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让读书成为学生最好的修行</h3><h3>———践行“十个一”,精品周记交流</h3><h3>为了落实“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鼓励学生读书,五十八中语文组充分利用图书馆、班级书橱、阅览课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将其与个人成长、情感体验、感悟体会相结合。语文组组织读书小组,举办读书沙龙、阅读征文比赛等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阅读分享,利用阅读课给予学生必要的阅读指导。要求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感,不拘形式地记下来。培养学生记日记(周记)的习惯,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汇,锻炼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同时,引导了学生通过日记(周记)抒发情感,涵养心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语文组把周记当做学生的作业之一,每周批改。具体做法:(1)学生每周写作不少于1500字。教师每周检查,并作出相应指导。(2)每学期出版关于读书笔记内容的《天籁》专刊一期。</h3><h3>活动推行之后,学生积极参与,读了很多类型的书,写了很多优秀读书笔记,语文组老师们每周收取学生的读书笔记作业,挑选精品,指导修改,或在班级展开读书交流,小组内互相分享读书心得及创作感想,共同促进读书写作能力的提高。老师们定期推送优秀读书笔记文章,并在班级进行阅读指导。</h3> <h3>拾光</h3><h3>——听高一军训有感</h3><h3>高二4班 段沐昀</h3><h3> 像我这样庸俗的人,</h3><h3> 从不喜欢装深沉,</h3><h3> 怎么偶尔听到老歌时,忽然也恍了神。</h3><h3> ——题记</h3><h3>这样一个似曾相识的盛夏,我坐在教学楼三楼的窗下,听完了高一的军训。</h3><h3>“追求卓越,报效祖国!”“追求卓越,报效祖国!”“追求卓越——”新生的呐喊,不用借助风的力量,就轻而易举地传到了耳边。</h3><h3>日子一不留神,一年岁月无痕。恍惚间又听见了那无休止单曲循环的军歌,看见了那一排排整齐的白色身影,一不小心,就敲开了记忆的闸。</h3><h3>我还记得,那仍似不久之前的明媚上午,刚拿到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阳光下闪着的自己的名字。我还记得,第一次踏上这方寸海纳的土地时,内心泛起的波澜。我还记得,第一堂课的下马威,第一个写不完作业的夜晚。一个校园新人还对什么都倍感新奇,容易被莫名其妙地打动,也会因为安静的自习课、响亮的跑操口号而感动,会天真的想要大展一番宏图。</h3><h3>现在想想,有些好笑,却又在蓦然之间,哑口无言了。</h3><h3>再想想这一年之中,在陌生的环境里摸爬滚打,竟然不久就适应了环境,适应了自己新的定位。这是件好事,毕竟每到一个新环境大家都会讲“适应了就好了”。可是适应,也是最可怕的钝感武器。陌生变成熟悉,学校成为一个新的舒适圈,适应让我在渐渐平顺的日子里消磨了自己,也一天天消磨了我想大展宏图的伟大理想。</h3><h3>日子一天一天地过,三点一线,复制粘贴,眼底的光一点一点涣散,变得沉静的同时也失去了波澜,高一时那股兴奋的憨劲被人们口中说的“成熟”代替,也许是成熟了吧,也许是吧。但是当楼下的军歌又响起的时候,当教官的声音又响起的时候,但响彻操场的校训又响起的时候——</h3><h3>笔一顿,居然热泪盈眶。</h3><h3>我透过窗,看见他们,也看见自己。她满头大汗,被太阳宠爱着却认真地踩着拍子,我与她四目相对,远比如今稚嫩的脸上,却是远比如今灼人的光。</h3><h3>“像我这样庸俗的人,从不喜欢装深沉。</h3><h3>怎么偶尔听到老歌时,忽然也恍了神。”</h3><h3>这光,好久不见了。这热忱,好久不见了。</h3><h3>整齐地踢着正步的他们,是新生一点不错,却也是一面锃亮的镜子、一面迎风飒飒的旗帜,风里散着他们的声音, “我们来了,你还在吗”。我在恍惚此刻,又找到了自己。</h3><h3>今天是他们的闭营式,军歌也终于听完了。不得不说很烦,但是又不得不说很感谢。</h3><h3>谢谢让我在这艳阳高照的日子里,找回了比阳光还炽热的东西。</h3><h3> 2019.8.26</h3><h3> 于我的新教室</h3> <h3>装裱</h3><h3>高二4班 段沐昀</h3><h3>虚浮的社会造就了空空如也的灵魂。电脑、手机搭配不眠霓虹灯的五光十色照应着狂热而无知的眼睛。屏幕一黑,太阳升起,什么都没了。</h3><h3>大脑,暂停了沉浸在与自己无关的世界的状态,显露出内里的空乏,茫然,无趣。</h3><h3>不见的是,丢失的丰满人格。</h3><h3>这怎么行呢?人们不安起来。这不显得太过肤浅了吗?太过无知了吗?太过……?生活,一点都不像生活,放不下的沉沦,捡不起的格调。这怎么叫人好意思跟人说。</h3><h3>怎么办呢?</h3><h3>看点书吧。</h3><h3>最近什么显得文艺?《岛上书店》还是《摆渡人》?