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这周休年假,老婆在上班,儿子在上学。干点什么事能让这次假期过的有意义呢?我想还是把这个假期留给老人吧 ,于是我决定陪着父亲、母亲还有岳父、岳母一块儿到附近散散心。两家老人自从我们2016年一块去了一趟关山牧场后,就再也没有一起外出过。这是一个好机会,说走就走,星期一早上,我们一起去岐山周城。<br></h3> <h3> 到周城,老人们被周城的气势所吸引,一边看美景、一边学习周文化。</h3> <h3> 老人们不怎么喜欢拍照,这是四个人在一块还算比较正式的合影。</h3> <h3> 我们在周城转完之后,在岐山的美阳馆吃顿农家乐,老人一边吃一边聊天,我觉得这是他们在一起最开心的时候。我下午带他们到姚家沟和范家寨转了一圈,他们很感慨 :近年来凤翔和岐山的变化太快了。</h3> <h3> 星期三,我和父母约好,邀请岳父岳母时,岳母说:“这几天她母亲身体不好要去照顾”。最后我准备和父母一块儿去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父亲说:“你岳父岳母不一起去吗?”,星期一去岐山时,我先邀请岳父岳母,岳母就问:“你爸妈去吗?”,这就是我们的父母辈:“心里永远装着他人,先考虑别人,再考虑自己;这恰恰是我们这代人所缺乏的”。去灵台县是父亲早年的心愿:父亲84年在灵台县新开乡参与修建了新开大桥,他一直想去看看。出发前,我们在车上自拍一张,我看照片时就在想,这不正是我们仨(二)吗?同样是爸爸妈妈和儿子,但又是与我们仨(一)不同的我们仨。</h3> <h3> 路上处处是美景,道路变宽了,景色宜人了,这是父亲对这条路的新认识。于此同时,我也在想:“美景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难道这里景色不美吗?看图说话!”</h3> <h3> 由于限速,我们只能走走停停,停下来时,我们一边欣赏路边的美景 ,一边听父亲给我讲述30多年前的故事。</h3> <h3> 看美景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田间劳作的人们,看见他们,我眼前又浮现出:“小时候,我和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一起在田间地头劳作的情景。那时候我们很辛苦,但是我们很快乐,我们没有烦恼,我们其乐融融”。反思现在的生活:生活节奏太快,老人、我们、小孩都很忙,忙的好像都已经忘记生活的本真。</h3> <h3> 走到宝玉山路口,父亲说:“要去宝玉山,看看到底变成了什么样?”,由于修路,车进不去,我们只能步行,看见父母的背影,已经失去了当年的矫健 ,背有点驼了,脚步也有点蹒跚了。我内心如五味杂陈,想想为了我们的成长,父母缺吃少穿也不让我们饿肚子,再苦再难也要供我们姊妹三个上学。</h3> <h3> 眼前的村庄不就是我小时候老家的生活状况吗?</h3> <h3> 走了一段路,我们发现还很远,我们决定还是继续赶路去灵台县。</h3> <h3> 途径天堂村,正在修路,路上有点颠簸。</h3> <h3> 进入灵台县,父亲凭着记忆很快就找到了新开大桥。我用大桥做背景,给父母合影。</h3> <h3> 这是大桥的全景图。父亲这一生不知道修过多少座桥和多少条路?为什么对这座桥情有独钟呢?父亲说:“这座桥是他参与修建的第一座,也是这一座桥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他由以前的泥水匠转为搞技术的”,我也依稀的记得:“当年只上了小学三年级的父亲 ,每天一边查字典,一边在研究厚厚的图纸,还记得灵台县交通局的工程师叔叔给爸爸义务当老师”,从那个时候我的内心也种下了学习能成才的种子。我也记住了灵台这个地方,当年暑假时,我也随父亲来到这个地方,当时很荒凉、很艰苦。我当时默默的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好好读书,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想要的生活。</h3> <h3> 站在桥上父亲指着对面村庄里半山坡的窑洞,说:“这就是当年他们技术人员的宿舍,比工人的帐篷强多了”。我从父亲的眼神中看不到当年的艰辛,看到的是骄傲与自豪。父亲文化程度不高,没有给我们讲过太多的人生哲理。但他用实际行动教会我们怎样做人和如何做事。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h3> <h3> 父亲站在桥上,一边给我讲当年修桥的经历,一边回忆。</h3> <h3> 父亲抚摸着桥的护栏好像在抚摸着自己的孩子一样。</h3> <h3> 我们仨也在桥上合个影。</h3> <h3> 中午我们仨在灵台县汽车站对面的清真饭馆里吃了炒肉片,味道还不错。</h3> <h3> 美酒配美食,这是父亲一直以来的喜好!和父母出门带酒,这也成了我的习惯。</h3> <h3> 看看图,你流口水了吗?</h3> <h3> 看完大桥之后,我们在县城的灵台上看了看,在县城转了一大圈。</h3> <h3> 父亲说:“如今灵台县比以前版图大了,也繁华很多,还要归功于国家的好政策呀!”</h3> <h3> 回来时,我们走走停停。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聊天。我说:“明天咱们继续逛?”,爸爸说:“以后有空再说吧,你已经陪我们两天了 ,休息一下好好上班”。我只陪了父母两天,他们就已经很知足了。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是无怨无悔的,不求任何回报;我们对父母所做的任何一件小事他们都会永远记在心里,挂在嘴边。</h3><h3>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声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的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再多的惦记和物质回报,都比不上在身边的陪伴。其实,幸福很简单,就是陪伴父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