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汉唐行,驿路大唐风”作家采风作品(四)

清水芙蓉

燕州古道作者月牙儿 <h3>一段通往京城的古官道,在要罗山站立处蜿蜒,在龙栖湖的波涛里颠簸。</h3><h3>车爬上西岭坡,村庄矮了下去,被荆棘零零散散围住……</h3><h3>远山的影子入眸,寒鸦寻找着栖身的枝杈。</h3><h3>古道西风,脚下的青石板,用风化的裂痕诉说着千年沧桑,一条粗粝的线条向下幽深。</h3><h3>路旁,层岩堆叠,一道道凿痕凿开多少历史的真相,也就留下多少模棱两可的文字,付与人们千般猜测万般遐思。</h3><h3>峭壁上回荡着多少粗旷的劳动号子,故乡的高原上就回应着多少眺望的目光。</h3><h3><br></h3> <h3>踏歌而行,混沌中清晰的车辙凹下去,清醒中消逝的历史凸出来。 五十里古驿道,山路崎岖,坎坷磣嶝,已是一段遗迹。岩画上似祥云,似动物的图案,荆棘中隐身的石棺,是一段遗迹中的遗迹。 四十里黑松林浓荫蔽日,狼虫虎豹横行,贼人强盗出没,已是传说中的传说。 我站在高处,顺着冬日里荆棘尖锐的目光,一次次向虚无的远方眺望, 一个赶考的书生,由着西风凛冽的指向,一路蹒跚前行。 一列商队的马蹄声声,击退乌啼与狼嚎的叫嚣,划破黎明。 一队猎猎的战旗,夕阳下,在天边画着一朵倦云。 诗人韩愈打马而来,吟哦一首:“风光欲动别长安,及到边城特地寒。不见园花兼巷柳,马前唯有月团团”的千古绝唱。 </h3> <h3>一条路,不分昼夜,不分荣枯地铺就太多荒原穿越的旧影,也就这么老了! 这条古官道,碎石乱飞,有多少凌云壮志蜷曲在丛林深处,就有多少功成名就悬挂在鞍前马后。 这条古官道,日暮霜冷,有多少繁花似锦,跌足在光阴的追杀中,就有多少大道独行的人,羁旅薄冰后依然能拥抱阳光。 …… 一条古道,数不尽的石板,铺就数不尽的坎坷,颠沛流离不会是一生的宿命。 千年古燕州,春,已在冰上萌动! </h3>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家行动 <h3>2011年5月1日—5月10日,农机局的9名新招录的年轻人第一次开上了拖拉机</h3> <h3>2011年参加庆祝建党90周年歌咏比赛</h3> <h3>2011年在东杨家庄农机局办公室</h3> <h3>2016年7月1日,第一次在宗艾村参加“乡村文化记忆”采风活动</h3> <h3>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了第一次是从哪里出发的。</h3> <h3>第一次发言</h3> <h3>宗艾古街采风</h3> <h3>2016年5月在南燕竹大北河杏采摘节</h3> <h3>2019年新年“助力民营,唱响寿阳好声音”作家采风启动仪式。</h3> <h3>原宣传部部长李雪做出“提高政治站位,助推创作精品”的讲话</h3> <h3>马首大照村附近也是九江大王庙文化圈村</h3> <h3>九江大王庙</h3> <h3>水道</h3> <h3>黄门街:曾国藩的弟弟跟祁寯藻的儿子都来过这里!</h3><h3>在寿阳朝阳镇,有一个黄门街村,在307国道道口,是寿阳通往榆次古官道的第一站,是古代文人赶考的必经之地。如今那块高大的牌楼引人注目,让人很容易就找到了这里。</h3> <h3>往村子里面一走,就会看见一条东西走向、长一里、宽五六米的街道来,这条街道就是大名鼎鼎的“黄门街”。</h3><h3>据说街道的两侧原先都是商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商铺也见见没落了下去,现在都已经改成了住户,不过依稀也可以看到当年这里是多么的繁华。</h3> <h3>黄门街。黄门街的中段是全村的中心地带,也是十字路口。早先这里建有村中阁,阁楼上祀观音菩萨,正面是财神庙,两进院落,有正殿三间,东西厢房各六间,基本保存完好。</h3><h3>进了财神庙,最显眼的是东厢房的墙壁上镶嵌着的二十几块碑刻。整个东厢房的三面墙壁嵌满了石碑,大都是修庙捐赠人名记载。</h3><h3>这些碑记保存完好,字迹清晰。除了个人捐银外,捐银的商家字号有:道生成、聚源成、笃盛远、和义恒、广聚顺等多达380多家,有的字号甚至是来自京都、通州、河北、山东、陕西等地。由此可以见出当时商家的业务往来和民间祭祀的香火繁盛。</h3> <h3>新旧两重天</h3> 评论 <h3>传统文化促进会陈福栋:热切地昐望乡土作家向山药蛋派作家赵树理学习,深入生活,写出反映我们寿阳乡土的文学作品,我耐心地期待和等待,希望好作品早日问世!寿阳的乡土作家加油!!!谢谢白老师!本人爱读文学作品,爱好文学作品,但不会写文学作品,有失白老师厚望!期待白老师的乡土采风作品早日问世!加油!再加油💪</h3> <h3>五峰山傅山碑</h3> <h3>王青:作协会员采风活动可惜我没有能参加,但是看了美篇报道非常感人。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文人相会,游学得益,采风创作,心旷神怡!祝愿寿阳作协明天更美好!祝贺美篇作者多出大作!🌹🌹🌹🍁🍁🍁 为建设美丽寿阳而共同努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