什么显得富有哲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挑上一本,调整好坐姿,翻上两页,感受一下书页在指间的安稳感觉,最重要的是,拍个封面,上传社交媒体,在广大网友的共同见证下,这书,就算读完了。这心,也安顿下来了。</h3><h3>我看到小王子的玫瑰在枯萎,哈桑的风筝落了。我看到那五光十色晃人眼睛,落到书页上,遮盖着吞噬着,就像燎原野火。</h3><h3>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当我们谈到读书时,我们真正在谈什么?书,究竟变成了什么?灵魂的涂料?</h3><h3>位列当当畅销书榜一的《人间失格》,被多少人认真读过又被多少人消磨?当买下村上春树的书,我们满足的究竟是阅读的饥渴还是,想要当文青的狂热?</h3><h3>什么时候我们读书不再关注它内心的价值,而只关心它能显示出我是什么样的人,它是否足够上档次足够掩饰起我们无知的大脑和空虚的灵魂。</h3><h3>什么时候我们开始想用区区几页书来装裱起自己的人格? </h3><h3>就像一个人总爱谈起自己有多孤独,有多不被理解,那他一定不是真的孤独,而只是希望拥有看起来清冽孤高的气质。同样,想要“假读书”来掩饰自己浅薄生活的人,除了网络上几个不咸不淡的赞之外,什么也获得不了。</h3><h3>正如程浩所说,“读书只能是读书,不能是别的。”一颗功利的心上,如何再能绽放“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奇葩?求不来的,只能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只能与目的背道而驰,让人一眼看穿伪装下的伪劣。只能寄居于虚浮的虚拟空间里,自导自演一出荒诞的悲剧。</h3><h3>悲剧在自顾自地上演。</h3><h3>在夜渲染云霞的时候,不眠霓虹灯的五光十色照应着狂热而无知的眼睛。星星不见了,它躲在灯影背后企盼黎明。</h3> <h3>漠风</h3><h3>高二(4)班 王伟臣</h3><h3>夜里黑而且寂静,恍若失却的墓园。</h3><h3>此时太阳暂且离开枯涸的腹池,赶往大地的背面继续汲取水分。回想白昼的阳光,热焦了稀少的骆驼草,却远不及此刻郁闷。太阳炫耀光芒与热量,而后得意离去,留下迷途的羚羊,和眼望不穿的苍凉。草木萧萧,笔直的立着,比模斜乱倒,更引人绝望。在这绝望的夜,羊儿终于不再迷途。沙漠是仁慈的、宽宏的,普通的一具白骨,也不会被很快遗忘。</h3><h3>但这种死寂不会持续太久,地平线的尽头出现了几缕金芒,与此同时,遥远的乍得或中非正将一场阴谋酝酿。当你看到沙粒骤然扑腾跳动,避日蛛慌忙涉入洞穴的时候,就是这个时候,你就有必要知道:</h3><h3>漠风,来了。</h3><h3>霎时间,眼睛里充满沙子,红肿而看不清楚,可全身的细胞都在颤抖,使你不得不知道,不得不敬畏这一超自然的力量,使你第一次明白,原来除了春之外,另有一种东西可以让万物活起来,动起来。在噬骨的昏暗中,你仰头感受着来自天空的每一次捶打。你睁不开眼,却在某种欲望的驱使之下,义无反顾走向流沙的尽头。漠风它真的来了,把遍地暗黄或苍灰卷拢进袖筒,升腾成夜的颜色。躁动中的漆漆,让你喘不动气。感觉——你在这漠风里,在这万物为敌的绝境里唯一的忠实朋友,又在提醒你,你正濒临干涸。</h3><h3>你却仍然坚定不移,向前迈步,你甚至不能辨清自己是在前进还是后退,向左还是向右。恍惚中,你好像睁开双眼,看到眼前宛然明镜般的湖泊,清澈透亮,漾然层层清波。轻掠而过的剪影,是水鸟?薄雾?还是霓虹?</h3><h3> 你终于闭上眼睛,很自然,很安详。像极一直干花,虽然枯萎,但仍芬芳。</h3><h3>“然后呢?”</h3><h3>然后?然后漠风吹过了,那里变成大海,又积成平原。</h3><h3>“后来呢?”</h3><h3>后来,再也没有人找到他的尸骨。他最终还是被人遗忘了啊。</h3><h3>“……”</h3><h3>不过孩子,他获得了幸福,获得了永生。是啊,永生。孩子,永生,你想要吗?想要的话,让我给你。到那人间的漠风里经历一番吧!</h3> <h3>青岛·印记</h3><h3>高二(4)班 王伟臣</h3><h3>黑白的老照片,毛边和折角,是洗去一切浮色的单调:灰白交织的世界,蒙上一层静止的薄纱般的雾;没有渔歌的渔村,海风吹不起也刮不动的草棚;船儿起锚去远航,没有浪涛拍岸,却把沙滩浣洗的干净;放眼望去,只留下海鸥踏沙而过的串串足印。一成不变的黑与白,是我眼中老青岛的印记。</h3><h3>青岛就在那时开始成长。她就酣在海水织成的墨蓝色襁褓里,睡在渔民们你唱我和的亲切的渔光曲里,睡在最朴实最美好的港湾里。她就这么安睡着,不知不觉的,快要成长起来了。天地不再由黑白灰统治,土黄的泥瓦墙,散出一股淡雅的尘香,红瓦片平整的斜铺在房顶上,“簌簌”的树声和成片的树影也第一次光临青岛的盛夏,澄澈的海面不时泛起层层白浪,和天空互为映衬。这是家乡最早的彩印名片,印着一枚名为“清新”的印章。</h3><h3>“咚!”德式火铳的闷响,炮口飘鼓的青烟,打破了海面的平静,惊醒了、吓哭了那本该继续熟睡的孩子。先是德国人得意洋洋地,公然在山上刻下帝国的鹰徽——那黄毛蓝眼鹞子一般的强盗面目,着实令人畏惧和憎恶。接着,我们的青岛,年幼的姑娘,就眼睁睁看着各种颜色和纹路的旗子乘着船接踵而至,斜插在那片土地上,离去时却只剩千篇一律的红与黑,是血与污的印记,冷冷地在那里印着。直到上世纪中期,保家卫国的可爱的人儿们才把嚣张的圆框眼镜、一字胡和武士刀赶回一海之隔的岛屿。那又是另一种印记,仍是红与黑,却由人们的鲜血和钢铁般的意志灌铸,印得更为深刻,散发着金灿灿的万丈光芒。时间悄悄流逝,但当我们拭去历史的浮灰,屈辱的真相仍坚实地印在那里,沉默中仿佛透出声声呐喊。 </h3><h3>经久的硝烟和战火终究被时间风化,化作尘埃与飞灰,而青岛却不再是原来的小渔村。她慢慢长高,也学着其他青年女子,周身戴满装饰品。四季的颜色挥洒在她的发梢,尽显青春的风姿。前人生她养她的碧海蓝天,她都慷慨地馈赠后世,造就了一个傍海而生,以海为生的海洋城市,衣食住行无不浸透着海洋的气息。在青岛,吃一盘辣炒蛤蜊,坐着小船去赶个海,你会觉得,世界是如此美好。日月轮回,潮涨潮落;前人已逝,后世新生。青岛从来不是个张扬的地方,甚至许多初到青岛的外地游客都不会知道脚下踏着的温热的柏油马路,百年前曾是一片滩涂。但青岛的时浓时淡的海香味中,却蕴藏了太多太多,无时无刻不在铭记着一抹永生不忘的乡愁之思。它本不外露,却早已外化于每个青岛人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每条道路、每间老屋、每个拎着一大袋黄澄澄的啤酒的身影、每个说着“喝啤酒(hā pǐ jiū)”“吃蛤蜊(chī gá la)”的声音,都是青岛人的家乡情怀。它就镌刻在每个青岛人的周身,从天真烂漫的孩子,到老态龙钟的耄耋,无论身体在生命列车上的哪个站点停靠,它都不离不弃。这美好的印记,这家乡的至美礼物,早已在每一个灵魂的前行起点处分发,早已深深地烙在他们心里。</h3><h3>然而,日新月异的发展之中,空气里似乎少了某种湿度,或是某种无以名状的特殊气息。现在的青岛,高楼大厦已占据主流,只有老城区的一隅还隐隐约约有红瓦黄墙的老式房屋的影子。我不禁想问:“当玻璃幕墙取代了古朴的泥瓦砖,当标准的家乡话逐渐淡出耳畔,当门外曾随处可见,带着一天的广播讯息的,香气四溢的,油花翻滚的小摊车在视野中渐行渐远,那家乡的印记,它又去了哪里?”</h3><h3>就在人们纯朴的,或许带有一丝半缕乡土气息的的笑容里啊。是的,多少年来,尽管家乡的面貌一变再变,尽管万丈高楼拔地而起,尽管满口乡音不再纯粹,海洋民族的真善美仍丝毫未变。穿过大街小巷,不同的面庞,同样的笑容,笑出家乡的味道,笑出家乡的自豪。</h3><h3>几欲搁笔。母亲轻敲房门进来,放一小碗热茶,并一碟糖酥点心,一盘时令水果,连同一缕浅笑。她抚我的背,另一只手轻按桌前,认真看我在写些什么,又问我为什么要写,我答完全出于闲情逸致。她仍微笑着,说出几句鼓励的话,如春风拂过我的面庞。她悄悄退出,轻掩房门,听脚步声,是向厨房走去。又想起小时她对我说的:“孩子,无论你今后遇到什么,不要害怕,你有一个家,家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h3><h3>是啊,我有一个家!灵感在刹那间迸发出绚烂的火花,让我提笔接着写下去。我的家乡就是这座城,她已经成人,并且正像一位母亲一样抚育着我,给我生活所需,喂我精神食粮。原来,乡愁就像亲子之情,又不同于亲子之情。亲子之情,一脉相承;乡愁之思,脉脉相承。</h3><h3>青岛的印记,青岛的乡愁,像极了青岛的啤酒花,苦中带甜,亦苦亦甜。品一口青岛啤酒,浅尝微苦,入口回甘的感觉,正是乡愁的忆苦思甜。当我走出家门,出国旅行,深造进修,如果有什么能让我不忍离开,那便是我的家乡。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果真要离她而去,请让我再回过头望一望她,望一望崂山,望一望石老人,望一望回澜阁,就像那展翅腾空,远走高飞的白鸥一样。白鸥一日一回,我又将几时可归?将乡愁化作眼角挂而欲滴的两粒珍珠,两行垂帘,它不仅让人难过,更引人深思。深思过后,我更愿意相信,那个即将呈现于眼前,或只存在于梦里的家乡,就是我魂牵梦萦,牵挂一生的地方。</h3><h3>白鸥盼归巢,情深印心间。</h3> <h3>秋天的遐想</h3><h3>高二4班 苏春萌</h3><h3>今天傍晚时分,大概是本年第一场秋雨。不由得想起了那句“一层秋雨一层凉”,不由得想起王广清老师朗读郁达夫的秋中此句时,别有韵致的绵长语调,不由得想起了那句美好的“golden days”,不由得想起了初入校园的场景。</h3><h3>五十八的秋,我只体验了一半,最精彩的一半。当我来到这里时,中秋已过,金秋已至。我对生活充满了玫瑰色的浪漫幻想,不如说,是金黄色的。第一天来到这里时,我便被水杉的笔直吸引了。那时草还未枯黄,但天空已是秋天的广阔,教学楼前的草坪上,立了几颗笔直的水杉。阳光照射过来,留下几道整齐修长的阴影,让人疑心这究竟是自然的还是人为。水杉的笔直给予我强烈的震撼,作为一个十几年没见过水杉的人,这种震撼不亚于高中生活的新鲜感。</h3><h3>之后,我见证了水杉换上金装,又见证了它褪去繁华披上雪盖。每次站在树底仰望树顶,我都会感受到过去与未来的交汇,都会看到时间的漫漫长河,它静静地流过我的高一生活,偶尔有些波澜,但总的来说,是平缓的。</h3><h3>校园中,另一棵气势磅礴的树,是小食堂前的柳树。那柳树应有十几丈粗,不同于水杉的笔直细长,他的纸条纷乱,颇透一股狂气。错综复杂的枝条,使得树顶尤为巨大。坐在教学楼二楼的教室,便能看见这些混乱的枝条,整个窗户的空间被巨大的柳树占据,使人仿佛坐在葱茂的树林中。</h3><h3>狂柳对我似乎有神奇的魔力。每次从宿舍出门,一抬眼就会看到几百米外那棵枝条繁茂的柳树,在我看来,他非同一般。他是一方之神,他的根系延长贯穿了整个校园的地下世界,没有他,或许整个校园会分崩离析。但他又是妖,富有灵气的妖,在阴雨蒙蒙的天气,他仿佛是整个校园厄运的来源,他给我带来痛苦,给我的心压上可怕的重负。</h3><h3>这是校园生活给我的另一份“礼物”,压力,或许是力量的源泉。</h3><h3>说了这么多,其实和秋天没有什么关系。然而,从一个“秋”里,我们却可以窥见所有季节。