><b> 我们在学校教育方面缺失了什么?学校,家庭,社会,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这仅仅只是个案,它不代表一个整体现象,但同时却也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从教书而教育,也要从育人而教育。教孩子学习的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教他学会尊敬师长,因为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从小用圣贤智慧《弟子规》不断的化民成俗,“事虽小 勿擅为,尊长前 声要低”这样的做人的道理。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吗?<br></b><b> 把中国的经典文化《学记》《大学》《弟子规》融入到教学管理之中,是当务之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从家校共育做起,我们及学生才能心正,身修。<br></b><b>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圣贤文化的熏陶,离不开我们教师的辛勤教导,也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更离不开学生的自身努力。把这几股教育力量紧紧拧到一起,孩子们才能健康地成长,才能创造出一个灿烂的明天。</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 红薯花在萧瑟的秋天,努力开放,开得灿烂,开得粉花朵朵,绚丽多姿。菊花能点缀秋色,而你却渲染了美丽的秋天!</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