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桑之落矣,其黄而损。《卫风.氓》</h3><h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秦风.蒹葭》。</h3><h3> 深秋的清冷,丝毫没有影响赏秋人的心境,特别是小佘太后山的秋天,除了代表秋天的植物的衰败,落红飘零,多的是秋的收获满满,</h3><h3> 霜叶红于二月花。</h3> <h3><br></h3><h3> 依托乌苏图鲁河的地下水,和白山水库的蓄水灌溉,是小佘太人祖祖辈辈的福音。近几年党的扶贫好政策的落地,这里的百姓受益非浅,大十份移民新村的建成,人居环境的到彻底的改善。好多地方,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到位,机械化作业,滴水节水工程的实施,使得劳动力得到革命性的解放。笔者和赵校长及冬梅妹妹,以及德高望重的桂芳女士一行四人在去小佘太学校支教的路上,沿途还能看到成片的玉米立在地里,等待收割机的作业。小片的,没有办法,人工收割亮晒。</h3> <h3> 大十份移民新村的规划,建设,有前瞻性,道路,绿化,上下水,厕所安排合理,风景如画,这里的老乡们从多少年居住的土房中搬到政府给统一建的小院中,女儿墙的柔美,和线浇顶的接实,安全,大窗户的通透,幸福洋溢在脸上,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谈吐间更是表现出对党的好政策的感激之情!</h3> <h3>这是居住在幸福院的老人们一起道啦这现在的好政策。</h3> <h3>这是小佘太大十份村委幸福院。</h3> <h3> 小佘太学校通过国家均衡发展的政策的实施,政府投入很大的资金对校舍进行了翻修,道路,校园进行了硬化美化,现在来到这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近几年来了些年轻人,更有生机。早上6点刚过操场上已是晨练的年轻人。美丽的校园和大十份村委,幸福院,移民新村和引进建设中的蘑菇产业园,连成一片,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h3> <h3>这是今秋新竣工的教职工周转宿舍。</h3> <h3> 美中不足的,令笔者纠结的是,这几年,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以及老百姓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学生人数逐年减少,今年事业统计报表9月份的在校学生人数为七十多人,偌大个校园,除供暖,维修需要足够的资金去保证外,小佘太学校由于距离旗政府一百多公里,大小事情,都的住宿,当天回不来,我在这里当了十大几年的会计,深有感触。另外上级单位检查工作有时也得准备点便饭,人之常情。这两点要比街上的学校费钱。好在丁校长是个实在人,看的出对教职工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过日子也是一把好手,同志们都很理解。食堂的伙食比较单调,素淡点,但老师们谈笑风生,吃的挺开心。老实说,如此经济状况,丁校长是把教育当成事业去做了。公用经费严重不足,还是要制约学校的长远发展的,笔者了解到,刚冬季取暖就的十万元,今年又竣工一幢教师周转宿舍,这项资金缺口就有五万元,加上差旅,培训,微信养护,清理旧债形成的缺口更大。渴望及社会各界爱心认士能伸出援助之手,也希望上级单位能体谅小佘太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公用经费的匹配上能倾斜一下。</h3> <h3><br></h3><h3>此次下乡,正赶上有上海的一家公司来小佘太学校进行爱心捐赠活动,十九万的现代的科技含量很高的电子课本,五千多元的体育用品(足球)。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对学校领导和所有教职工都是一个心灵的触动,有了上级领导的关怀,有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定把小佘太的教育事业办的更好。用丁校长的话说“给小佘太人民一个满意的交待”。</h3> <h3>用艾青的一句诗作为这段文字的结束语吧:</h3><h3>为什么我点眼睛总是充满泪水,那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h3>