在秋天里,我们可以忆起春日的初心,他经历了热量最丰富的半年,到了秋天,是否还如初始那般美好?在秋天里,我们可以回味夏日的欢愉,夏天丰富的余热至秋日,它会不会随着冬天的到来而消散?在秋天里,我们可以期盼冬日的纯净,在生命尽情地释放了它的活力之后,有些东西,却沉淀了下来。冬日白茫茫的雪原,是它的心灵,虽一无所有,但也无一不有。</h3><h3>秋天,是最适合回忆的季节,也是最适合展望的季节。一层秋雨一层凉。秋天的雨,点点滴滴浸入人的心田,扰动人的心绪,使人变得更加敏感,请珍惜这对自然与生命的敏感,这是我们心灵最好的镜子。</h3> <h3>胸中沟壑挥毫间</h3><h3>高二4班 苏春萌</h3><h3>我对书法欣赏毫无经验,也无法写得一手好字。但,多亏了父亲和纪老夫子,我对下笔挥毫这件事,心中充满崇敬。</h3><h3>从记事起,书法与父亲,便形影不离地出现在我面前。关于书法,我最早的记忆是墨。墨,墨盒,墨香,以及磨墨的砚。某天,我在家中玩耍,突然发现了一个墨绿色的墨盒,一手拿起,立即感受到了沉甸甸的重量,以及冰凉入骨的冷气,,虽说只是一个纸盒,依旧给人庄重之感。淡淡墨香,一缕一缕纸盒的空隙中传入我的鼻孔,这是清丽淡雅的香味,天生就带着文人的气息。</h3><h3>父亲从我的手中拿走墨盒,取出墨块,又找出砚,开始磨墨。随着父亲做太极似的一推一拉,墨块在砚底划出层层痕迹。墨汁浓似夜色,与砚底徐徐涌出。父亲慢慢磨墨,如此休闲恣意,有如此有条不紊。墨磨好了,一张洁白的宣纸,便在桌上展开。宣纸静静地躺在书桌上,躺的平整,躺的轻盈。父亲认真临帖,三指轻轻夹住笔杆。一笔下去,轻盈的宣纸却同墨汁一起沉淀下去,变得踏实稳重。笔尖与宣纸细细摩擦,勾画出圆润流畅的线条,仿佛这线条从盘古就开始流淌,未曾停歇。墨汁垂落,宣纸柔软承露般接住它的圆润,然后缓缓化开。毛笔在父亲的手中,又似不受他手的控制,自如地收放,张弛,用力时轻时重,正似阅读古文时的朗声,抑扬顿挫,于此现一片天地。</h3><h3>父亲爱书法,书法是父亲作为肩负重担的成年人仍能追求的一点浪漫。父亲曾梦想大学学习书法专业,奈何家中条件不好,去了财经学院,在那里获得了书法比赛的奖项,奖品是一本笔记本。从此,父亲发现了新的世界,他开是用中性笔在各种本子,账单,宣传页,审计报告上写书法。没有用毛笔,仅仅是中性笔,写出的字也极富有神韵,有时再配一两笔插画,图文并茂,颇有趣味。</h3><h3>父亲是会计师,身边最不缺的,就是一叠叠打印好的审计报告了。每次父亲在那些纸上闲画几笔,都好似暂时脱离了生活的压力,在四面围墙上挖了一个洞,大口呼吸自由新鲜的空气,感受自然生活温暖的阳光。</h3><h3>随着我渐渐长大,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忙,他再也没有时间用宣纸书写了。于是,他开始用水写布。年幼的我看到水写布,感觉十分新鲜神奇。一股清水在布上滑过,便渐渐由浅入深地留下墨似的印记。这使我也能豪不顾忌地与毛笔玩耍。我曾多少次地画出无数小动物,我曾多少次地把整个画布涂黑,不懂留白的的真谛。即使这样,父亲一句责备的话也没说,他只是微笑着看着我,或许,他只是希望小时候的自己也能像现在这样毛笔随意玩耍。只是,他再没有挥毫时酣畅淋漓的感觉。</h3><h3>升入高中,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只有我和父亲两个人住。突然,父亲有了大把时间。工作回来后,一整晚的时间给他挥毫。没有老婆喋喋不休的唠叨,没有小婴儿可爱但恼人的哭闹,他的生活,一时间诗意了。 于是我看到,他加入了书法课程班,他又用回了宣纸,他夜夜都在练习。租的房子的前主人曾经在墙上贴过装饰,留下了一点印记,他立即书写了一张,付之于墙上,家里变得美观了很多。父亲还在浴室的瓷砖上写下了几句兰亭集序,这使我想起小时的一件事来:小时还是小婴儿的我不懂事,拿铅笔在家里床头的墙胡乱画了几道,被母亲责备得哭红了眼。父亲那过我手中的铅笔,在那涂鸦添了几笔,随即,一颗垂柳出现在床前。至今回想起来,这也许就是书法人独有的温柔吧。</h3><h3>这半个学期,父亲过上了理想的生活,可是到了假期,一家人团聚,他又得照顾小孩,洗碗擦地了。一天早晨,父亲起床便开始写字,说是要交书法班的作业,而小女儿安安醒了,似是没睡好,正在哇哇大哭。父亲半点没理会小孩的嚎哭,继续泰然自若地挥毫。母亲正忙于厨房,便大声朝父亲吼叫,意思是快点安抚小孩云云。然而父亲依旧稳如泰山,在他心里,也许书法比小孩这一时的哭嚎更重要。我于是抱起小妹,逗她玩耍。然而,母亲却生气了。她不能理解,为什么作为爱好的书法,竟能比安抚小孩还十万火急。他们开始了争吵,最后婴儿在寂静中的啼哭停下。</h3><h3>曾经读过月亮与六便士,或许对于父亲来说,书法就是月亮,家务便是六便士。其实,没人能做到平衡月亮与六便士,要么像斯特里克兰德一般抛弃六便士,不被世人理解地去追逐月亮,要么就像大多数人那样,整日忙于在地面上寻找硬币,只是偶尔会抬头仰望月亮,想象它的纯洁与美好。</h3><h3>父亲在月亮与六便士之间徘徊,对他而言,挥毫写就的,是他心中的沟壑,那里永远藏着一个隐士,不闻世事,醉心于诗词书法之间。作为一个世俗之人,我也充满矛盾,我敬佩父亲对书法的热爱,同时厌恶他为了书法的一点小小牺牲。</h3><h3>这时,我又遇到了纪老夫子。纪老夫子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给我们同学带来了许多未曾接触的东西,也让同学们在心底称之为一奇人。每一次语文课前,师生问好后,他总会大喝一声:“行止坐卧,引领这个”来引领大家舒展筋骨,一二三四喊八拍,虽然总是有人在“八”处喊出无聊的玩笑,但他总是不动声色,气定神闲地说“很好,请坐。”</h3><h3>当然,纪老夫子给我印象最深的,仍是书法。他喜欢把自己的练习作品作为奖励发给同学们作为奖励。虽说本人总谦虚着“仅供娱乐”,但看那密密麻麻一大张,总不会疑心着其中的诚意。他还自己练习千字文,并发给要求练字的同学,让他们临写。在他的指导下,我们班有些同学的书写水平大有提高。</h3><h3>在临近分班的最后一节课,他给每位同学写了“龙飞凤舞”四个字,也给我们讲了讲他挥毫的故事。原来,纪老夫子从高中时就开始对书法感兴趣,但当时买不起纸也买不起墨,于是便z蘸水在书桌上联系。当时他有一位老师,看到他的练习后大加鼓励,原来这个老师也喜爱书法,但他也支付不起纸和墨,于是两人一起用清水在桌面上挥毫。</h3><h3>之后工作了,作为语文教师,终于不愁没纸没墨了,然而却没有了时间。直到最近几年,工作清闲了下来,纪老夫子又重新开始挥毫。最后,他及其认真地说:“你们要是有对我练字感兴趣的,可以来找我要字。但记住,找到我的时候一定要带上十张宣纸,半生半熟!”他那极其认真的腔调,在同学们不以为意面前,似乎有些可怜,然而我还是羡慕他,为了我的父亲。也许,世上真的有可以平衡月亮与六便士的人吗?</h3><h3>在纪老夫子的挥毫中,我看到了他的胸中沟壑,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对语文和书法的热爱,穿越历史的浪潮也未曾停止。</h3><h3>再回到父亲。也许,他对书法的热爱,并不是无用。这几天,他把水写布竖直挂在门上,教小妹使用毛笔。于是,父子两人一起在门前挥毫。一如小时候的我,小妹随意涂鸦,父亲笑眼看着,那眼神中虽有现实的迷雾,但也有眼底那从青年时代传来的胸中沟壑。</h3> <h3>丑态与礼赞</h3><h3>高二4班 顾贺</h3><h3>大概人们说起“社会是个大染缸”这种话,是因为刺鼻的颜料味儿冲击着还未完全踏入社会这片领域,或早已身处其中的人吧。但十余年来人们想拼命塞给我们的理论是“你看社会多么美好”,男女老少相亲相爱,鳏寡孤独皆有所养,没错,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社会主义国度,所以好像人人生活富足美满,事实上,我们谨言慎行,一旦因为言语稍微破坏一点社会留给大多数人的好印象,那无异于触犯法律。于是社会如我们所见充满正能量。</h3><h3>我们站在天堂中央为宇宙生灵唱着婉转的礼赞诗,而经常也会有禽兽偷偷溜进地狱扮演恶魔的角色。</h3><h3>通常我们赞美早些时候的爱情,说它至死不渝,其实根本不必等到死那一步,七年之痒就来捅破窗户纸,再看看今天的爱情故事吧,缠绵悱恻风花雪月,拥有扭曲恋爱观和把一切纯粹变得低俗的能力;有时候我们说社会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而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人天生就拥有穷人一辈子也得不到的东西,理所应当地站在别人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何来公平可言?从美利坚的《独立宣言》到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从宋明理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的概念贯穿了整部历史,如今的人们仍然会自动为身边的人划分三六九等,依据是相貌家世财富地位成绩不一而足,而就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今都需要怀疑是真是伪;每一个人都赞美过并渴望着成功,经商人士将成功学法则奉为圭臬,书上教的是努力魄力和胆识,而实现的途径往往是踩碎无辜的肩膀登上天梯。</h3><h3>也许会有人说,这人是要多么丧才能说出这种话?那只是因为没有像那些人一样被象牙塔(此处意为超脱现实社会远离生活之处)蒙在鼓里而已。无论你愿不愿意,你迟早会踏入社会,走进黑暗。它会以一种你意想不到的方式提醒你,越是光明,就越是阴暗。</h3><h3>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人类既强大又虚弱,既卑琐又崇高,既能洞察入微又常常视而不见。”人性之所以充满复杂的因素,在拥有真善美的天赋道德之外又萌生各种各样的邪念和欲望,是因为我们生存的社会“成长”速度之快以至于不断刷新着我们对它的认知,仁义礼智的信条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原本的追求和初心被生生碾碎。在接受再推翻的反反复复之中,你还认为这个被无限赞美的社会清澈见底吗?</h3><h3>但把所有错误推到社会身上是不负责任且毫无逻辑的,在社会晦暗的那一面,仍然有很多人是明晰的,他们坚守初心,任尔东西南北风,他们自不为流俗和利益所动摇。而另一些人,梦醒时分的哀痛是多么难受,我只是无辜的受害者,社会才是谋杀我理想的始作俑者。所以有了窃贼,暴徒,骗子和凶手,他们也曾“人之初性本善”,却选择在作恶和报复的不归路上一去不返,而那些迷途知返的人,社会原谅他们,可他们自己灵魂深处的负罪感始终是羁绊。正如哲学家普罗提诺所说的那样:“人类处于神和禽兽之间,时而倾向一类,时而倾向另一类,有些人日益神圣,有些人变成野兽,大部分人保持中庸。”</h3><h3>社会是失乐园,也是复乐园。社会包庇了罪过,也选择了救赎。社会接受了礼赞,也隐藏了丑态。社会是正义加冕的殿堂,也是邪恶孕育的温床。</h3><h3>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揆情度理有时候会欺骗了自己,我们该何去何从?鲁迅先生在百年之前就告诉了我们答案: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就是唯一的光。 </h3><h3>如若生活的浪涌入了眼眶,希望它不是你忏悔的泪。</h3> <h3>由高三和高考而想到</h3><h3>高二4班 顾贺</h3><h3>就在前天,我们突然被告知要去参加高三在校最后一次跑操的彩排。刚开始是不解的,马上高考了,搞这些形式化的东西实在没有实质性的作用,用不着这样大张旗鼓吧。学校却强调说这是传统,我们的学弟学妹以后也会这样为我们加油。</h3><h3>也许我忽略了这件事的本质,高三的学生将在这场跑操结束之后,离开用三年才熟悉的地方,只身踏进高考的孤独战场。这场跑操,可能还会像往常一样,只是当脚步迈在同一个位置,进入的却是一个全新的高度。</h3><h3>高考,这两个普通的字眼拥有改变一生的神奇魔力。其实,说它有魔力,它也不过只是两个字。听到很多高三人说羡慕高一高二甚至初中的同学,因为他们尚有充足的时间为自己的前程奋斗,而我却更羡慕高三,无论这三年吃了多少苦,熬过了多少难过的日子,多少次的考试失利,多少次心情糟糕,在高考前的这一天,都会被一种虔诚的使命感替代,用一场郑重的考试告诉自己,一切都结束了,这些不是忘却的记忆,而是用一种义无反顾的方式逼迫自己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h3><h3>老师们总说上了高三就是复习,没有多少新知识,但我觉得人上了高三,总是要学会一点东西。它不像具体的学术知识那样让你有分数上的安全感,但一定不会让你在整个高三充满恐惧感。人不会苦一辈子,但会苦一阵子,高三必定是苦的,毫无疑问。人总是觉得自己在某一阶段正在受的苦就是自己的极限,但殊不知未来的苦是苦上加苦,尤其是当你没有机会挽回的时候,这样看,高三又是幸福的,当你升入高三,你还有365天的时间用来创造,它像是荔枝中一颗苦涩梗硬的核,它不能给你带来平滑和甜美,但却是必要的。</h3><h3>有一次我上高三楼查午休人数,一个姐姐拉住了我,问,“今天是开放日吗?”我点点头,她应该是在楼上的窗看到来参观的家长和中学生了。她很遗憾道,“我也想下去看看。”她的语气像是一个被困高塔的公主,而我并不是解救她的王子。我不知道该回答什么,就保持沉默。对话的最后,她说,“快高考了,没法再像高一高二那么自由了,要加油学习了。”</h3><h3>我就是她口中“自由的高一”,但是她的表情却让我联想到等我自己上了高三,住进这狭窄逼仄的阴暗小楼,我应该也会有渴望自由的心,但是我高三了,学习和自由孰轻孰重我该有分寸了,我会像这个姐姐一样接受现实,不埋怨也不消极。</h3><h3>我们作为学弟学妹,看过这群在学校呆了三年的人跨过“成人门”,觉得长大真好啊,想立刻上高三。但成长是个何其沉重的字眼,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该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你要将“追求卓越,报效祖国”这八个大字尽你所能地付诸实践,这就是成长,这就是高三学生所要面对的。</h3><h3>我想象不出来,今天跑完最后一次操,后天就要高考是什么心情。人不可能在如此重要的关口保持一颗绝对平静的内心,高三的学生在考海浮沉已久,经历过的考试数不胜数,但在高考面前,很少有人能风轻云淡镇定自若如同这只是一场不用放在心上的周末自测。奋斗了三年却要以一场考试一锤定音,它的确有失公允,但因为是高三,他们更深知机遇的重要性,机会,真的只有一次。</h3><h3>我不知道那些高三学生的心里是否觉得这是热血沸腾的三年,也不知道他们是否认同这是一届艰苦卓绝的高三,我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看着他们,他们也如同照镜子一样地看着我们。没错,我们是他们的过去,他们也会是我们的未来。</h3><h3>我还没有仔细想过,当我走进高考考场时我的心情如何,但我知道我一定会紧张,我大概会想两年前全城高考,我安稳地坐在家里,往空白word里一点一点扔宋体字,脑子里还在想,我的高三,会是什么模样吧。</h3> <h3>读《红楼梦》有感</h3><h3>高二4班 王馨乙</h3><h3>我没找到曹雪芹先生年轻时的样子,看到的只是雕塑或画像,不过可以看出他有一双慈善而清明的眼睛,能为天下女子发一声叹的,一定是个好人。</h3><h3>一部《红楼梦》,写的金陵十二钗尚嫌不及,又要写金陵12副钗。一大群女子,携带着她们各自的命运向我们涌来。</h3><h3>荣华富贵一场空,美丽女性一场梦。</h3><h3>鲁迅先生讲的真好:“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h3><h3>曹雪芹历经家族败落,忍饥受寒还遭人白眼,在日复一日的饥寒中,在他那小破窗下写啊写,“举家食粥酒常赊”,他也不在乎,一头扑进了太虚幻境,用贾宝玉的眼睛去看,去瞧,亲历并见证豪门大族之败,封建大厦之倾,把对人世尤其是对女性的一腔深情与满腹怜悯,都化作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h3><h3>我从前是不喜欢黛玉的泪,嫌她太计较太清高,后来才明白她孤立无依的艰难处境,她生来便是这样的性格,自卑、自尊、自怜、叛逆、孤僻,对世俗不屑一顾。她也真的很美,“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质本洁来还洁去”,如碧玉般盈澈。她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实意,淡泊名利。她有才,有满腹的愁绪,有单纯炽热的爱。这样的林黛玉,像极了那个不完美却努力挣扎的自己。我们都有生命的空缺,压力强迫之下,也许谁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看黛玉与俗世的波涛中颠沛流离,在黑暗吃人的礼教中结束自己悲惨的命运,也看自己的影子,看自己在人群中的孤独,在背叛与欺骗中的无力,在生活压力下的痛苦,在服从命运后的无奈。宝黛前世结下姻缘,一个绝色佳人,一个翩翩少年,他们的爱情最终被埋葬在了黑色礼教之下,始终伴随着痛苦与烦心的爱情,最终也是一场虚幻。</h3><h3>“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h3><h3>“好妹妹,你别哄我,你真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白用了心,且连你素日待我的心也辜负了,你皆因都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的病了。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了!”</h3><h3>“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h3><h3>游丝软系飘香榭,落絮轻沾扑绣帘。</h3><h3>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h3><h3>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h3><h3>……</h3><h3>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h3><h3>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h3><h3>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h3><h3>……</h3><h3>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h3><h3>天尽头,何处有香丘?</h3><h3>未见锦囊收艳骨,一剖净土掩风流。</h3><h3>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h3><h3>美好的女性消逝,悲剧偏把这美好在手上随意揉搓</h3><h3>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都不完美,都有不完美的理由。</h3><h3>女性的美好令人惊讶,令人痴迷,可这历史的长河里淹没了多少女儿痛苦的呻吟,风刀霜剑逼向红颜。司琪走了,晴雯死了,尤二姐饮恨吞金西去,尤三姐横剑抹了脖子,金钗投井,鸳鸯上吊,林黛玉飞离恨天,贾迎春误嫁中山狼,妙玉遭劫,平儿含冤,紫鹃断肠……宝玉失魂落魄,悼念完这个又悲那个。问了苍天再问苍天!想他当初对黛玉说:“妹妹啊,想你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现如今,他欲哭无泪,在院子里跌跌撞撞,披头散发像个孤魂野鬼。</h3><h3>宝玉心里也苦啊。鲁迅先生说:“在我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士,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h3><h3>他也是个不幸人。生而富贵,也脱离不开命运对他的嘲弄。</h3><h3>他厌恶官场仕途,官场中人,个个是钻营忘恩的贾雨村,一张脸叠着几张脸,外表光鲜,人五人六的,内里脓血流淌,腐臭难闻。曹雪芹写女儿世界的清爽,反衬须眉男子的污浊。</h3><h3>当今不能说这样的话,女性很美,男性也有美的,人当平等,不在于性别,但有时受了太多利益欲望的沾染,女人看男人,不该卑躬屈膝,把自己作为男人的附属品。男人看女人,不该轻慢,不该轻视。</h3><h3>歌德说:“永恒之女性,引我们上升。”</h3><h3>今天我们远离了那逝去的大观园,但有些东西却几乎没变,《红楼梦》的英译者霍克斯曾言:“这部古典名著像一本现代小说。只不过把官员的长袍换成了西装革履,把婢女,丫头,小姐,太太换成了活在不同阶层的女性,把困束女性的封礼教换成了不可言说的偏见歧视。”我们离开那个清代的漩涡,深陷入另一种泥潭里,看看他们,再回头看看自己。也许红楼梦的魅力就在这里了。</h3><h3>这个世界并不友好,它残暴,无理,蛮横,它把人物当做手里的泥团随意亵玩。历史的长河,把太多的美人英雄埋进了它的波涛里,也终将埋葬我们,但令人欣慰的是,总有美好可以长久的保留下来。人性的善良与宽容,内心的热忱与正直,被世人的一双双眼睛看得清楚,它们都是美的,美的骄傲且坚定。让那些污泥浊淖无处藏身。</h3><h3>悲剧给人的心情不应该是沉重的,应该还有希望,还有坚定,还有勇气。就像海明威说过的那样: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们为它奋斗,我只同意后半句。</h3> <h3>青岛</h3><h3>高二四班 郭雅琪</h3><h3>我爱青岛,爱着它的一颦一笑一回眸,一嗔一怒一哀怨。没有北上广深的焦虑忙乱,没有西藏青海的渺无人烟,没有水乡女子的娇美柔弱,没有东北大汉的粗犷直率,只有一如五月的风一般的温和,只有一如啤酒蛤蜊一般的豪迈。我一向自认为粗人,因为我爱这人间烟火气,爱这脚下的土地。我一向自认为鼠目寸光,因为不愿远离这乡土人情,不愿割舍这一世牵挂。</h3><h3> 犹记得,幼年时曾遍览台东繁华,怀着期待走街串巷寻找美食的欣喜。清晨,昨日旧迹仍东倒西歪地躺在地上,昨日繁华只剩满地旧迹,但那百味杂陈的气息总能带给人莫名的熟悉。犹记得,第一次奔向大海的激动,将自己晾晒在海面上久久不肯离去,沐浴着和风微光,感受着海边生长的快乐。犹记得,中山路的厚重,崂山的高峻,夏日的喧闹,冬日的温情。</h3><h3>我爱青岛,这种对家乡的奇妙情感或许在向往远方的同龄人中略显突兀。但这绝非戏言玩笑。这座城,有着外在的荣光,上合峰会、国际啤酒节都是它最光鲜的名片;但我更爱它的脊梁,老舍、康有为曾居于此,化作城市之精神,渗入青岛的山海,基督教堂、德式建筑,仍留有昨日硝烟刺鼻。它不只是一座活着的城,更是一座活过来的城。</h3><h3>乡土的记忆是成长后游历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取代的。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认为时间越来越快地消逝,是因为身边太多的司空见惯,失了稚嫩的新鲜感。那是否也就可以认为,童年是人这一生游走的最轻缓的时光,承载的是最本真和最厚重的快乐,是此后一生回忆起便笑中带泪、泪中带笑的温暖之源。那青岛便是吾侪此生之根。</h3><h3>吾生于斯长于斯,未来决意埋于此。那方远黛、那抹蔚蓝都是鄙人此生最美的风景。</h3> <h3>偶成</h3><h3>高二4班 李文萱</h3><h3>若让我从中国古代文人中选择一位为友,我想我会选择苏东坡。</h3><h3>正如余光中先生所认为——李白太自我,不负责任,杜甫太忧民,饱含伤感,而唯有苏东坡,不仅有丰盈的生命,更有厚重的灵魂。</h3><h3>年轻时的苏东坡,正如许多“春风得意,看尽长安花”的文人,在知识分子受到极大重视的宋代朝廷中尽作策论,帮助皇帝成为明君。然而,苏轼在当时的官场中并不快意:他感到束缚,因为策论道不出他内心炽烈的情感;他略显自负,太守陈希亮对他严格要求,他却作《凌虚台记》暗讽其人,有趣的是,陈太守只字未改,将它刻在了凌虚台旁。</h3><h3>泱泱大臣仍遮不住苏东坡的锐气,也正是因为他的才气外露,仕途平坦如行云流水般的他终被卷入“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黄州的生活,孤寂又拮据。而我认为,正是他在黄州的经历,才成就了他千百年来在人们心中不朽的灵魂。</h3><h3>提起黄州,我总能想到苏轼垦荒东坡,夜饮为乐。起初,苏轼为了谋求生计,向当地官员申请了一方田地。后来,他担心这块地迟早要被收回,便索性在城东开垦了一大片荒地,引用白居易的诗名为“东坡”。一位曾声名显赫的文官,俯下身来,去细嗅那土地的气息,或许是新鲜,抑或是一种畏惧。他从“草盛豆苗稀”的阶段逐渐摸索,直到那个初夏,“小麦覆陇黄”。他望着自己的成果心中定是十分畅然,却难免会有几丝心酸。更打动我的,是他与友人“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仍能苦中作乐,并发出“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的喟叹,这或许印证了王尔德的那句话“我们都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h3><h3>提起黄州,我还能想到苏轼与民同乐,处世泰然。日暮时分,劳作归来,过城门时,守城士卒都知道这位“老农”是一位大文人,却不知道他为何会沦落至此。起初,苏轼被一位酒醉的人无意撞了,那醉汉没有道歉,这让他落差感顿生。后来,百姓们有时拿他的身世开玩笑,他总是笑而不语,有时干脆跑到田间,水畔,山野,集市,追着农民,渔夫,樵夫,商贩谈天说地——在他眼中,大家可以平等交往,生活在这世间的都是忠厚老实的人。此时的苏东坡,已渐渐远离忧愤,早年作品中的讽刺与愤怒,慢慢转化为人性中的宽容、兼爱与温暖。这是一种能笑纳一切的达观。</h3><h3>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世事的风雨沧桑,草木的万千变化,都被收纳进东坡的生命中,使他的步履愈发稳重而成熟。</h3><h3>我不知中国历史是否美化了苏东坡,但我切实知道他任杭州通判时带领百姓一起抵御洪灾,那是外放时心系百姓的大爱;我也切实读过令我潸然泪下的《江城子》,那是相别十年自难忘的深情。</h3><h3>若有下辈子,我希望能遇见苏东坡;如无下辈子,我愿在品读他的作品中一遍遍活过。</h3><h3> </h3><h3>互评:“偶成”实是不太容易,一章偶成,“信手拈来”却又如繁花倾尽满天香氛,只为读者吐蕊,连接作者的心房。满腔热血的东坡居士,款款柔情的诗坛奇才,这一生,苏轼“七进七出”于朝廷之险,边塞之荒,然一曲高歌,歌回九州三千岁,歌破红尘半帘杀。他看破了,达观了,大爱了,穿过黄州惠州儋州,阅遍大千世界,归来仍是东坡。</h3><h3><br></h3><h3> (供稿人:李晓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